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云深处有为家(130)

品缘茶社常年都有一个台子,上面摆放着文房四宝,哪个有才的人想留个墨宝,就可以,上去写字,这里的东西也都是,上好的,且不收费。

当然,如果你留的墨宝不好,那就另当别论了。

杨一清年纪跟吴有为相仿,站在他身边看热闹,其余的人也不着急走了,就这么看着他。

吴有为略一沉吟,便挥毫泼墨:

绫罗绸缎可成衫,

丝帛锦绢绣彩裙。

写完就放笔了,指着这十四个字道:“横批就是吉祥布庄’,挺好。”

众人看后愕然,随后纷纷眼冒精光,这幅对联果然写的不错,尤其是其中的意境。

关员外更是高兴:“可也!可也!”

吴有为也觉得自己人品爆发了,这个对联很不错嘛。

临走的时候,关员外身边跟着的人送了个荷包给吴有为,荷包上绣着鱼跃龙【“门的吉祥图案。

吴有为晚上就住在了张升那里。

张升以前是一个人,带着几个仆从和书童租着院子住,在附近的一家学院求学,只是后来他考中了举人,学院已经没什么可教的了。

然后今年过了年他夫人就给他来了信,家里老人不放心,她将带着儿子过来照顾相公。

正好吴有为让他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他倒是免了再找房子的辛苦。

且吴有为这里色色俱全,简直可以拎包入住了。

张升特意留了东厢房给他当客房住,他带来的车夫和书童正好,住在东厢房也能住得下。

吴有为睡前终于没忍住,打开了荷包,里头是一张五百两的银票。

果然很大方啊!

想也是,他是知道吉祥绣坊的,据说后头的东家来头十分大,吉祥绣坊上到上进的料子,下到当地的土布,应有尽有。

且他们布庄有自己的绣坊,可以承接各种针线活。

这年头,能在京师重地开这么大个买卖,没点靠山能行么?

吴有为得了银子,心里就踏实了,将荷包收好,自己躺下不一会儿就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用过早饭趁着天凉快,吴有为又去了法海禅寺。

法海禅寺地理位置好,绿树成荫,走在里面,没有炙热的阳光。

吴有为将自己默写出来的《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以及《鸳鸯刀》一本长篇小说,两本短篇小说给了即空大师。

想当年因为那句对联,他将金大神的这十四部作品,全都看了个遍,且记忆尤深。

尤其是成套成套的那种。

大神出品,就是有保证。

即空大师拿起看了就放不下了。

吴有为在这里赖了午饭赖晚饭,晚饭过后听着暮鼓声,十分享受盛夏的夜晚。

清净的空气,宁静的鼓声,让吴有为有一瞬间的迷茫,自己这到底是做梦,还是煞有其事?

于是,不自觉的掐了自己一把:“嘶!

好疼啊!

赶紧回去了。

抢了即空大师的僧床睡了一夜,晚上做梦还觉得自己胳膊疼呢。

第二日的早饭是在念经过后才能享用的,吴有为亲自点的豆腐皮包子,不过他家的是肉馅,人家这个是素馅的,香菇包菜馅儿的豆腐皮包子也很好吃。

吃过了早饭,太阳还没升起来,吴有为却起个大早,趁着天气不热,赶紧往家走。

跟即空大师告别:“大师啊,我先走了,过几日再过来看您啊!”

“记得带新的书来。”即空大师难得将眼睛从小说上撕了下来,犹豫了半天,才道:“你那大侄女儿,或许是个有造化的也说不定。”

“嗯嗯,有造化,有造化,大造化呢,都选秀进宫了能不有造化么。”吴有为根本没当一回事,就摆摆手,走了。

即空大师看着他跟书童小小主仆的背影,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他听没听进去。

吴有为回到了莫灵山庄,就将《异物志》整理了出来,拿了一本看。

这是东汉杨孚撰写的《异物志》,杨孚,字孝元,或作孝先,广东南海人。汉末曾为议郎。所撰《异物志》为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异物志》。

据说《水经注》就是引作杨氏《南裔异物志》之中的记载。

如《水经注》卷三十七引|杨氏《南裔异物志》:“髯惟大蛇,既洪且长。采色驳荦,其文锦章。食豕吞鹿,腴成养创。宾享嘉宴,是豆是觞。”

吴有为读得津津有味。

可惜,好景不长,等到六月十五的时候,吴府的管家又来了。

这次给他送了一车如今都快要烂大街的香瓜。

“大小姐已经过了阅选,两位皇太后对大小姐很是和蔼。”说这话的时候,吴府管家洋洋得意的很。

“那不叫两位皇太后,你以为你是谁?”吴有为冷淡的看着他:“要尊称两宫皇太后。”

这有区别么?

没有!

但是尊称和不用尊称,在古代是很有区别的,尤其吴府管家还是个贱籍之人。

果然,吴府管家脸色白了白。

吴有为恰好站在台阶之上,就那么居高临下冷冷的看着他。

看的吴府管家那一身得意洋洋都飞了,老老实实的请安问好,从车上卸了香瓜下去。

川页便告诉吴有为:“大少爷已经与孙家大小姐订了亲,已经过了文定。”

既已经订了亲,就差结婚了。

“什么时候办喜事啊?”吴有为懒洋洋的问,他其实对这个并不关心。

“七月初三。”吴府管家道:“因大小姐选秀已经过了阅选,怕不日就要入宫了,趁着大小姐还能回家看一看,先将大少爷的婚事办了。”

吴有为点了点头,这个时代的规矩,兄长还没成亲,妹妹怎么成亲?

吴府管家看了看吴有为,又道:“老夫人说,到时候您这个做叔叔的得给大侄儿出个聘礼。”

第114章 城门口

吴有为听了这话都想笑了,文定都放完了朝他要聘礼?

这是不是有点多余了?

文定的意思是:相传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征订婚后,亲迎太姒至渭滨。后世因此以“文定”代称订婚。

语出《诗经》中《大雅》篇《大明》:文定厥祥,亲迎于渭。”

都订完婚了,就差成亲了,才跟他要聘礼?到哪儿都说不过去啊。

吴府管家眼巴巴的看着他,吴有为却摇了摇头:“成亲的时候,我回去观礼。

至于聘礼?

压根儿没提!

吴府管家也知道,让小老爷出聘礼纯粹是老夫人一一厢情愿,可这实在是没辙儿了啊!

为了大小姐,老爷是将能打点的都打点到了,半个家底都砸进去了,如今府里连下人都卖了一批,铺子也送人了两个。

家里再给大少爷下聘,老底儿都要掏空了,喜宴定下来,再置办一番,估计家里真的就... 没钱了。

老夫人也是迫不得已,想到分家还分了那庶子不少银钱,这会儿后悔了,想要回去。

老爷说不行,分都分了。

可老夫人这不是咽不下这口... 她倒是没想要二房的东西,因为二房孤儿寡母的,她嫌晦气,不想用那晦气钱来给大孙子办喜事。

临走的时候,又旧话重提,想要赎回自己的小儿子与大孙女儿,吴有为还是没答应。

只好灰溜溜的回去了。

吴有为却觉得烦闷,总觉得有事情要发生一样,听着外面轰隆隆的雷声,闪电划过天边,雨水哗啦啦的下了来。

烦闷不已的吴有为,找了林素管家来说了此事:“您帮我分析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家竟然干出来这种事情。”

“估计是那府.... 没钱了。”林素不愧是大府邸出来的管家,一猜就猜到了:“大小姐入宫,可是用银子铺出来的一条路;大少爷成亲,可能也是因为大小姐的关系,文定如此迅速,成亲如此匆忙,恐怕是为了给大小姐让路。

“难道他们去搜刮二房了?”吴有为皱眉:“寡嫂那里可还有两个那么小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