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云深处有为家(385)

太监总管一惊:“您这是...? “

“现在谨慎一些,总比被人泼脏水要好。”王皇后道:“这宫里,最不缺的就是替死鬼。

宫中替死鬼,就是被人泼脏水的那个。

柏香儿那里却在发火,砸了一地的瓷器:“不是说都要死了吗?怎么还活着?”

来报信的是看好皇长子的一个太监,来柏香儿这里表忠心来了:“听说是万通万大人,连夜冒雨带着皇次子出宫求医问药...”

这不是什么秘密,因为万通昨晚抱着皇次子,可是在宫里骑马跑出去的,层层叠叠的宫门打开,惊动了不少人。

“万通!吴佣!”柏香儿这是第一次听到“吴佣”的名字,但是却是对他恨之入骨:“没有这个吴佣,早就....”

“娘娘,慎言呐!”宫中生活不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这些个宫人们都门儿清。

“你出宫一趟,去我娘....”柏香儿在砸了一地的碎瓷器之后,小声吩咐:“找我父....

吴有为今日去翰林院,众人也早就知道了,听说他有不少师父,众人就八卦了一番,吴有为就将那套说辞带了出来,众人都很好奇那些师父都教了他什么?

“其实师父们都是世外高人。”吴有为先将师父们抬高:“几乎不怎么见生人,就连我也有一年没见过了,上次还是我高中探花他们来看了我一眼,送了我好多礼物,呐,大家的羊脂白玉就是其中之一。”

同榜同年那么多人,立刻就明白了,这师父看来不缺钱呐!

剩下的话题就好说”了,除却正经的四书五经没教给他,让他跟随座师学习外,各种杂七杂八的知识,还有海外的一些见闻,可没少教导,众人听的心驰神往。

很快就偏离了主题,吴有为也松了口气。

中午吃饭的时候,却是来了御膳:清蒸鲥鱼,干炸藕夹,红烧肘子,蒜泥空心菜。

以及一份青菜豆腐汤。

这豆腐汤看着清清淡淡的,味道鲜美,实际上用的是鸡鸭鹅和猪骨熬汤,撇去上层的油脂,沉淀过后,取上头的清汤煮沸,下新鲜的豆腐和最嫩的青菜芯儿。

这样四菜一汤的御膳,平时可不多见。

第302章 坦白来历

皇上不会无缘无故的就赏菜,翰林院里能够被赏菜最多的就是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

其他人很少见到皇上,翰林学士可能好一些。

而普通的修撰、编修,尽管是一甲,也不可能被皇上记住多少,而剩下的掌制诰、史册、文翰、讲读经史、修撰国史等事的翰林们那就人数更多了。

前些日子,因为册立太子的事情,翰林院集体躲麻烦,都没出翰林院一步,也没上奏折,只是在翰林院里该干什么干什么,他们的事情多着呢。

天狗食日的时候,他们也没上奏折说什么“天有异象”之类的废话,这让宪宗皇帝对翰林院很是满意。

已经有很多人说了,不缺翰林院这一一个。

要说皇上对翰林院满意,也不至于赐御膳,尤其是送了全翰林院!

每个人都是两个馒头,四菜一汤,全是御膳,以往只有经宴才有这个待遇,如今全翰林院都吃上了。

经筵之制虽于宋代已形成,但形式并未固定,非但元朝有,明朝更是如此,一朝之中不同君主实行情形也不尽相同。

明代为例,初无定日,亦无定所。

因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并非学识过人的皇帝,所以这经宴最多是业余学习的课堂。

明初之时,在位者勤政好学,讲学虽未制度化,但于圣学尤为宽容。

但是到了英宗的时候就有变化了,因英宗以冲龄即位,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柄政,感于身负幼主教育之重责大任,上疏请开经筵。

始制定经筵仪注,每月二日、十二日、廿二日三次进讲,皇帝御驾文华殿,不过如果太冷或者太热的时候,则暂免学习。

颇有开公共课的意思。

开经筵为朝廷盛典,由勋臣一人知经筵事,内阁学士或知或同知经筵事,六部尚书等官侍班,另有展书、侍仪、供事、赞礼等人员。

除每月三次的经筵外,尚有日讲,只用讲读官内阁学士侍班,不用侍仪等官,讲官或四或六,每伴读十余遍后,讲官直说大义,惟在明白易晓。

日讲仪式较经筵大为简略,或称小经筵、小讲。

经筵讲学自此制度化,每日一小讲,每旬一大讲,主要是儒家思想教育。

这等于是给皇帝上课了,皇帝的老师,当是帝师,可是这么多人,不可能都是帝师,怎么办呢?

只能视之为先生,平民百姓家还得给先生束脩呢,皇帝家怎么办呢?

总不能都赏赐吧?大明朝的皇帝都很抠门儿的,继承了朱元璋这位老祖宗的抠门门习惯,不给钱,给什么呢?请他们吃饭!

这吃的就是御膳了。

宫中不缺食物,更不缺肉食,先前说过,翰林院清贵也清苦,能吃一顿经宴,是打牙祭了,而且经宴吃不完,是可以打包带回去的!

关键是,能有这个荣幸的人少之又少,这四菜一汤,已经有了经宴的规格,众人都惊诧不已。

还是来送御膳的内宦,偷偷的跟翰林学士道:“这是皇爷特意赏赐翰林院诸位大人的....

翰林院全体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

回头一个个还莫名其妙,不过吃到肚子里的是自己的,只有翰林学士有些心不在焉,毕竟翰林院里他是头儿,无缘无故的,皇上赏了翰林院,还是这样的明目张胆,给他闹懵圈了。

而在柏家,柏珍也听说了此事,顿时就阴沉着脸了。

他面前是一个小太监,看了看柏大人的脸色,吓了一个哆嗦。

“你回去告诉娘娘,就说我知道了。”柏珍板着脸道:“万通我动不了,也不能动,但是一个吴佣,还是可以的...

吴家都不是好东西!

吴瑛那个样子,就能知道吴家是什么样的人了。

虽然他也曾经起过心思,但是吴佣不是不给他面子么?

那他也不用对他客气了,反正没了他... 柏家正好顶上他的位置,那些店面还是很赚钱....

柏珍是想弄掉吴佣,柏家替代吴佣,那么不仅能赚钱,还能跟勋贵拉上关系,尤其是英国公和魏国公。

想必他们能看出来,自己家可是有个皇长子,总比一个没用的小翰林要强吧。

是个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吴有为还不知道自己救了皇次子会惹到柏家这条疯狗咬上来,他只是在下衙之后回了家,外头太热了,今天下午见了阳光,这天地间仿佛就荡起了潮湿之气。

比下雨前更闷热了,吴有为很想回到家里,钻进空间里纳凉,或者在外满抱着冰山。

一路溜达回家,万通没回来,倒是李青派人来说,他们在北镇抚司,补觉呢,让他不要担心。

吴有为赏了来人打发走后,纳闷儿了,补觉?

这借口,他都不信!

以前是举人的时候,他还能去北镇抚司“看看朋友”,现在是翰林了,他就不能那么随便了。

毕竟好人谁进锦衣卫的北镇抚司啊?

吴有为躺在竹榻上自己自己睡着了。

万通在北镇抚司忙了一夜,尤其是那天晚上,守着他府邸的那一一队锦衣卫:“你们真的没见到什么人进出?”

“真的没有,大人。“一队锦衣卫都摇头。

“大人,我等虽然不是什么好手,可也是千万里挑一进的锦衣卫,况且那一夜风雨那么大,谁能打盹儿啊?”领队的总旗道:“大人,您这是怎么了?家里丢东西了?还是?

昨天的事情谁都知道,能护卫皇子一夜,是他们的荣幸。

当然,更荣幸的是,那是他们大人的亲外甥,嘿嘿嘿....

“没看到?”万通皱眉,那天明明... 有为明明消失了的,他敢肯定,那些老神仙一样的师父,肯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