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云深处有为家(350)

清虽然在吴有为那里住,可他家在这边有单独的宅子给他,所以榜眼的仪仗跟他走;吴有为则

干脆带着自己探花郎的仪仗,回了吴宅。

这下子可了不得,他那“吴宅”在哪儿啊?

那是在锦衣卫家属区里头,那地方来往的都是锦衣卫,见过最多的人是锦衣卫,锦衣卫在

大明的名声也就在袁彬的手里好了许多,可是名声不是这些年就能好起来的,历史上锦衣卫就

代表着血雨腥风,代表着无边的黑暗和冷酷。

现在可好,敲敲打打,他们锦衣卫家属区迎来了一个探花郎!

有那已经在锦衣卫里退下来的老人擦着眼睛问儿孙:“是武探花么?

大明朝有文试,自然也有武试。

是文探花!”儿孙大声喊:“前些日子不是来了不少报喜的人么?”

那不是武进士报喜么?“合着老头儿一直以为是武进土报喜呢。

不是,是文进士!”儿孙大声的道:“是探花郎!

好多老人家都走出家门看热闹,儿孙多的也跟着看,吴有为大摇大摆的进了这里,好多人

都觉得……与有荣焉!

他们这条巷子没有名字,因为是锦衣卫的家属区,很多人连巷子口都不敢路过。

更何况是给起名字了。

起的好,你献媚锦衣卫;起的不好,你得罪锦衣卫。

所以吴有为刚到家,就有街坊邻居换了新衣服过来道喜,还有不少老人也来了,而这里还

有三十多个进士都在呢。

他们一起出来待客,这对于住在这里的人而言,简直是奇迹!

父老乡亲们来见,第一件事情就是想求吴有为允许他们这条巷子以后就叫”探花巷”!

那个,不太好吧?”虽然在古代“探花″是不错,可是在现代,“探花”就有点暧昧了,颇有点

寻美问妹的意思

“不错,此地叫探花巷不妥。幸好,还有孟和玉也反对

老人立刻就蔫儿了,觉得人家看不起他们,锦衣卫就那么招人讨厌?

吴有为立刻改口:“我们这么多进士都出自这里,不如就改叫进士巷的好,探花就我一个

,可是进土却有三十五个呢!

三十五个进士,包揽了此次皇榜二甲的半壁江山。

探花就一个,可是进士却有三十五个,老头儿虽然还是觉得探花巷比较好听,可吴有为偷

偷的跟老头儿咬耳朵:“怕一些下流的小子以为咱们这儿是暗门子呢!

暗门子,就是暗中开门做卖皮肉生意的人家,在一些风流不羁的圈子里,也有“探花”一词

,不过不是这样的探花郎,而是探勘如花美人的意思。

就是一种隐晦的寻花问柳的说辞。

别人不知道,吴有为却是听家里的护院提过那么两句,他们曾经办案的时候,假装是“探

花郎”,在那巷子里转来复去。

老头儿一听,可不是么

那就叫进士巷!”几个老头儿都拍板了,于是这里有了新的名字,进士巷。

且吴有为因为吴宅”坐落在这里,又有这么多进士及第的同年,倒是实至名归。

回来也只是打个转儿,大家兴奋过后,接待了一下左邻右舍,万福管家出面安排酒席,不

过吴有为在吃过饭后就休息了。

因为明天他们还要去赴宴,什么宴呢?

当然是赫赫有名的琼林宴啦!

当然,也因为他们太累了,接待了左邻右舍后,就纷纷上床睡了个踏实觉。

这一夜,万通还是没有回来。

但是这一夜,柏家却很是难过,如果柏靖没有生病,凭他的才华,考中肯定的,现在却只

能在家静养,既不能看书伤神,也不能写字累到,成了个标标准准的病秧子。

可是害了他的人却进士及第!

柏珍来气了:“来人!来人!”

大人。”管家出现在他面前:“您有何吩咐?

你派人去……。”柏珍好一阵嘱咐。

管家脸都白了:“大人…这…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柏珍发了狠:“总不能看着他们]春风得意,我儿却卧病在床…。”

管家想了想:“大人,不如让人去做?咱们终究是…需要忌讳,咱们家大小姐柏妃娘娘可

是有孕在身呢!

柏珍却不在乎:“跟她没关系,让人去办吧。

是,老爷。“管家无声的叹了口气,退了下去,这事儿…不好办啊!

第276章 琼林宴

吴有为还不知道有什么在针对他,或者是针对他们,他只是早上起来后,万福管家端来了早饭给他们。

今日的早饭是清炖羊肉,大白馒头,鸡蛋汤,而且汤还很粘稠。

“吃什么早饭啊?”吴有为洗漱过后不想吃饭:“进宫吃琼林宴呢!”

“老爷,进宫吃琼林宴,您能吃得饱么?”万福管家道:“在家先吃个饱吧。”

“琼林宴不让吃饱?”吴有为顿时吃惊了:“这是为何?"

“您是探花,到时候您还真的需要去御花园摘花回来,簪花过后,您坐在那里,吃饭?倒是可以让您吃,到时候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挨个来,您还有时间吃饭?”万福管家道:“而且宫里的宴会,吃的东西能有什么好的?蒸碗,蒸菜,各种过水的玩意儿,能吃好才怪!”

看样子万福管家吃过?

吴有为不吭声了,老老实实的吃了早饭,然后一伙人又在礼部聚集,由礼部堂官领着他们赶赴琼林宴。

“琼林宴”乃是科举四宴之一,是为殿试后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始于宋代。

宋太祖规定,在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

赐宴都是在著名的“琼林苑”举行,“琼林苑”是设在宋京汴京(今开封)城西的皇家花园。

宋徽宗政和二年以前,在琼林苑宴请新及第的进士,故该宴有“琼林宴”之称。

《宋史乐志四》又载:“政和二年,赐贡士闻喜于辟雍,仍用雅乐,罢琼林苑宴。“所以政和二年以后,又改称“闻喜宴”。

元、明、清三代,又称“恩荣宴”。

虽名称不同,其仪式内容大致不变,仍可统称“琼林宴”。

据载,辽也曾设宴招待新科进士,地点在内果园或礼部,但也沿袭宋人,称之为“琼林宴”。

宋朝状元文天祥曾有一首《御赐琼林宴恭和诗》描写琼林宴盛况:“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颜。云呈五色符旗盖,露立千官杂佩环。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壁奎间。献诗陈雅愚臣事,况见赓歌气象还。”

实际上琼林宴并没有吴有为想象的那么豪华大气,也一点都不浪漫。

他们到了御花园,就被安排坐在了席位上,来往的都特么的是太监,宫女都是大妈级别的,没一个年轻的。

也不知道是谁安排的,贡士们到了之后,也不敢大声喧哗,都小声交谈,坐在最前面的三个人,张升,杨一清,吴有为,更是熟悉,后头排着的人也熟悉,基本上隔几个人就能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倒是让他们这三十几个熟悉的人都心情放松了许多。

不一会儿,皇帝驾到,众人跪迎。

吴有为头一次觉得古代难过了,这么几日他跪地的次数好像多了些,一想到以后上朝就给人跪地磕头,他就觉得膝盖痒痒。

宪宗皇帝倒是和气得很,其实只要不触及他心爱的女人万贞儿,他都是很和气的:“都起来吧!

众人谢恩,然后才爬起来。

“请探花郎探花!"

吴有为..... 哦。”

慢吞吞的站了起来,跟着一个小内侍走向了御花园。

“探花“最早出现在唐朝,但当时并非是指殿试进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种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

唐代进士及第后有隆重的庆典。

活动之一便是在杏花园举行探花宴。事先选择同榜进士中最年轻且英俊的两人为探花使。

遍游名园,沿途采摘鲜花。

然后在琼林苑赋诗,并用鲜花迎接状元。

这项活动一直延续到唐末。

唐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写道:“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