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模拟犯罪2:我只演一次(138)
为此甚至不惜反抗父母,甚至搬出去和王雪珍一起居住。
只是天长日久,后面渐渐心里生出了出轨的心思,和两个人共同的好友在杨萱在一起了。
范吕蒙甚至为此,想要和王雪珍离婚。
没想到王雪珍真爱范吕蒙,无意间撞破两人的暧昧,选择杀死两人并杀人分尸。
最后被抓。
她一边在笔记上绘画出自己梳理出来的全过程,随后在结尾处,打了一个问号。
因为有些东西,或许不像表面这样。
王雪珍这个人,身上的疑点太多。
尤其那句对不起他。
这不太符合她被报道时,表露出的那种冷酷。
有点像真情流露的忏悔。
是的,她像是在忏悔自己对不起范吕蒙。
明明她是出于范吕蒙对不起她,才冲动杀掉范吕蒙的。
从蒋楚他们对她说话时的态度来看,可以推断讯问时王雪珍的表现一定很冷漠。
从这点来看,她没有多少后悔的成分。
甚至在判定杀人罪行时,并不配合警方,很多话都不肯说,属于警方通过证据定罪的人。
为什么会突然真情流露出后悔的成分。
是知道自己即将被判处死刑了吗?
人之将死,幡然醒悟?
不管如何解读,其中的矛盾之处都不容忽视。
还有那封奇怪的来信。
字体扭曲错字连篇。
用的是受害者家属的口吻,可范吕蒙的父母一个会写字,一个会作画。
能拥有这两个爱好,并且装裱字画的人。其中有一个人字可能会写得没那么好看,但绝对不可能会产生多个错字。
那幅字画,可以证明两人不是那个写信的人。
用受害者家属写信的,另有其人。
疑点再次增加。
叶桑桑皱眉看着画面,手放在笔记本上,思索后翻开另一页。
或许她可以做一个假设,既然是侦查者任务,证明案子需要再度调查。
那就先假设王雪珍确实是无辜的,她不是那个杀人的人。
她是给人顶罪,才会含糊不清不敢事无巨细地说。
快要顶罪了,觉得一切都稳了,才会说自己对不起范吕蒙。
现在来到范吕蒙为什么会死,那个人出于什么目的杀死范吕蒙。
谋财害命?
王雪珍对范吕蒙有感情,且财产不多,只有一套还有贷款的房子。
其他意外更别提了,根本不可能。
那剩下的就是情杀了。
这是杀人案中,最容易出现杀人事件的类型。
王雪珍喜欢这个人,为这个人顶罪?
可她手上的月牙色痕迹又做不得假,不像是法医经常说的“造作伤”。
造作伤解释很简单,就是伤者企图伪造伤情,达到瞒天过海的目的造出来的伤口。
网络上常有人被打后发视频,网友就喜欢支招。
叫受害者如何如何通过一些动作,影响医生的判断,加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从而获得更高的赔偿。
虽然有些不同,但殊途同归。
在没有法医出场的时候,这些招数对普通医生或许有用。因为没死人,或者不需要正式进行伤情鉴定时,普通打架斗殴产生伤害这类事件,法医不会出场。
可真要法医出场,这些所谓伪装伤害基本不会奏效。
是的,那些造作伤并不好瞒过鉴定的法医。甚至在专业的法医面前,这是比较低级的方法。
那小创口虽然已经痊愈得差不了,但是只要对比作案工具,就可以轻易得到当时使用了多大力道才能造成那样的伤口。
再用伤口计算当时她到底捅了几刀,用了什么样的角度。
再对比作案工具,基本就能确定是不是她动的手。
法医在这方面十分严谨。
法医出具的报告叶桑桑看不见,不知道是怎么样认定的。想到这里,叶桑桑写了鉴定报告四个字,在后面打了个问号。
再次回到假设上,假设一切瞒天过海。
王雪珍真是为了顶罪,凶手另有其人。
发送信件的是凶手,那凶手的目的是什么。
想在舆论开始平息的时候添一把火,加速判决,让王雪珍死?
毕竟他想不到,连藏心能够见到王雪珍。
采访的事是后面发生的,如果对方有这样的能量左右采访发生,那根本用不着搞写信这件事情。
他故意用受害者家属的口吻写信,目的是吸引连藏心的注意,让连藏心用这件事发表报道。
错词和扭曲的字体,是不想被人通过字迹对比找到他?
而连藏心能见到王雪珍,就让这件事发生了其他的变化。
如果真的有其他凶手,那他真是急不可耐了。
连藏心这个人,同情心十分过剩,最爱究根探底。
所以她会深入调查。
从对话的感觉来看,王雪珍应该深深吸引了连藏心的注意。
如果一切成立。
那这个案子就是意外获得采访机会的连藏心发现疑点重重,重新开启调查,最后发现王雪珍虽然道德上有瑕疵,但确实不是凶手。
连藏心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找到王雪珍没有杀人的证据。
最后说服王雪珍,供出真正的杀人凶手。
凶手绳之以法。
叶桑桑写下自己的猜测,惯例在后面打了一个问号。
对她来说,只要没见到真正的真相,那就不能完全肯定自己的猜测。
【如果真是这样,那王雪珍还是个恋爱脑啊!】
【救命,是双出轨啊?】
【所以可能都不是好人?感觉王雪珍这一类早出社会的女孩,很容易沉迷在感情中,被感情所迷惑,为爱甘愿顶罪。而实际是,冲动杀人的人或许并不是为了她,杀人的人只是单纯想发泄自己冲动而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