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孩子处的跟亲兄弟一一样,一养就是五年。
小木头平时也自己做一些打柴的活儿,给小竹子减轻负担。
他们村儿有个老秀才,看他可怜,每个月收小木头一捆柴,收小竹子十个铜板,教小木头读书识字。
宫中规矩,只有秉笔太监才有资格从小培养读书识字,教导他们的都是翰林们。
小竹子没能进入那个高级培训班,就被分配到皇庄来伺候尚铭了。
“我不让他卖身,只给罗老爷当个书童,也能趁机学学一二,以后如果有机会,考个功名吧。”吴有为看孩子太可怜了,十四岁看着跟十岁似的,长这么小,他都有用童工的错觉,太别扭了。
“好,好!”小竹子更是高兴了。
那个叫小木头的孩子,就给吴有为磕了个头,虽然不说话,却能看出,他也是乐意的......
于是,这个孩子就留在了莫灵山庄。
第178章 决定蛰伏
而另一边,罗伦洗了澡,头发还没干,不过夏天嘛,风一吹,干得很快,林素管家过来给他送灞过的香瓜驱暑。
罗伦才想起来,问林素管家:“怎么吴贤弟这里,就他一个人?"
二十岁就当家做主的很少见,一般都是“三十而立”,三十岁分家才正常吧?
林素管家叹了口气:“这就说来话长了....
林素管家毫不客气的将吴家的事情都跟罗伦说了,他是站在吴有为的角度来看待吴家的事情的,当然是向着吴有为说话了,再说这也是事实。
罗伦听的目瞪口呆!
原来高门大户还有这种事情发生!
原来豪门大宅也不是事事如意的!
原来深宅大院里就是看着光鲜.. 实际上还不如他这个贫家子过的好!
顿时,对吴有为怜惜了:“有为贤弟真是不容易啊!
“可不是么!”林素管家抹着眼泪儿道:“就这样,他们还不放过老。爷...”
又将分宗废后的事情说了一通,最后重点说了后院那个女人,是他那死了的兄长的妾室,妻子嫉妒,或者说故意的,没有赎买她回去,结果她大着肚子被卖,只能求买主来找老爷,求老爷看在兄长遗孤的份.....
林素管家唯有一 一点没有说,就是老爷可能以后都... 怀能生育了。
这关乎到老爷的颜面,林素管家当然不会对外人说了,他连自己的内人都没告诉呢。
但是这更凸显出吴有为的善良了。
罗伦果然听后对吴有为更加的改观了。
不久之后就到了七月半,而七月半,也是鬼节。
也叫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传统的祭祖大节,吴有为又要祭祖了。
其实每次祭祖吴有为都觉得很得意。
因为每次祭祖都想到吴府,嘿嘿嘿,分宗的好处越来越明显了,吴废后已经没有了咸鱼翻身的机会,吴俊更是死翘翘了。
再也没有人能压制他了!
这种感觉,太好了!
当然,中元节要祭祖,可罗伦离家远,也不可能祭祖,林素管家给他准备了祭品和香烛冥纸,罗伦是在大口外面朝自家的方向,祭的祖。
又给自家父母写了长信回去。
吴有为在去接自己小侄子吴琼回来过节的时候,特意准备了一车的礼物,以及二百两银子,托付给了吉祥布庄的关老板:“这是一位同窗的家信以及捎回家的东西,他在这里一切皆好,只请关老板帮忙捎过去。
“好说,好说!”关老板接了东西道:“正好,我们有两批货要送过去,这些东西就跟着货物一起走吧!”
吉祥布庄遍布全国,他们有自己专业的运输队伍,吴有为对此表示了感谢。
当然,送东西没跟罗伦说,怕他反对,罗伦住在这里,也给了吴有为很大的帮助,起码,人家是标准的古代聪明人啊!
八月丁丑,工部侍郎沈义、佥都御史吴琛振抚两畿饥民。
辛巳,瘞暴骸。
庚寅,毛里孩犯延绥,总兵官房能败之。
八月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的到来让所有的人都感到了丰收的喜悦,吴家村已经建的差不多了,学院也开始建造了,而祠堂那边已经建好了,就差装修了。
这一年多虽然吴有为花钱大手大脚,但是没少建房子,发给的工钱,工人们也更喜欢在吴家村这里消费,杂货铺子那里也有适合他们的东西,而且吴大家是薄利多销。“又是一年秋来到。”吴有为看着外头热闹闹的秋收,十分的开心。“是啊!”罗伦却道:“去年我还帮父母收拾田地的,今年就不行了。”
“不怕,等你考中了,再接伯父伯母过来呀!”吴有为道:“明年的会试,你一定金榜题名。
而且是状元哦!
“但愿如此。”罗伦对会试本来有信心的,但是到了京中才知道,京城居大不易,同样的,京中高官显贵无数,想要出人头地,何其艰难?
那一日去诗会,其实也是混进去的,没有座师带着,一个人总在听旁人说话,以便更多的了解京中的文化圈儿。
不过他这么说,吴有为想了好久,才决定给他一样东西:“这是我两位座师给我的,你看过就行了,千万别说出去。
罗达接了过来,看到上头是吴有为写的,明显是抄录,没有书名,但还是拿回去客院看了。
这些天吴有为要主持秋收,其实就是去田边地头给众人鼓鼓劲儿,送点茶水之类的,他一个举人老爷,也不可能下田。
所以他都是带着一些肉食,一些米酒过去,给大家吃点喝点,吃好喝好。
又去看了看自家的祠堂,已经建设好了,只是里头还需要多多的装饰下,然后就可以在重阳节的时候,将牌位挪进去。
已经在打家具了。
等吴有为回到莫灵山庄的时候,罗伦就在等他了。
..... 你给的东西我看了。”罗伦心情复杂的犹如一团乱麻,纵然有千言万语,也只汇聚成了两个字:“谢谢。
“不客气,你能看懂就好,不过别说出去呀!”吴有为俏皮的道:“这可是个秘密!就几个人看过。”
罗伦郑重的点头:“嗯!”
吴有为给他看的,就是好多翰林的性格,人品,以及喜好等等。
罗伦能提前一年来到京城,其实也是想多多接触京城中人,能知道京中的一些风华,更能多了解一些朝中动向,虽然只是在市井里打听一一些风言风语。
可是吴有为却提前给了他那本没名字的书,或者说,是小册子。
上面的东西,的确不方便现于人前,可是对考试的举子而言,却是一块敲【门砖。
一般这种东西,都是给名门贵族的子弟考试的时候用的,他能看到,是因为吴有为相信他,也真的视他如友。
以后他会试的时候,就更有把握了。
秋收过后,果然,到了缴纳租子的时候了,吴有为依然按照去年的规矩,让人准备了吃喝,收租子的时候,大家可以随便,在主家填饱肚子。
而罗伦也更加的努力了。
吴有为却觉得,罗伦的学识让他长了见识的同时,也越来越觉得自己肤浅,当时认为很容易的事情,其实很不容易。
他有把握考中,但是万一落到了个同进士的地步,那就... 尴尬了。
看看他身边的人吧,一个个不是状元就是探花榜眼的,自己就一个进士还好,可要是同进士,那还混什么?
于是郑重想了一晚上,第二天吴有为就将罗伦送到了张升那里,顺便接自己的小侄子回来。
等三天后他去送小侄子接罗伦回来,张升就跟杨一清俩人跟他一一样,发现自己的确有不足的地方。
只是杨一清还好,他年轻,等得起。
张升却有些颓废,觉得自己学识不够,却沾沾自喜,看到罗伦才知道,什么是“满腹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