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案调查组[刑侦](170)

作者: 历青染 阅读记录

“冯玉兰的遭遇是人看了都会同情惋惜,我也不是受害者有罪论,替常谦和马淑芬洗白,这两人做得都很过分,她的遭遇是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当初接警的警察或许如她所说一般,没有重视她的报警,这点可以向上一级警局或政法部门投诉。”

陆长风叹息后,继续说:“与其让她们杀人报复,不如教她们如何保护自己。警察不可能在每个家庭安装监控,也不可能预测到对方究竟会不会家暴,办案是要讲究证据的,调解只是工作中的一项,保留报警记录,拿到报警回执,有伤可以上医院去做伤情鉴定,搜集所有家暴相关的证据,后续是离婚或者想让对方付出相应代价,这些证据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证据,时间一久,警方就算是想帮也不能轻信一方之言。”

“以上这些不光适用于家暴受害的一方,也适用于其他因素产生的所有受害方。”

孔玮翎听完后依旧不认可陆长风的话,“你的言论都是基于被害事实已经发生后,受害方要如何保护自己,我做的事情与你们做的事情并不相同,我是在预防加害方对受害方进行伤害。”

陆长风:“预防违法犯罪警方一直在做,积极普法,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联合居委会定期走访调查,积极解决社区家庭之间的矛盾,现在的社会治安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

“你有你的道理,我也有我的道理。”孔玮翎依旧坚持己见,“或许如你所说,我不应该让她们几个自己亲自报仇,毁掉他们的未来,我应该亲自去做,但我不认为我杀错了人,他们都是该死之人。我也希望每一个受害者都能够有勇气,如果不能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那就拿起身边一切能够使用的武器反击。哪怕是互殴也比被动地挨打要好。”

陆长风曾经在县城基层干过一段时间,处理过很多家庭纠纷,事后都要定期回访,单论家庭暴/力来说,大部分女性在报警后最终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原谅对方,选择离婚彻底远离伤害源头的比例大约是十分之一。

部分女性在遭遇家暴后报警的目的不是为了离婚,而是为了让施暴者停止家暴,调解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愿意给施暴者改过自新的机会,一旦受害方主动退让和解原谅,家暴的受伤程度不构成拘留的条件,警方就很难作出什么有效的措施。

但根据普遍的社会调查和回访资料来看,家暴有一次就会有无数次,只有极少极少一部分会因为一次的报警警告就停止家暴。

男女家暴的比例大约是9:1,大部分男性家暴后都会利用女性心软,利用孩子来进行绑架,而大部分女性在考虑到留下案底影响孩子,会为了孩子妥协选择原谅或者是和解从而让男方不会留下案底影响到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警方往往是被动的,警方不能强制干预他人的决定,能够做的就是不断地加强普法,让受害方能够学会用法律用规则来保护自己,震慑加害方。

陆长风在心中无奈地叹气。

随后问:“你电脑里境外聊天室的密码是多少?”

“我不会告诉你的。”

孔玮翎抬头看向对面玻璃里反光映射的自己,笑着说:“我已经没有遗憾了。”

她轻声说:“希望这次的行动,能够震慑那些家暴的男人,也希望同为审判者的其他人能够坚守本心,如果还有这类严重的家暴事件,还得靠她们报复这些家暴男。”

“他们?”陆长风问:“你们有多少人?”

孔玮翎说:“很多。”

她的嘴角微微上扬,“像我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我只不过是一个抛砖引玉的先行者。如果家暴的情况没有减少,家暴男依旧猖狂,自然会有人顶上我的位置,杀掉那些家暴男,杀一个不够震慑,那就杀十个,十个不够就杀百个,百个不够就杀千个,家暴男人那么多,总有一天能够杀得让他们害怕,不敢再动手。”

“家暴的施暴者不一定是男性。”井玏说。

孔玮翎点头:“是,这点我承认,也有女性家暴男性,但占比的比例少之又少,和男性家暴女性来比,简直就是凤毛麟角,如果你想为男性家暴者发声,这是你的自由,我身为女性,我为女性家暴者复仇,是我的自由。”

陆长风追问:“包括前面的网暴案,校园霸/凌案,以及潜规则案,都是你们的一个开端,你们还会继续作案?”

“难道你认为这样的案件,仅仅是我们警告一次,就能够被彻底解决的吗?”孔玮翎觉得好笑,“中国有十四亿多人口,人口基数这么多,怎么可能会因为一个案子就彻底地消停,我们当然会继续作案,直到这个社会彻底无人敢犯案的那一天。”

“我甚至觉得你们警方应该感谢我们审判者,没有我们的以暴制暴,哪来的平和。”

陆长风也觉得孔玮翎的想法幼稚可笑:“你以为以暴易暴就能够解决问题?你也知道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当你们彻底地将问题推到舆论巅峰,一定会适得其反,从前那些人顾虑法律或许会收敛,而你们直接给对方判了死刑,当不存在幸存者偏差的时候,要么就是如你们所想那般不犯案,要么就是彻底疯狂地犯案。”

赶狗入穷巷必遭反噬。

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都心存善念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的思想。

“也许你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你们的行为,只会毁灭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社会体系,一旦社会体系崩塌,没有一个人可以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