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力(272)+番外
第128章:齐绩因学习压力放弃参加高三跳远比赛。
齐绩名字叫“绩”,这注定他会被像许许多多被优绩主义裹挟的同学一样不断焦虑成绩,和很多曾经闪耀过的认真中等生一起因漫长的瓶颈期而迷茫。可偏偏他又姓“齐”,放在一起便不只剩下害人喘不过气的考试压力,而是变成了“奇迹”。
本章及下章会提到的的王倩相关前置剧情在:
第42章:王倩提出四大名校外联企划。
第84章:王倩说服校领导不追究学生讨伐杜轲。
第120章:孟霞封万能墙但学生以为是王倩所为。
第122章:听力高考十六中吞音事件不了了之。
之前想过对王倩用一个类似申公豹或者斯内普的超级先抑后扬手法,但看前文发现王倩在前两卷的形象已经非常正面了根本抑不下去,只能在高三一开始的剧情里搞点小误会什么的出来,希望效果还不错吧!
自觉卷四这几章应该是最能体现《向心力》群像特点的情节了,这章齐绩先哭王倩后哭但其实是gxy码字时候在边写边哭。群像我爱你,下次有机会还写群像。
第144章 西苑落雨
听罢这段故事,手插冲锋衣口袋走在回行远楼路上的施淮雨不由感叹道:
“这样看,之前我们确实错怪她了。”
“嗯。刚进高三时候我也对王倩有点意见,但那个时候压力太大,让我都忘了前两年她对我们有多好。王倩从来都不是个守死规矩的坏老师,她是个好班主任,更是个好年级组长。”
施淮雨点点头。是啊,能在高二时候想出四大名校联动、出杜轲那事时还凭一己之力帮他们挡下校领导怒火的老师能差到哪里去呢?
操场离高三行远楼并不算远,谈话间他们已经走进了教学楼的楼梯间。黄诚却丝毫没有要结束这一话题的意思,他看着周围拥挤的人潮顿了顿道:
“其实我一直觉得,我们学校教务处有很多老师都有点毛病。”
“怎么说?”
“施淮雨,你知道我之前为什么没去科大少年班吗?”
这是个困扰施淮雨许久的问题,因为凭黄诚的成绩要报少年班成功率并不低。说到这个黄诚眉间似乎有怨气,颇为不满地回忆道:
“高一下那次期中考,我考了全年级第二名。
“那次连廖神都没高出我太多,第三却差我好几分。早就知道我想考科大的爷爷于是建议我报名参加22年的高考,试试能不能冲进少年班。
“我说提前高考不是什么稀罕事吧?神风那边每年都有没进高三就上场练手的人,孙琛高一参考就考了将近六百,更何况提前适应节奏也不会影响我们今年的应届生身份。”
可是显然,黄诚最终并未代表言信参加2022岭云高考。施淮雨向他投去个询问的目光,黄诚继续道:
“但在那天表彰会结束后,我去教务处跟那会还没跳槽的潘阳说我想试着参加高考。结果他就坐在那脸色铁青地教育了我整整半个小时,说我没有提前参加高考的能力,告诉我‘高考不是给你试了玩的’。”
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两年,黄诚想到那次受辱还是会觉得心头冒火。那时候王倩是支持他去的,潘阳却说什么都不松口,也不知是怕高一学生拉低言信高分率还是嫌给一个学生单独报名太麻烦。他甚至在明里暗里给时任高一年级组长的孟霞施压,让孟霞找黄诚谈了好几次话。
刚进学校不足一年的黄诚远没有初三时候的魏语潇那样勇敢,加上言信近几年确实没有这样的先例,他最后放弃了提前参加高考。
那年华国科大少年班在岭云录了五个人,其中四个来自神风、一个来自梦一。梦一那个学生黄诚认识,是个在初中时候成绩差他一大截的同班同学。当时黄诚看着录取名单呆了很久,然后坐在书桌前暗自握紧了拳。
如果不是潘阳,他或许早就被科大录走了。
后来潘阳因为和刘威闹矛盾带着一群老师跳了槽,不知怎么投靠神风中学教育集团,在神风集团的扶持下开办了对言信进行釜底抽薪的仁源中学。知道这个消息后黄诚并不意外,因为他早就隐隐感受到,潘阳似乎并不希望言信的学生真正考出好成绩。
或者说,每所学校里似乎都有不少身居高位的人并不希望学生夺得桂冠。他们要的只有利益和一个一碰就碎的虚荣名声,方便他们在个人简历上写出好看的的一笔。
真正想要言信作为璀璨明星闪耀西南的,大概只有言信学子和那些真正爱他们的基层老师。
忽然得知这段故事背后的真相,施淮雨不禁觉得心里一阵唏嘘。这时候他们已经走到四楼楼梯口,黄诚将自己从回忆中抽离出来,长长叹了一口气: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要是当年真被少年班录走我也不会有像跟你们一起学竞赛这样特别宝贵的经历。反正我已经重新报上科大强基了,这一次,教务处没办法再拦我。”
语罢,黄诚挥挥手朝四楼走去。施淮雨在人群中目送他走过拐角消失不见,然后埋头跟熟悉同学一起登上五楼。
黄诚说得对,省一模结束后就是报名参加各985强基计划的时间了。施淮雨虽没在物竞中拿到可以免初试的银牌,却也坚持在卿云大学的强基网站上报了名。
“是准备报强基的同学吧?这里这里,填完基本信息就可以盖章了。”
理九每周五上午最后一节是体育课,这天施淮雨难得没待在教室做作业,而是带着提前准备好的强基资料去了西苑那幢名叫“德苑”的行政楼。行政老师都是他们未在学校内见过的面孔,看学生身穿校服前来态度却十分不错。施淮雨接住行政老师递过来的登记表,瞥见上面写着很多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