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马上威风凛凛(500)
凤如倾紧紧地抓着秦学生,凭借着惊人的水性,在黑暗的河水中奋力游动。
她知道,这是唯一的生路。
“记住,”在水流的冲击下,她的声音显得有些模糊不清,但语气却异常坚定,“立刻回皇城,去兵部!告诉他们,北境军营的‘民生项目’,每月都会向皇宫运送三车‘用水’!一车也不能少!”
河水湍急,裹挟着他们向下游冲去。
凤如倾回头看了一眼,只见仓库的方向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天动地。
她知道,一场血腥的屠杀,即将开始。
终于,他们冲出了暗河,来到了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荡。
凤如倾拖着疲惫的身躯,靠在了一棵枯树上,剧烈地喘息着。
“将军,我们接下来怎么办?”秦学生脸色苍白,惊魂未定地问道。
凤如倾没有说话,只是从怀中掏出了一面染血的军旗,以及一支涂满了诡异颜色的银针。
她紧紧地握着手中的军旗,眼神坚定而冰冷。
“走,”她缓缓站起身,声音低沉而充满杀意,“我们要回皇城……”
她抬起头,望向远方,那里是皇城的方向,也是阴谋的中心。
这一次,她要将所有的真相,都彻底揭露出来!
第272章 先帝密令
冰冷的河水浸透了凤如倾的衣衫,紧紧贴在她的肌肤上,激起一阵阵刺骨的寒意。
但她仿佛感觉不到似的,目光如炬,紧盯着前方的皇城。
手里紧紧攥着那面染血的军旗和那支诡异的银针,它们沉甸甸的,像是承载着千钧的重量,又像是蕴藏着即将爆发的风暴。
秦学生跟在她身后,浑身湿透,瑟瑟发抖,眼神中满是惊恐和不安。
他不明白,为什么将军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带着他和这些危险的物品回到皇城。
但他知道,将军一定有她的理由,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紧紧跟随,绝不背叛。
皇城,书院。
往日里书声琅琅、气氛宁静的书院,此刻却被一股肃杀之气笼罩。
凤如倾带着秦学生,径直闯入了书院的藏书阁。
她将那面染血的军旗展开,昏暗的光线下,旗帜上的图案模糊不清,依稀可见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
秦学生凑近细看,突然惊呼一声:“这…这根本是…先帝的亲笔军令!”他指着旗角的暗纹,那暗纹并非绣上去的,而是用特殊的墨水写成的,与史书上记载的先帝笔迹一模一样!
这面军旗,竟然是先帝的亲笔军令!
凤如倾没有说话,只是将那支银针放在桌上
就在这时,书院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紧接着,王阴谋者带着一队禁军,将整个书院团团包围。
“凤如倾,你好大的胆子!竟然私藏先帝遗物,意图谋反!”王阴谋者的声音尖锐刺耳,充满了得意和嘲讽。
凤如倾冷笑一声,没有理会他的叫嚣,而是走到藏书阁的角落,猛地推开一扇沉重的木门。
里面,赫然堆满了装着“民生用水”的瓶瓶罐罐。
“诸位大人请看,”凤如倾指着那些瓶瓶罐罐,语气冰冷,“这些‘用水’的瓶底,可都刻着北境军需编号?”
众人闻言,纷纷上前查看,果然,每个瓶底都刻着清晰的编号,与北境军需的编号一模一样!
这…这怎么可能?
王阴谋者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怎么也没想到,凤如倾竟然找到了这些证据!
就在这时,郑御史突然冲上前,一把夺过凤如倾手中的军旗:“凤如倾私藏先帝遗物,这是大不敬!来人,将她拿下!”
话音未落,秦学生却突然举起军旗的内侧,那里,赫然印着几行荧光纹路。
“郑大人,这纹路…与书院账册上的‘赞助墨’一模一样!”
郑御史的脸色瞬间变得比王阴谋者还要难看。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郑御史身上。
“这…这…”郑御史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颤抖着响起:“老夫…有话说…”
赵院长颤抖着,仿佛风中残烛,随时都会熄灭。
他颤巍巍地捧着一摞厚厚的书册,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名字,那是书院三十年来的录取名册。
沉重的书册压得他喘不过气,也压得他快要崩溃。
他用尽全身力气将名册展开,铺在地面上,就像展开一幅沉重的历史画卷。
“所有…所有‘赞助者’,都是…都是北境军营的化名!”他嘶哑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每个字都像是从他灵魂深处挤压出来的一样,带着无尽的悲凉和绝望。
众人哗然。
郑御史难以置信地瞪大了双眼,死死盯着那些名字,一个一个地辨认着。
那些熟悉的名字,曾经在他脑海里闪耀着慈善的光芒,如今却变成了刺眼的利刃,狠狠地刺痛着他的心脏。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脸色也变得煞白,仿佛被人狠狠地抽了一巴掌。
王阴谋者却放声大笑,笑声尖锐刺耳,充满了疯狂和绝望。
“就算…就算是真的又如何?你们…你们拿什么证明…证明与陛下有关?”他嘶吼着,面目狰狞,就像困兽犹斗的野兽。
他一把夺过凤如倾手中的染血军旗,一把火点燃。
熊熊的火焰瞬间吞噬了军旗,也吞噬了他最后的希望。
他看着在火焰中翻滚的军旗,
火光映照在凤如倾的脸上,她的眼神却异常平静,没有一丝慌乱。
她缓缓地举起手中的另一面军旗,那面军旗上,赫然印着先帝的亲笔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