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今天登基了吗[基建](409)
更重要的是灌溉农地,都不用水渠了,大人在荒地中埋下水管,安装了水龙头,谁承包了这里,拉一条水管就能用自来水浇灌农田。
如此的便利,其他人自然是羡慕的,他们希望大人能够建造更多靠农田的小区,黎默言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面对之前已经买了房,不能住在农田附近的县民,她也想了解决的办法。
等之后前往新小区的县民数量增多,这边的农田自然会有空出来的,到时候县民就能租这些离房子更近的农田,等所有县民都住上石屋,她再重新整理,将一些过于密集的小区分开,这些地方就重新改成农田,供四周的人种植。
住房的事得到解决,即使是刚刚加入星光县的县民也都翘首以盼,等待自己的购房资格,他们的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望。
等大部分县民的住所安置好,黎默言就开始规划蜥车的路线。
首先自然是从新小区直到县城主体的路线,这条路上来回的人最多,她安排了八辆蜥车来回行驶,每辆车早晚各跑两次,一日就是四次,八辆车就是三十二次,从早上六点开到晚上六点,一个十二个小时,差不多二十三分钟一趟车,差不多能满足县民的出行了。
这一条路线是贯穿东西,她又建造一条贯穿南北,一条从西北角开往东南角,一条从西南角开往东北角,这样的交通辐射范围,差不多就把整个镇子囊盖住,最后设置一条回字形的路线,绕着县城中心开,这样县民想要去哪,都能坐到车。
果然如此一清理后,乱糟糟的蜥车顿感清爽许多,县民再去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就无需东绕西绕了,能够直接一次性乘车前往。
后来黎默言发现早上六到八点,和下午四到六点,是人流出行的高峰,大多是前往农田上工,以及晚上回家,单靠那一辆蜥车完全不够装,她就把另外几条线上的蜥车都调到东西这条线上使用,其他的线上可以少开两次,并不会有其他影响。
这样还是不够,她又增加了新的蜥车,专门跑早上和晚上的班,这些车要开到晚上八点,避免县民来不及没车能够回家,如此才算是解决早晚高峰的问题。
通过这段时间处理,柳城人初来星光县造成的乱糟糟局面得到解决,大家都按部就班做着自己的事情,星光县这边没有大问题,她就把目光放在柳城,虽然不少人她都安排了工作,但体系比较粗糙混乱,还需要经过梳理,才能彻底解决每一个人工作问题。
而且她还准备再招一批人进行种植,到时候多出来的粮食,就能卖到其他府城。
之前柳城的那是富商中,就有人表示想要成为星光县的官商,愿意将县城的粮食药物和生活用品卖到其他府城,黎默言想到发财树同意了。
之前这些富商不是星光县的人,所以他们存入的金银有着额外的效果,后面柳城并入县城,她担心这股额外的加成消失,好在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可后面民众存入的金银,自然就没之前那种效果,虽然那么多人,生出的财气并未给发财树带来任何变化。
虽然出产的黑金已然不少,可她突然多出三千两百多个士兵,这些人的铠甲头盔手套战靴等等防具,所需要的黑金是个恐怖的数字,她果然还是太缺钱了。
她原本想让这些富商退出星光县,以个人名义留在县城,把对方吓得够呛,怀疑她在钓鱼执法,死活不肯同意,她只能打消这个念头,否则真担心对方会以死明志,牺牲自己保全家族。
算了,官商就官商吧,希望这群人出去,能吸引来其他地方的商人过来进货。
由于自己的官商是第一次行商,和之前吴崇明的性质不太一样,加上路途遥远,黎默言还派出一支狼骑兵和一支月华战士保护,总共有三十人,由雷安虎领队坐镇,这次不是从官道出发,而是通过地心之葵穿到草原,直接从草原前往更北之地。
黎默言目送商队离开,自己则通过地心之葵来到柳城,准备将梳理这边的问题,当然赵金隅是被她叫在身边的。
第134章
黎默言来柳城的目的很多,首先是整合产业,将柳城发展成专门的功能性城池,来完成采石挖矿制作水泥等等需要大量人工,又需要丰厚资源的工作。
这点柳城最为合适。
只是之前由于缺粮,导致柳城秩序混乱,各种浑水摸鱼的恶事常有发生,甚至还有人谋财害命,各种案件已经堆积如山,之前孔一笑都在处理粮食的事分。身乏术,此刻缓过气来,就是最后清算的时候。
黎默言将带来的赵金隅派去协助,帮孔一笑侦破这些案件。
此刻柳城枯木逢春,正是焕发新生的时候,又换了天子成为私人领主的子民,如果这个时候黎默言不能竖立足够的威信,让人觉得软弱好欺,那以后她说出来的话,怕是没人听了。
赵金隅自是知道这点,所以他准备狠狠显摆一把,人来到柳城衙门后,先是随便挑出几个案子看了一遍,然后就对着领他来看卷宗的小吏说,“你把这里全部的被告原告都找来。”
小吏头次像是没听清,下意识重复,“都找来?大人,什么都找来?”
赵金隅用手指点点桌上那一堆,多到连书桌都放不下,只能堆放在地的案卷。
小吏的视线随着他的动作落在案卷上,慢慢张大了嘴巴,刚才居然不是自己听错,而是这位大人真要一次性解决如此多的案子,可、可这怎么可能?!
就在这时这位赵金隅赵大人,又说出令他头皮炸开的重磅消息,“嗯,但总觉得一次解决不够风骚啊,这样吧,你帮我在衙门口设立临时公堂,再以锣鼓通知全城百姓,好让他们知道本官今日所做,喊他们都来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