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全息模拟犯罪2:我只演一次(253)

作者: 夜晚与星空 阅读记录

“……再套入这位是突然到访张家的熟人,逗弄或者和张娅玩闹留下的痕迹,一切就说得通了。”叶桑桑将关于连指指纹的猜测说出后,望向储良。

储良眼底散发着兴奋的光,猜测有了,那现在就是验证。

两人开始重新根据痕迹判断张家当晚的情况,力求获得的痕迹对得上他们的猜测。

“这个推测,其实还有一个支撑点,那就是邻居看见过张娅,她当晚非常开心。虽然不足以说明什么,但可以作为参考。”叶桑桑再次开口道。

储良回忆了一下,他也听见过这句话。

简单聊了一句后,他们开始就现场痕迹进行重建。

先假设张家有人,随后是小偷登场。

从进入张家的时间,到凶手正式动手的时间。

“按照张建学所说,他家的锤子和斧头是放在堂屋的背篓里的。凶手拿起锤子后,意识到需要手套,所以找来了手套戴上。”叶桑桑假装戴手套,随后才拿起文件夹充当锤子。

然后推门,快步走到张老太的房间,站在了张老太的窗前。

“张老太是额前被袭击,凶手一击毙命,按照我们前面的推测,也可以证明这里在动作前,凶手非常清楚张老太躺的位置。”

“动手后凶手迟钝了一会儿,才会重新思考现场的情况。他不想被人发现杀了人,所以选择了抛尸。”

叶桑桑放下文件夹,思维跳到了水渠。

储良随即开口:“他为什么分尸?”

“因为水渠隐蔽,不易发现。因为编织口袋放不下完整的尸体!他还需要里面放上石头沉下去!”叶桑桑比划了一下:“张家的编织袋长只有一米一,扯平后宽度只有四十三厘米。如果不分尸,即使尸体蜷缩着也很难塞下去。”

“还有泄愤成分在里面,凶手仇恨张老太。”储良补充道。

叶桑桑继续说:“凶手是拿着编织口袋,扛着死者尸体离开的。水渠是附近最隐蔽的位置,证明凶手是村里人,或者是非常熟悉周边情况的人。”

“按照这个推论的话,凶手应该是处理完,才回来处理现场痕迹的。”

“是的,凶手知道张娅在家。怕她起床碰见,所以率先处理尸体。”

“最后处理得差不多了,张娅醒来,凶手以谎言或者手段,带走了张娅。”

两人一人一句讨论着,将完整的时间线被理出。

看起来和以前推论差不多,可在另一个假设下,凶手的范围被无限缩小。

“现在只需要理清楚一个事,也是最重要的事。”

叶桑桑坐在椅子上,拿起严敏的杯子喝了一口水,缓缓道。

储良思索后道:“什么?”

“作案动机。”叶桑桑说。

“不是因为仇恨吗?”

“因为什么仇恨呢?”

爱是有缘由,仇恨其实也是。

很多时候,仇恨的情绪追根究底,也有它的原因。

那么这个凶手的仇恨,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一个亲密到留宿的人,为什么突然冲动产生了杀人的举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是之前就有仇恨,叶桑桑代入自己。不会选择那个时间动手,被发现的可能太大了。

从现场的作案来看,凶手是激情杀人,不是蓄谋已久。

不然也不会什么都没准备。

“而且凶手已经是晚上才到张家的。”叶桑桑肯定地开口。

储良点了点头:“是的,凶手带了手电筒。也是因为晚上到张家,才没有引起邻居和其他村民的注意。”

两人陷入了沉默,可能的作案动机太多了。

因为一点口角,一点摩擦,半夜想起来杀人也是有可能的。

“天亮了……”

长久地讨论和思考后,叶桑桑很快发现,外面的天已经蒙蒙亮。

关于凶手的作案动机,两人没有定论。

或许只有等找到这个凶手,才能得到作案动机。

储良提出去买个吃的东西,等一会儿同事到来,去查一查通话记录的事。

如果真有通话记录,结合叶桑桑的推测,这个案子的凶手就能浮出水面了。

叶桑桑点了点头,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身体。

直播间这会儿人已经很少了,枯燥乏味的推理和沉默的思考,加上现实世界也是晚上,两人熬到大部分观众都睡着了。

她走到外面,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

早晨凉凉的空气钻入鼻尖,让她感觉鼻尖一酸,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卖早餐的人开摊十分早,储良很快就买来早餐。

“给,味道还不错,在这里还不怕胖人。”储良笑道。

叶桑桑知道他说的这里是副本,没有解释她不怕胖,接过包子啃起来。

望着逐渐亮起来的天空,储良吃下两个包子后感叹道:“我还没想到这个副本,能走到这个地步。”

这会儿没人,只有两个玩家,储良没有顾忌开口。

如果嫌疑人固定在一个范围,刑侦那边重新查,凶手浮出水面的概率就大很多。

如果还有通话记录,案子基本就有了答案。

叶桑桑点了点头,没有太在意。

答案很重要,过程也很重要。

唯一可惜的,大概只有年仅十二岁的张娅了。

如果真有通话记录,只喊了爸爸,那张娅肯定凶多吉少。

凶手绝对发现了她,她才会说不出更多的话。

真稀奇,她也会为一个人的死亡感到可惜。

这就是人类的正常情绪吧。

两人回去整理了一下线索,上班后和刑侦那边汇报,顺便拜托刑侦的同志查询通话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