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桃花马上威风凛凛(369)

作者: 羽小灵 阅读记录

教室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正兴致勃勃地讨论着。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快乐,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那灿烂的笑容,如阳光般耀眼。

“这……”一位家长忍不住惊呼出声。

“凤君,你究竟做了何事?”陈家长眉头紧锁,语气中满是难以置信。

凤如倾并未直接作答,而是将目光转向孩子们,轻声问道:“孩子们,可喜欢如今的学习之法?”

孩子们齐刷刷转过头,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异口同声地答道:“喜欢!”

“缘何喜欢?”凤如倾继续引导。

“因其有趣!”

“能学得更多知识!”

“每日皆觉开心!”

孩子们的回答简单而真挚,却如重锤般敲击在家长们的心头。

他们从未见过孩子们如此热爱学习,如此充满活力。

张保守夫子脸色铁青,他深知自己的阴谋即将败露,心中又急又恼,难以相信眼前的一切。“这定是假的!是她花钱雇来的!”他声嘶力竭地喊道,声音尖锐而刺耳。

凤如倾轻蔑一笑,缓缓走向张保守夫子,眼神锐利如刀。

“是真是假,诸位自有判断。张夫子如此激动,莫非是心虚了?”

言罢,她转过身,对着家长们微微一笑:“诸位,参观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且去看看孩子们的新作。”

说罢,她便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走去,留下满脸惊疑不定的家长们,以及气急败坏的张保守夫子。

风,似是停了。

穿过教室,家长们来到书院的展示厅。

墙上,琳琅满目地陈列着孩子们的作品:色彩斑斓的绘画,天马行空的诗歌,以及充满创意的发明。

每一件作品,都闪耀着孩子们智慧的光芒,色彩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走近那些绘画,似能嗅到淡淡的墨香与颜料的芬芳;触摸那些诗歌纸张,指尖仿佛能感受到孩子们书写时的认真与热情;把玩那些发明,能感受到材质的质感,仿佛还能尝到创新带来的甜蜜滋味。

“此乃吾儿所作之诗,往昔他最厌写作,如今每日必写数首!”一位家长激动地指着墙上的小诗,语气中满是骄傲,声音里洋溢着喜悦。

“小女所制此物,言能自动浇花,实难相信乃她所为!”另一位家长拿起一件小发明,啧啧称奇,手中的小发明触感光滑而精致。

陈家长更是被一幅画作深深吸引。

画中,孩子们在田野间奔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画面栩栩如生,让人仿若身临其境。

“这……这当真为吾等之子吗?”他喃喃自语,声音颤抖,嘴唇微微哆嗦着。

曾经,他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却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渴望。

而如今,他终于看到了孩子们真正的快乐。

沉默,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家长们的眼神,从怀疑、不屑,逐渐转变为震惊、赞叹,甚至愧疚。

他们开始反思,自己是否真的为孩子好?

还是仅仅将自己的期望强加于孩子身上?

张保守夫子的脸色,如寒冬腊月的冰霜,僵硬而难看。

他精心策划的阴谋,在孩子们充满活力的作品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他喃喃自语,不愿接受眼前的事实。

凤如倾走到家长们面前,微微一笑:“诸位,事实胜于雄辩。改革之目的,在于激发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如今,诸位还认为改革有误吗?”

家长们沉默片刻,随后,一位家长率先打破沉默。

“凤君,吾支持你!往昔是吾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忽略了孩子们的未来!”

“吾亦支持!孩子们的笑容,便是最好的证明!”

“凤君,吾等愿信你,愿支持书院之改革!”

支持之声,如潮水般涌来,淹没了张保守夫子最后的希望。

他颓然瘫坐在地上,眼神空洞,仿若失去了灵魂。

阳光洒进展示厅,照亮了孩子们充满希望的作品,也照亮了家长们重新燃起的信心,温暖明亮的阳光,洒在身上,让人倍感舒适。

刘年轻夫子走到凤如倾身旁,眼中满是欣慰。

他轻轻握住她的手,温暖的触感,如春风拂过大地,手掌间传来的温度,让人安心。

“你做到了。”他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凤如倾微微一笑,回握住他的手,心中满是感激。此刻,凤如倾心中满是欣慰,她看着家长们态度的转变,仿佛看到了书院改革的美好未来,憧憬着书院在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这仅仅是开端。”她轻声说道,目光望向远方。

陈家长走到凤如倾面前,神色激动地说道:“凤君,此前是吾糊涂,受张夫子蒙蔽。吾愿竭尽所能,支持书院之改革!”

凤如倾看着他,嘴角微微上扬:“陈翁能幡然醒悟便好,不过,吾尚有一事相求……”

凤如倾自家长开放日大获成功之后,便以更为坚定的姿态推行书院的全面改革之策。

阳光透过新式玻璃窗,洒落在书院的各个角落,明亮而振奋人心,阳光洒在身上,带来丝丝暖意,还能听见阳光透过玻璃的细微声响。

学生们欢快的讨论声在空气中飘荡,彼此间的合作与探讨,如恒河之水,源源不断,讨论声此起彼伏,充满了活力。

书院的课堂之中,再无死板的诵读与刻板的规矩,取而代之的是生动的讨论、活跃的实验,以及孩子们纯真的笑脸。

上一篇: 反派前夫的白月光 下一篇: 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