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向心力(5)+番外

作者: 顾星玥 阅读记录

“是学长啊孟学霸。”孟景桥坐在宿舍四人组的最右边,旁边另外坐了两个同样来自神风中学的男生。其中一个听完台上人的自述伸手拍了孟景桥的肩膀:“怎么,孟学霸物理那么好,有没有信心再给咱学校拿块金牌回来?”

“孟学霸追求什么金牌,孟学霸肯定要直接进国家队保送鸿大!”另一个神风男生意味不明地大声笑道。

说罢,两个神风男生凑在一起发出了诡异的笑声。孟景桥不动声色躲开那男生自来熟的手,冷冷淡淡吐出一句“无聊”。

听到这句话后两个男生继续嘀嘀咕咕,孟景桥一概不理,面无表情看着大礼堂舞台上侃侃而谈的学长。施淮雨将发生在自己身侧的一切看得一清二楚,感觉孟景桥和神风其他来集训的人关系不大好。

在金牌学长充满壮志豪情的演讲声和台下满是期待的鼓掌声中,集训营的开营典礼结束了。一群竞赛生排成长龙流入位于综合楼一楼的教室,李河和王阵宇自然而然坐到一处,施淮雨和孟景桥则成了他二人的后桌。

岭云省是全国有名的全科奥赛弱省,绝大多数报物竞的学生都毫无基础。因此高一班在这次集训中的主要任务是迅速过完那些和物竞相关联的高考重点,并让学生对奥赛题型有一定了解。

物理奥赛的题目全国统一,每个版块的知识点就那么些。强省学生可能会追求全对,而弱省学生只需要尽自己所能拿最多的分。

第一天上午的课程是身为高考物理重点之一的热学,授课的是一名戴眼镜穿白T的青年男老师,名叫张峋宇。

“给你们拓展的几个概念要记在脑子里,现在我们讲两个题,把你们那本白色的小讲义翻到有个长气缸那一页。”

讲完一段内容,张峋宇转身调出希沃白板,一段题目出现在教室里所有人眼前。

“这道题是一九年高三某个竞赛的真题,但其实拿高考知识做非常简单。思考三分钟,我们待会点个同学来分析一下。”

此言一出,教室内瞬间陷入一片寂静。谁也没料到集训老师会第一次讲题就点人,随后纸笔摩擦的沙沙声此起彼伏地在狭小空间内响起。

坐在这间教室里的学生,十个有十个都以自己的物理成绩为荣。因此他们谁都不想丢脸,谁都不想借此机会好好出一波风头。

题目对高三生来说确实不难,但放在刚接触热学十几分钟的零基础高一竞赛生面前依旧不简单。施淮雨翻着公式分析半晌后隐约出现思路,提笔开始在讲义上列式。

解题框架在物理量和受力分析的交织中逐渐清晰,张峋宇间或路过他们桌,对施淮雨工整的小楷字迹露出颇为满意的赞许微笑,转到孟景桥那边后却多停留了一久,还和那人低声讨论起了什么。

“时间差不多到了,是不是也没那么难啊?”顺着教室绕完两圈后,张老师心情愉悦地重新走上讲台,对台下一众学生如是说。这句话相当热换来一片痛苦的哀嚎。

“刚才三分钟确实有同学做出来了,我们就让他分享一下他的思路。”集训营的学生都按要求在课桌上摆放了写有学校和姓名的小立牌,张老师因此顺利点出了想要的名字,“来,神风中学的孟景桥同学。”

随着张老师一个抬手的动作,教室内的男男女女齐齐扭头看向孟景桥——一方面是听到“神风中学”四个字后下意识产生了敬佩,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什么怪物能在这么短时间的里把题做完。

“这道题主要用到了受力分析和刚刚讲到的理想气体定律。”

在被张峋宇点到自己名字后,孟景桥无视四下蜂拥而来的目光缓缓起身,举起自己写满解题步骤的讲义冷静念道。

“首先看第一问。它问的是活塞刚开始向右移动时的临界状态,因此我们先对AB和细杆这一整体进行分析……”

黑衣少年不疾不徐的低沉嗓音弥漫在教室的空气中,轻轻灌入在场每个学生耳内。一行行不算工整却让人一目了然的公式随着他的陈述在年轻老师笔下出现,逐渐铺满整块电教白板。

在某一时刻,孟景桥念出第三问最后一个数字的声音和张峋宇抬笔写字的动作同时停顿。简明清晰的解题步骤在所有人眼前完美呈现,与标准答案如出一辙。

“坐。”转身放下白板笔,张老师笑着冲孟景桥点了点头,随后面向其他同学,“孟同学说的完全正确。来,给他点掌声!”

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同学们面面相觑,又纷纷转头看向眼前的大白板。不知是谁率先鼓起了掌,一瞬间后,雷鸣般的掌声在教室中轰然响起,赞赏与崇拜的浪潮朝着孟景桥翻涌而来。

铺天盖地的赞美瞬间淹没了孟景桥。他对着讲台上的年轻老师浅浅一笑,随后便若无其事地坐下。这是独属于优秀惯了的人的宠辱不惊。

孟景桥坐下后,第二个被张老师点中的是一名名叫徐婷的女生。这女生也是集训营的佼佼者很快便解决了一道带着大学知识点的题。

接下来就到施淮雨,他在讲题途中卡壳跑偏了一段,但最后还是把做题轨迹掰了回来,完整讲完了那道题。

可惜低门槛集训营里这样天资卓绝的学生实在不多,走掉五六道题后,张老师就找不出其他可以点名解题的人了。他于是只能放弃这种有点活跃气氛意味的讲法,开始亲自上阵。

人在投身自己热爱的事物时,难免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教室前的挂钟就指向了正午十二点。讲得起兴的张老师一时没注意到下课,直到走廊上出现了初中竞赛生奔赴食堂的愉快声响才后知后觉结束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