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今天登基了吗[基建](414)
这些人就是黎默言想给他们工作的机会,他们都无法出来赚钱。
而柳城一共有六十七万多人,是星光县三十四倍多,之前为给县里一万三千多人准备过冬的衣服和棉被,黎默言就已经是绞尽脑汁,把能做的都给做了,连仓库里的稻草都没放过,终于让大家过上一个暖年。
可面对柳城六十七万人,她是真的无能为力,只能先维持现状,努力让人活下去先,想要过得舒服丰足,只能等以后再说。
想要保证这么多人温暖过冬,单靠玉棉树还是比较吃力,所以养鸭厂一定要建出来,而且规模要大,这样才能收集到足够的鸭绒。
只是这样问题又绕回到小鸭的保暖上。
按照李冬忍所说,靠母鸡孵化,自然是躲在母鸡的肚皮下取暖,这倒是个法子,解决起来只要一只母鸡就行。
可如果养的小鸭子多,那需要的母鸡数量也多,这些鸡会停止下蛋,而且会因此削瘦许多,想要再恢复下蛋,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她这些母鸡吃的都是粮食,不是玉米棒磨成的粉,要不就是淀粉做剩下的土豆残渣,还有鱼肠虾壳背粉可以吃,营养好,下蛋自然勤快,几乎每日都有一个,而且一下就能下好几个月。
一只母鸡从孵化小鸭,到把小鸭带大不怕风寒,加上修养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那就是最少少下九十多个鸡蛋,一百只母鸡就是九千多个蛋,这个数量就很惊人了。
黎默言想一想就心疼,她摸着口袋里的山河令,要不要许个愿,弄个能长时间提供合适热度,等冷却后可以重新吸收热量,继续拿来使用的物件就好了。
只是这个念头才冒出来,她忽然想到热水袋。
这个玩意是皮制的,装入开水之后能持续提供几个小时的温度,而且还不用担心烫伤小鸭。
她眼睛一亮,自己正有现成的材料胶皮啊,这个东西防水,而且还有一定的隔热能力,农户都说穿着胶皮鞋下水田,脚掌没那么冷,她先回了一趟星光县,找到周银环,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让周银环用胶皮制作一个水囊出来看看。
成衣铺中就有大量的胶皮,周银环挑出两个边角料缝合,很快就缝出一个水囊,她尝试往里面倒入开水,再用手触碰胶皮表面,十分惊喜得发现能感觉到热意,但温度不会太烫,就比手掌高一点,是她所需要的温度。
成功了。
黎默言心中有大量的喜悦涌出来,现在就是思考热水袋开合的问题。
现在的热水袋用的塑料塞,拧上时严丝合缝,不会有热水渗出,可星光县没有塑料,所以她想着用粗陶,可这就有个问题,就是粗陶如何跟水囊连在一起?
县里暂时没有黏性强的胶水,难道用水泥吗,可水泥沾不住布,尤其是胶皮这种光滑的材质。
她想了很久,都没想到合适的办法,这时一个念头冒出来,一定要用盖子吗,为什么不能用松紧带?
胶皮本身就防水,如果把它扎得足够紧,同样不会有水流出,而且解开就能重新倒入热水。
黎默言豁然开朗,甚至都不用扎得足够紧,只要把开口放在笼子外,鸭子碰不到的地方就好,她的思绪一下通顺起来,热水袋的形状也可以改改,可以做成长条形,这样就能让更多的小鸭挤在旁边取暖。
而且开口放在外面,养鸭厂的伙计就不用频繁将热水袋取出,在外面就能操作放水注水,倒是十分方便。
周银环听了黎大人的话,取来边角料开始制作长蛇形的热水袋,正好铺内积攒下很多边角料,之前她暂时没想好做什么,直接丢掉又觉可惜,正好拿来做热水袋,完全不会浪费。
缝合时她格外仔细,防止开线里面的热水涌出,对鸭苗造成伤害,幸好鸭子的脚掌是蹼,不是鸡那样的爪子,并不适合抓挠,倒是不怕线被鸭苗挠开。
黎默言从周银环那离开后,就去了烧制玻璃的工匠那,准备订制玻璃箱。
就有棉被和热水袋,还得把鸭苗养在玻璃保温箱里,否则它们还是活不了,她想要做个长两米,宽一米,高半米的长方体,两侧留出直径十厘米的圆洞,用来放热水袋。
师傅了解后,表示现在就能做,星光县的单块玻璃长是一米宽半米,完全可以拿几块玻璃拼接出需要的形状。
师傅拿出玻璃对合,另一名师傅则用烧融的沙子涂在对合处,等沙子冷却凝固,这两块玻璃就被粘合在一起,之后他磨出一个尖头的石头,捏紧压在玻璃上一画,玻璃就按照他画的痕迹掉下来。
黎默言本来以为要等几天才能拿到成品,没想到不到二十分钟,一个符合她需求的保温箱就被做出来了,果然还是老师傅主意多。
她带上这个玻璃箱去了澡堂,已经有人将周银环缝制好的热水袋送来,她从玻璃箱两端穿出,开始往里面注入开水,一边有人往里面放小鸭子,就放五只作为实验,放完后就拿玻璃盖在顶部,大家开始观察。
这些都是刚出生的小鸭,走路都有些跌跌撞撞,离开母鸡后,明显是感到冷,身上嫩黄绒毛都跟着抖动,好在它们很快就感觉到温暖,挤到热水袋旁边依偎着,有些努力往热水袋地下钻,身体抖动很快停止。
它们不感到冷了。
黎默言见此内心高兴,却没表现出来,还得实验热水袋能提供多久的温暖,这个计时她就不看了,一个小时后有人来找,这时小鸭子已经被抱出来裹在毛毯里,她摸着热水袋,还有余温,但不是很暖和,已经无法给小鸭提供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