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云深处有为家(121)

这竹榻就在卧室前头的房间里放着,前头的窗户都打开,后面也都开着,风透过窗纱吹进来,有过堂风吹着,很是清爽凉快。

吴有为就在这种情况下睡了个午觉。

等他睡醒了,抻了个懒腰洗了把脸,拿着扇子一摇三晃的出了门,就看到管家在客厅里等着他呢。

“怎么没去睡午觉?”吴有为已经让家里人和外头做工的都要睡个午觉。

夏日漫长,中午又热的可以,如果不睡个午觉,不休息好,干活岂能有精神?

“睡什么呀?”林管家抹了把脸,上的汗:“万大人他们走了。

“走了?”吴有为摇了摇扇子:“也不等人家醒来就走了啊?

“老爷,万大人不让我叫你....”林管家继续道:“说日后有闲再来叨扰。”

“哦。”吴有为点了点头。

这也不怪林管家,吴有为不管是晚睡还是午睡,就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睡到自然醒,不许人叫。

叫他也不想醒,强行叫起来又难受,他这身体还有点低血糖。

林管家张了张嘴,看老爷不当一回事的去了书房,最后还是没说什么,只是更加的注意了一番,想着中秋节的时候,一定要提醒老爷,准备一份厚礼给万大人的府上送去

“对了,皇上赏了什么东西?”吴有为好奇的是,自己得了什么好东西。

这个虽然是皇帝赏赐的,却让锦衣卫便服送来,可见这事儿是见不得人的,吴有为想到这里,就觉得那担架或许在他们看来,真的有利军中吧?

“送来的东西可好了。”林管家摸出礼单:“您看看。”

“看礼单有什么意思?”吴有为拿了礼单就往外走:“去库房看看!”

林管家赶紧跟上,小小也兴致勃勃跟在后头跑。

因为这些东西与众不同,林管家特意空出一间屋子放这些东西。

吴有为拿着礼单,一个个的找,一个个的看,惊讶得不得了。

第一个,便是吴有为曾经跟万通闲侃的时候,想要的《大诰》,且这本《大诰》乃是《御制大诰》。

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包括《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三部分,统称《御制大诰》。

明太祖规定:《大诰》每户一本,家传人诵。家有《大诰》者,犯笞、杖、徒、流之罪减一等;无《大诰》者,加一等;拒不接收者,迁居化外,永不令归。

当时的学校课士和科举策试也以《大诰》为题。

据说其时各地讲读《大诰》的师生来京朝见者达十九万余人。

吴有为欣喜若狂,有了这个东西,他就能好好的研究一下大明的律法了。

这玩意儿相当于如今的法律百科全书。

以他没理辩三分的巧舌,如果真遇到事情了,不愁过不了关。

其次是新制的《四书五经详解》一整套。

再有就是一套景德镇内造的书具一套,有笔筒、笔架、笔洗、裁纸刀、墨盒子并镇纸、书签。

又搭配了两盒上好的徽州宝墨,上头依然有内造字样。

往下就是布匹了,且都是大卷的布匹。

青竹绿的贡缎四匹;松针绿的贡绸四匹;月白色的绫四匹;耦合色的纱八匹;天蓝色的细布十匹;淡青色的细布十匹;秋香色的土布二十匹;石青色的土布二十匹。

玉马一对、玉璧一对、绿玉翠竹盆景一对。

银镀金六方盆料石梅花盆景一盆。

“吉祥如意”五两一个的金裸子,共二十个。

“笔锭如意”五两一个的银裸子,共四十个。

新制铜钱一千个,大明宝钞三千贯。

吴有为看着所谓的“大明宝钞”一直“呵呵”了。

大明宝钞在后世也是赫赫有名的,因为它是历朝历代以来第一个广泛发行的... 纸币!

广泛到后来,都泛滥成灾了。

大明宝钞最早乃是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 年)始造。

当时制造宝钞的原因,是因为大明缺铜,缺的厉害。

于是明洪武七年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次年以中书省南京名义发行。

洪武二十二年(1389 年)朝廷又发行小钞五种,即拾文、贰拾文、参拾文、肆拾文、伍拾文,票面幅面较小。

永乐以后印行宝钞仍用洪武年号,且禁止民间用黄金、白银买卖交易。

洪武二十二年前后,纸币时贬时升,江西、福建一带二贯纸钞只能换铜钱五百文。

永乐二年(1404 年),米一石一度值钞一百贯;

永乐五年米一石值钞三十贯;

宣德初年,米价已达到宝钞伍拾贯;

宣德七年(1432 年),宝钞一贯只值铜钱 5 文;

正统九年,米价涨到宝钞一百贯,明钞已不能通行,据说当时的情况都已经达到了“积之市肆,过者不顾”的地步;

一直到正德年间,宝钞实际已经废止。

因为当时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且明代纸币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人民纷纷弃之。

此后,明朝不再发行纸币。

虽然现在是成化元年,可也不能拿如同废纸一样的大明宝钞来糊弄他吧?

“老爷,这....?”林管家看着老爷盯着那一摞大明宝钞,后背都发凉了。

“留着.... 环,留着这个。”吴有为幸灾乐祸的道:“等吴府有喜事的时候,当礼金送过去!"

“好咧!”林素管家顿时笑成了一朵花。

给那边正好,正好!

敢不承认这不是钱,就判他个不敬太祖的大罪!

再有就是鱼跃龙门青玉佩一对;檀香瑶琴一把;上用檀香、丁香、沉香、苏合香、安息香、迷迭香、白脑香、零陵香各一盒。

银制中等香炉一对,铜制小香炉一个。

景泰蓝花瓶两对;景德镇官窑瓷瓶十个;上用玉版宣纸十刀;上用澄心堂纸十刀;上用薛涛纸十刀;上用竹纸二十刀。

然后是上用绘画染料一套

那是一个箱子,打开一看,里头全都... 小瓷瓶,每个上头都贴了黄签,上面有个点。

那个点儿就是里头染料的颜色,下头的字写的就是染料的名字。

其次还有上用火腿五个,腊肠一百根,腊肉二十条。

都是可以长时间存放的腊货,还都是肉类。

给的十分全面,吃穿用都照顾到了。

尤其是吃的方面,颇有点自家朋友相交的意思,说实话,吴有为都有点暖心了。

别看宪宗后世评论怎么样,起码现在吴有为被感动到了。

这些礼物都是,上用的东西,内监再怎么贪污,也绝对不敢砸了“内造”的牌子。

所以这些东西的确很不错。

吴有为最喜欢的还是金银和铜钱,这可是真金白银啊!

以前花软妹币的时候没感觉,因为那是纸张嘛,现在有感觉了,这金子银子花出去,真是各种舍不得。

不过眼不见为净,他不看不就完了么。

而且这金银他不打算放进空间里了,因为这都让管家看见了,如果凭空消失,管家一定会到处找的...., 他敢肯定,林素管家真的能干出来这种事情。

所以他将金银给了小小保管,铜钱给了林管家。

如今吴家村结账都是用银子,但是明朝这个时候,百姓间流行的还是铜钱居多,虽然银子也有,只是银子大小不一样,所以在买卖交易的时候,是需要铰银子的,铜钱就不同了,方便快捷,直接数好给钱就行了,不用过称铰。

现在已经稍微有些银贱铜贵的意思了。

腊味都拿去了厨房,当天晚上吴有为就喝到了火腿青菜汤,吃到了腊肉炖豆角,以及腊肠炒角瓜。

不过吴有为也不是自己吃,剩下的四个火腿,他亲自送去了两位座师的家中各一个,然后不甘不愿的送了吴府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