关灯
护眼
字体:

桃花马上威风凛凛(360)

作者: 羽小灵 阅读记录

刘年轻夫子听后,眉头微皱,沉思片刻道:“倾儿,你心怀天下,此念甚好。然天下改革,困难如林。各地风俗各异,旧势力盘根错节,我们需审慎规划,不可操之过急。”

凤如倾微微点头,目光坚定:“我亦知前路艰难,但为天下百姓,纵万难在前,我亦不会退缩。我们可先选派贤能之士,前往各地考察民情,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之策。”

刘年轻夫子眼中闪过赞赏之色:“倾儿思虑周全。选派之人定要品行端正、能力出众,如此方能不负所托。待考察归来,我们再共商大计。”

凤如倾目光炯炯:“好,就依此计行事。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改革之风定能吹遍天下。”

改革后的书院焕然一新,教学成效显著。昔日沉闷的课堂如今生机勃勃,诸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踊跃参与讨论,各抒己见,讨论声在学舍内回荡。

夫子们也不拘泥于传统教法,采用更为生动活泼之法,激发诸生的学习兴致。

书院藏书阁亦得以扩建,各类书籍琳琅满目,诸生可自由借阅,汲取知识养分。夜晚,藏书阁灯火通明,诸生埋头书卷,沙沙翻书声交织成美妙的乐章。

考试成绩揭晓之日,书院一片欢腾。诸生成绩大幅提升,众多学子取得优异佳绩。他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眼中闪烁着自信之光。

家长们纷纷前来道贺,满脸自豪与欣慰。

书院声名远扬,吸引了众多学子慕名而来。昔日冷清的书院,如今门庭若市,天下学子齐聚于此,共逐求知之梦。

书院规模随之扩大,新建的学舍拔地而起,宽敞明亮,教学器具精良,为诸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书院的盛景引得朝廷关注,皇帝亲自前来视察,对书院改革成果大加赞赏。

皇帝嘉许凤如倾的智慧与勇气,下旨将书院赐名“国子监”,奉为天下最高学府。

凤如倾立于国子监门前,看着络绎不绝的学子,听着朗朗书声,心中满是成就感。

她深知,自己的努力未曾白费,为天下培育了一批贤才。

然而,凤如倾并未止步于此。

她明白,教育仅是天下改革的一隅,尚有诸多社会难题亟待解决。

她目光望向远方,心中已有新的谋划。

她欲将改革之风传遍天下,让更多百姓受益。

夜深人静,凤如倾伫立窗前,仰望满天繁星,陷入沉思。

改革之路漫长而艰辛,但她意志坚定,永不放弃。

她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定能改变天下,缔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205章 绝非池中物

漫天繁星似碎玉洒于夜幕,轻柔微风携着丝丝凉意,若纤柔素手悄然拂过轩窗,发出幽微簌簌之音。

凤如倾静立凝视着夜色中静谧之书院,月光似银纱倾洒,均匀覆于新建教学楼那高耸之轮廓,使其更显庄严肃穆,散发着令人敬畏之气场。

她轻吸一口气,清新之气带着淡淡草木芬芳沁入鼻腔,隐隐生出一种成就感,然此成就感中,却藏着隐约之重担。

时光悄然流逝,书院内保守势力滋长之阴影如藤蔓于黑暗中无声蔓延,妄图扼住这希望之芽。

忽有一道严肃之声,似巨石坠入平静湖面,打破夜之沉静,带来一阵不安。

“凤如倾,”陈姓长者语气坚决道,其声线于微凉空气中回荡,如沸腾之水波,发出沉闷嗡嗡声,“吾等需一合理之解释,关于此次改革。”

其身后聚着一众面色凝重之士,幽微灯火摇曳不定,于他们脸庞投下深浅不一之阴影,令其面容显得异常沉重。

凤如倾缓缓转身,目光扫过,周遭空气似变得黏稠起来。其视线落于陈姓长者脸上,那张布满皱纹之面庞,每一道纹路皆刻满严肃与挑剔。

陈姓长者沉重之呼吸声于她耳畔如鼓点般清晰,她甚至能感受到那呼吸中深藏之怀疑与防备,仿若无形之刺扎于心上。她手指小幅度收紧,微凉夜风带着丝丝寒意,如冰丝般轻轻掠过手背,令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此刻,空气似凝固成黏稠水膜,即将滴落之水珠悬于半空,发出细微滴答声。

她深知,眼前这些人是一道不可忽视之关口,她必须去破冰。

“歉矣,吾无法袖手旁观。”凤如倾轻声却坚定开口,其声仿若自内心深处汲取力量,清晰而又温柔地传入众人耳中,那声音如温暖炉火,于寂静夜中传递着坚定信念。

她微微抬头,眼中透出坚定光芒,宛如夜空中闪烁之星辰,“改革并非为挑衅,而是为求更好之明日。”

陈姓长者微微皱眉,空气静谧得只剩远处传来之虫鸣声,那细碎之声仿若为这渐逼之冲突奏响序曲。

不远处之张保守夫子静静观察着一切,其目光如潜伏之猛兽,于黑暗中闪烁着阴冷之光,伺机而动,等待局势之下一步变化。

几乎可预感到,他将是改革之又一座高墙。

凤如倾再次环视四周,感受到众人投来之目光,有的带着恐惧,似受惊之小鹿;有的带着期待,如渴望甘霖之幼苗。她心中虽承受着巨大压力,但理智从未被击溃。

“明日之曙光,无需掠夺与纷争。”她低语般说道,无意间成了接下来又一场对峙之序言。

灯火于夜风中摇曳,影影绰绰之人群渐渐散去,脚步声于寂静夜里回荡。

星空下,凤如倾身影未曾退缩,她坚毅之背影立于月色中,月光洒于身上,勾勒出一道坚韧轮廓,为即将迎来之局面埋下深刻伏笔。

上一篇: 反派前夫的白月光 下一篇: 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