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力(308)+番外
“好……好美啊。”
施淮雨没有说话,因为身为理科生的贫瘠文字储备让他找不出任何一个词来形容自己这时的心情。时间一路过了好久,久到孟景桥轻轻勾了勾他手指,他才如梦初醒般点点脑袋:
“是啊。如果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没准再过几十年,我们也可以做这样的事情吧。”
周围朋友纷纷对这话表示了赞成——施淮雨和孟景桥在高考理综的物理里都拿到了毫无失误的110分高分,退休省队其他人成绩也不差,“物理”对他们来讲是充满擅长和热爱的绝对优势领域。徐婷牵着杨予举头望向天幕上慢慢散去的白烟,最终扬起唇角:
“嗯。等很久以后我们‘新一届省队’全部变成大物理学家,华国航空航天的史册上一定会留下我们当中特别多人的名字。”
这位梦泽十中大学霸第一志愿报的是鸿都航空航天大学——擦线屏蔽的她已下定决心要和杨予一起去到华国首都,在航空航天这一科研领域奉献自己的一辈子。
火箭已然升空,外来游客也纷纷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从观礼楼上离开。这伙热爱物理的少年人却仍未尽兴。听胡沛和林生热情聊着大学的事,施淮雨的思绪莫名飘远,因为鸿航这所学校而想到个曾在年初时候见过的人。
一转眼,2024高考都过去快一个月了。也不知道当年那个从鸿大落榜到鸿航的言信23届落魄学霸陈栋才,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因为想事情想得太入神,施淮雨一时没注意到一抹熟悉的身影站在下一个拐角。随后走在最前面的黄诚眸中倏然一亮,意料之外的遇见让他忍不住惊呼出了声:
“陈主席!”
【作者有话说】
上章废话太多忘记说了,这周是个pc榜所以更四章,剧情推到出录取结果(我已经把番外全部存完了桀桀桀)!
第161章 天穹之上
听到这个高中时候曾无比熟悉的称呼,手拿垫板站在人堆里的男大学生明显愣了愣。然后他转过身面向那群小他一届的同学,眸中是惊讶意外的光。
这时候的陈栋才已经和半年前大不一样了。他现在穿一件简单而干净的白色衬衣,右手袖上戴着红色的“志愿者”标,发型和面庞都被打理得清清爽爽,比高一高二时候更神采奕奕。
看到杨予、黄诚、施淮雨这三个曾经的陈栋才下属重新出现在他面前,陈栋才忍不住弯了弯眉眼。他先同林生胡沛点头致意,然后转向站在一块的施淮雨和孟景桥:
“啊,孟景桥,好久不见啊。”
孟景桥和林生胡沛是在前年年底跟陈栋才一块进上届省队打过决赛的,因而这时见施淮雨跟他提过几次的老熟人再次出现,孟景桥主动伸出手和陈栋才握了握:
“好久不见,陈哥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哦,这是鸿航的暑假实践活动,看晋山离鸿都比较近我就报了。”
“大一暑假就能做这种实践了?好好啊。”
“嗯哼,其实就是当志愿者打打杂,不过挺长见识的,而且我也喜欢。”
太州卫星发射中心的观礼楼上,岭云省前后两年物竞的初赛全省第一握了手。而后二人在最前面边聊边走,陈栋才提出“来都来了我请你们吃饭”,然后就这样带着一大路学弟学妹浩浩荡荡向发射中心的食堂走去。
将这群高中毕业生一路带到基地食堂,陈栋才下血本用自己的卡给他们一人买了套饭。落座后那群小孩掏出手机猛拍了一气,施淮雨却在见到陈栋才时就一直隐隐有心事,想了很久才终于问出口:
“陈学长,从言信回去后你在大学过得好吗?”
话题终于转到那段寒假返校后的过往,陈栋才眸光微微动了动。而后他在众人探寻的目光中缓缓露出一个笑,笑容中却不再有苦涩:
“啊,这个啊。其实寒假回校那会儿,正好是我心情的低谷。”
时间倒回到24年年初,那时候施淮雨他们还在被九省联考中的海豚故事和医患关系折磨,陈栋才却已是个出去见过世面的大学生。终于逃回梦泽的他怀着满心期待去言信老校区门口想来次故地重游,却狠狠吃了杯闭门羹。
“同xio,这叠er现在已经似津渡粗中部呢地盘啦,高中僧进不克,赶紧走嘎!”
(同学,这里现在归津渡初中部管了,你们高中生不能进,赶紧走哈!)
“但我真是言信去年的毕业生,高中三年都是在老校区上的。我可以把身份证压在这,就进去看十分钟,可以吗?”
“么葛是说的起不会听?不行就是不行,哪叠er来呢个多寺!”
(是不是听不懂?不行就是不行,哪来这么多事情!)
和操/着方言的保安对峙许久,陈栋才终于还是败下阵来。他和曾经最熟悉的教学楼隔着校门遥相对望,一月份的冬风一吹,竟让身在春城的他觉得寒冷彻骨。
去年刚毕业时候听到言信要搬新校区,23届几乎所有人都在哀嚎“凭什么一毕业学校就装修这种事轮到我们了”。可真到老校区完全进不去那天,这些曾在辰星路178号挥洒过三年汗水的少年人还是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属于他们的青春,就这样变得物非人亦非了。
后面试图回老校区失败的同学越来越多,这群23届的学子渐渐认清现实,选择去到那个完全陌生的新校址看自己高中时候的老师。
对看老师这件事,陈栋才其实觉得又盼又怕——言信当然有李薇雅这样让他受益终身的良师,可也有像段凝那样同他说过无数心理暗示,最后害他在高考理综进场前一晚崩溃失眠然后考砸理综的人。得知这两位老师今年依旧搭班后他有一瞬间产生了退缩,最后却还是在李薇雅鼓舞下走进高三理九,又冲那位曾在校学生会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宣传部部长说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