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案调查组[刑侦](188)
警察告诉他:“没有证据我们不会乱抓人。”
对方也不好再阻拦,余畅被押上车后,该员工立刻去打电话联系合伙人和老板娘,想办法解决问题。
一行人到了曲洋警局后,余畅被送进审讯室,还在和看守的警察喊冤。
而他随身使用的电子设备,家中的电子设备,以及公司使用的电子设备,都被带到了警局接受技术人员的检查。
很快就在他的工作电脑和他的手机上发现了他也登录了轻生论坛,并且也在论坛上私联大量的论坛网友。
余畅的手机是双系统的,一个系统正常工作使用,另一个系统就是他用来发展审判者下线。
这个系统里有一个叫畅聊的软件。
一点开,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聊天室。
聊天室的房间都是加密的,得有密钥才能进入,类似于□□群的回答问题一样,需要聊天室的管理员邀请才能加入。
聊天室内的人员信息全都是隐秘的,成员之间不能互相加好友,也不能互相查看对方的私人信息,只有管理员才能够看到每个人的真实信息。
像这样的群在余畅手里有十几个,每个群的人数满员是一百人。
余畅手机里置顶的还有一个群里,包含余畅在内的群成员一共有十四个。
从他们的聊天记录来看,这些人几乎在群里负责发掘他们同类潜力的探子。
岳方霖有些无语,这一堆乱七八糟的群都给他看晕了:“整得这么复杂,比奸细还奸细。”
“这些内容,足以证明余畅在组织犯罪团伙,几乎可以说是铁证如山了。”
陆长风道:“整的摊子这么大,看似在进行严格管理,实际上乱七八糟的,人员众多,而这些人都秉持着同一观点,认为只有以暴制暴,才能够制止社会的不公。”
看完大致的聊天内容后,挑了一些典型的截图截取下来,陆长风和岳方霖进入审讯室。
余畅一见到他们就开始喊冤:“我是被冤枉的,我真的没干过你们说的事情。什么涉嫌组织犯罪,我根本没干过。”
“是吗?”陆长风把从他手机里找到的群聊天截图展示出来,以及他拉别人进群的全部流程,“这就是你所谓的没有干过?我可没看出来你哪里被冤枉了。”
见狡辩无用,余畅立刻换了一副嘴脸,“那还不是因为你们警察不顶用,如果你们警察顶用,我们就不会存在了。”
“所以你现在是承认了自己在组织犯罪,为你口中所谓的“你们”网罗潜在的犯罪人员,招兵买马,壮大你们的组织。”
“我们不过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有什么问题吗?”余畅吊儿郎当地坐着。
陆长风:“听你来你对我们警察的怨气很大。”
“如果你们真的有用,世上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不公,我们不过是一群不甘被不公命运的人,我不觉得我们是你口中的犯罪组织。”
陆长风道:“你口中这个所谓的不甘不公的组织叫审判者,近半年来,你们审判者在境内屡屡发案,人为制造暴/力案件,冲击司法体系,扰乱社会治安。”
余畅轻蔑地看了陆长风一眼,讥笑道:“你们警察做不到的,我们做到了。”
“你真的觉得你们做到了吗?”陆长风将这半年所有案件数据念给他听,“网暴事件同比前半年增加8%,校园霸/凌同比案发前半年增加2%,职场潜规则同比案发前半年增加1.5%,家暴目前你们还没有公之于众,暂时还没有更新的数据。”
“从你们每次搞出警告全体网民书后,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控,案件带来的社会效应顶多能维持三到七天,到一个月之后,所有的案件带来的社会效应几乎已经没有了,社会运行也几乎恢复正常,网暴的依旧在网暴,校园霸/凌的依旧在校园霸/凌,职场潜规则的依旧在职场潜规则,甚至还有反扑的趋势。”
“我请问你口中的你们,做到了什么?”
在绝对的数据面前,任何反驳都是徒劳的。
“你们搞出这么大的摊子,难道你们就没有人对此进行数据监测,实时反馈给你们数据?事实证明,你们所谓的通过以暴制暴来防止同类事件发生的说法,根本不成立。”
“这不可能。”余畅不相信,“你在骗人,你们在骗人,你们就是想否定我们的一切,让我们觉得自己没有起到作用,从而解散组织,不再奉行以暴制暴。”
陆长风看着他破防的样子,像是天都塌了,说道:“我没有骗你的必要,手中的证据,也全都是真实有效的,举国之力成立的数据中心库,远比你想象的用途多。”
余畅试图从陆长风和岳方霖的脸上找到破绽,来证明两人在说谎,反复看了看去,两人都毫无破绽,他失败了。
余畅说:“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很快他就想到了陆长风刚刚说的,短暂的时间内是有效的。
抓住这一点,他说:“你也说了,不是完全没效果,那就是有效果,影响力周期只能覆盖一个月,那我们就一个月做一次方案,直到让所有人意识到我们不是开玩笑,而是真的会这么做,一次不行就十次,十次不行就百次,总有一天可以让所有人相信,只要干了坏事,就会被惩罚。”
陆长风笑道:“真是异想天开。”
“才不是异想天开。”
“不是异想天开是什么?”陆长风觉得他傻得可笑,“快四十岁的人了,还抱着这么可笑的想法,你可知道现在人口有多少亿,你们又有多少人,全国范围内每年的网暴数量有多少起,校园霸/凌有多少,职场潜规则有多少,家暴的数量有多少,这些你都不知道,就算你们有十万人,放在十四亿里,也不过是一瓢水洒进长江黄河,你觉得一瓢水就能阻碍河流的走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