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云深处有为家(569)

他进去之后,摆好了课本,看了看教学环境。

给皇太子教书的地方,是端敬殿,其实就是太子这慈庆宫正房的东殿,东宫是在从乾清门到神武门之间的三大殿的东边,吴有为脑海里形成了一幅地图,按照划分的对称寻找,慈庆宫应该是清朝时期的东三所

东宫是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

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

因“东”时属春,色属“青”,故又称“春宫”、““青宫”;国储所居,故又日“储宫”。

而太子学习的地方,便是端敬殿。

这里虽然是“殿”的规格,却房间敞亮,尤其是窗户上,全都是......大块透明的玻璃!

要知道,现在外头这样的一扇玻璃窗,已经炒到了天价!

也就宪宗皇帝摆阔,给自己的乾清宫、皇后的坤宁宫、皇太后的清宁宫和万贵妃的昭德宫,都装上了大玻璃窗,其他的地方,都还是窗纸、窗纱呢。

就这,已经承包了这几年玻璃厂出产的成型的大玻璃了。

吴有为不知道宪宗皇帝竟然这么败家,宁愿自己显摆,也不让玻璃厂多做出一些玻璃制品去卖钱,什么人哪!

不过现在坐在这里,看着可以说是“窗明几净”的教室,吴有为还是很满意的,就是学生少了点,就太子殿下孤零零的一个人。

吴有为看了看太子殿下的座椅,上面铺着一个软和的小草蔑编的垫子,还挺厚实透气的,再就没什么了。

长条案几雕刻成祥云图案,上面摆放着上好的文房四宝。

因为小太子还小,所以做的都是小号的东西,看着有几份可爱。

外面,小太子终于蹲马步到时间了,被总管太监抱着去洗漱了一下,还换了一身衣服,才坐到花厅里等饭。

其实早饭皇宫里吃的也不奢侈,就是样数多了一些。

象眼包子(就是小笼包子)、大肉包子、山东菜包。

小米粥,八宝粥,红豆粥和杂粮粥。

以及四份小咸菜,一份卤蛋、一份切片的卤肉。

主要是有两个大人在,小太子平时吃不了这么多。

吴有为其实来的时候已经吃过了早饭,只是没吃过宫里的,所以想吃一吃。

上了早饭,小太子当然是第一个动筷子的人。

只见小家伙儿拿筷子颤巍巍的夹了个包子,结果没夹住,包子掉在了桌子上,小太子瞪大了眼睛,慢慢的,眼睛积满了雾气,嘴巴也瘪了......眼看着就要哭了!

第438章 课程表

吴有为赶紧问道:“殿下是手脚无力吗?”

“嗯......。”都带着哭腔了。

小太子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是大哥哥了,他是长子,被立为太子,怎么连筷子都拿不稳了呢?

“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万通依然平淡的吃着早饭:“哭,那是女人才干的事情。”

小太子一下子就憋住了!

太监总管心疼坏了,可不敢上去安慰,因为万通坐在那里,冷冷的看着他,用眼神警告他不许多事。

小太子憋憋屈屈的不敢哭,怕丟人,本来就够丟人的了,再被小舅舅当成大外甥女儿,他这辈子在小舅舅面前都抬不起头了。

吴有为看不得小孩儿委屈,不顾万通的冷眼警告,起身半跪在小太子跟前,给他揉了揉小胳膊:“刚练武呢,都是这样,手脚刚开始接触,当然受不了了,殿下不怕,等会儿,让总管公公给你用热水敷一敷, 找个会按摩的再给按一按,晚上睡觉前,洗个热水澡,放里一点舒筋活血的草药就好,殿下还小,刚开始练武,不用觉得丟人,身体也不会坏掉的......。”

吴有为好声好气的跟小太子解释了一下,孩子嘛,就要跟他说清楚,不懂,还不许孩子问,那孩子岂不是要一直蒙在鼓里,以后遇到了事情怎么办?

而且教育,教育,既要教他,也要养育他。

虽然这么说,有些托大,堂堂大明的太子,不需要人养育,但是也要教育。

“是吗?”小太子果然将眼泪憋了回去,但是也放心了,他以为自己的胳膊腿儿要废了。

“当然!”吴有为道:“您还小,还有的是时间,练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速成的,乖,臣喂您吃点哈!”

吴有为端了米粥就开始喂小太子,小太子乖乖吃饭,胳膊腿儿的还在抖,但是已经不想哭了。

万通看着,小声嘀咕了一句:“慈母多败儿!”

总管太监听到了,但是他就当自己没听到!

小太子看着也不像是个败家子的胚子,就万大人心狠,这么可爱的孩子都能折腾的起劲儿。

孩子终于心情好了,吴有为带他去了教室。

虽然外面寒风凌冽,但是教室里还是很温暖的,因为阳光充足,屋里还有两盆青翠欲滴的兰草,一丛落地的富贵竹,用一个很大的很现代化的玻璃大花瓶盛着,里头有清水和鹅卵石。

一个白玉小香炉,燃着淡淡的栀子香,一看就是书房的标配。

老师学生坐在一起,吴有为看小太子不太舒服的样子,就知道第一天练武,人还没缓过来,于是也不着急跟他上课,而是跟他商量:“臣负责教导您,您呢,是储君,学习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孤知道。”小太子正儿八经的小样儿还挺萌:“孤以后就是太子了,不能不成材。”

“嗯,所以,臣想,这第一天,跟您商量一下课程表的问题。”吴有为觉得孩子挺好,虽然昨天熊了点儿,今天还是不错的嘛。

“课程表?”小太子不懂了。

吴有为跟他解释了一下,然后一大一小开始叽叽喳喳,讨价伦价了起来。

每天早上练武,上午学语文,这个很重要,而且不止吴有为一个老师教导。

小太子需要学的东西很多,四书五经全都要,还包括大明律、大诰等等。

下午是数学、自然、地理、历史、化学、物理、医学、药学和实践。

当然,也统称为“杂学”。

九天之后,休息一天,十天是一旬,一旬休息一天,也可以了。

吴有为的陶文书院和后来开设的杏林医学院也是如此。

“实践是什么?”小太子对这个比较好奇。

“实践啊,就是太子殿下有些东西懂,却无法亲身体会,所以实践就是可以让太子殿下在有限的条件下,去亲身体会。”吴有为道:“太子殿下可知道“悯农“一诗?”

“知道!”小太子摇头晃脑的背诵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w 这首诗,是父皇教他的,母妃也教他们姐弟四个都背,说吃饭不许剩太多,也不要挑嘴。

“太子殿下真是聪慧。”吴有为赞了一声,小太子特别得意。

小孩子都喜欢被人夸奖的,吴有为看小太子这样,就知道自己夸对了。

“不过您知道锄禾,为什么辛苦吗?”吴有为问他。

小太子愣住了 :“不知道,孤......孤没见过。”

别说禾苗了,他连青草,见的都是宫人们打理好了的草坪,都算不上野草了。

“所以,臣希望太子殿下可以体会到农人的辛苦。”吴有为温声道:“而不是像赵括一样,纸上谈兵。”

“赵括是谁?”小太子好奇了。

吴有为又解释了一遍,赵括,以及他纸上谈兵的典故 小太子明白了 :“孤懂了。”

“吴大学士,那个,难道要太子殿下去下田吗?”总管太监在一边憋不住了,这么小的孩子,就算是在外面,穷人家,也不会让他下田的啊?

“这个好办,将东宫花园子清理出来一块地方,专门给太子殿下种田用,整理田地,下种子,育苗什么的,不要别人动手,就让太子殿下亲自动手。”吴有为道:“太子殿下还小,不用真的下田,去了也干不了什 么,先从小菜园子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