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案调查组[刑侦](285)
井玏立刻拨通了州城那边的电话,询问了情况,最终确认,行车记录仪损坏。
岳方霖捶了一下桌子,“我倒要看看,他们回来之后如何交代。”
陆长风跟梁支队长说:“恐怕要交警那边帮个忙。”
梁支队长道:“你说,我去协商。”
陆长风道:“出城的主干道有高清监控探头,我需要还原他们当天的行踪,通过高清探头查看,当天他们车里是否坐了王长寿。”
小轿车一共就四个位置,王长寿不在副驾驶就是后面两个位置,除非王长寿坐在后座完全躲起来,不然躲不开高清探头的拍摄,如果花园小区附近没有有力的证据,这也会成为强有力的证据。
梁支队长说:“好,我马上给那边打电话,让他们帮忙。”
这是陆长风过往办的一个案件里面的经验,当时实在是找不到任何的证据能够证明受害人失踪和那个司机有关系,后来就是借助交警的高清监控拍摄到受害人当天穿的衣服的衣角,才突破司机的心理防线,承认了自己所犯的罪行。
大家迅速行动起来,陆长风也在积极地跟踪州城那边的车辆情况。
梁支队长派出去走访的人,带来了好消息。
有人亲眼看见了王长寿当天上午上了嫌疑人的车辆。
证人当时在阳台上浇花是看到嫌疑人车辆停在王长寿身边,没有听清楚对话,只是听到王长寿说不去,不需要,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最后王长寿还是上了车。
根据证人的证词,大家着重地调取了监控录像,却没有拍摄到王长寿上车的画面,主要是道路两旁种了树,对摄像头有一定的遮挡,而民用摄像头主要服务于商家,大多对准的都是自家门口,极少有人会照到马路上去。
从道路两头的路政监控里,大家有拍摄到差不多时间内经过的车辆,便联系了这些车辆调取到了他们的行车记录仪,刚好就有一辆车清楚地拍到了王长寿上车的画面。
王长寿经常在小区周围捡垃圾,一些老板知道他在给福利院捐钱,会自发地给他攒纸皮和饮料瓶,让他拿去卖钱。
也正是因为他的举措,很多老板因此认识他,对他有很深的印象。
细细走访下来,不止一个人看到当天他上了嫌疑人的车辆。
陆长风立刻通知了对方回阳城接受调查。
第161章 阳光之下11
第11章
经过一众警察细致的筛查, 用行车记录仪还原了当天缺失的道路监控。
嫌疑人有两名,是一对兄妹。
男的叫陈响,女的叫陈琦。
陈家做的是水产养殖生意, 主要养的是草鱼和螃蟹。
他们的养殖场规模不大,一年收入能有三五十万。
养殖场租的是别人的藕塘和稻田改的。
兄妹二人每天都要往返养殖场和家中,出城这条路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当着兄妹二人齐齐坐在审讯室内, 陆长风跟岳方霖商量了一下, 他带井玏审一个, 岳方霖跟梁支队长搭档审另一个,周瑜负责监测, 实时传递两边的消息。
陆长风领着井玏走进陈琦所在的审讯室。
岳方霖和梁支队长进入隔壁审讯室。
陈琦看着走进审讯室的两名警察, 稍微有些警惕的架势。
相较之下, 隔壁的陈响就淡定得多。
陆长风和井玏坐好后, 审讯正式开始。
“5月11日上午, 你和你哥为什么会在花园三路让王长寿上车?”
陈琦说道:“我们想捐一批水产给福利院的孩子做鱼汤, 路上遇到他, 便想着让他跟我们前往养殖场挑选水产,便把他带上了。”
另一边陈响的回答也差不多。
陆长风:“他上了你们的车,跟你们出了城,后来呢?”
陈琦说:“中途他晕车, 让我们把他放在了路边 ,我们劝说他跟我们一起去养殖场,到了养殖场再休息……”
“他拒绝了我们的要求,说他自己走一走, 走到公交站坐公交车回去,就不麻烦我们了。”陈响说。
周瑜提醒他们,两人的证词一模一样。
陆长风问:“那你们就把他放在路边了?”
陈琦和陈响双双点头。
陆长风:“他那么大的年纪, 你们就把他扔在路边,车来车往的,就没有想过他万一出车祸了怎么办?”
“我哥当时也说了,掉头把他送回去,是他自己坚持说不要,不想麻烦我们,不是我们想把他扔在马路边,实在是他自己坚持,我们也不好强人所难。”
“你们把他放在了哪里,具体在哪个路段?”岳方霖问。
兄妹俩人给的地址都差不多,是接近镇口公交站前方的桥头上。
陆长风:“那你们为什么不把他放到镇口的公交站呢?”
陈响回复道:“我说了呀,我说我把他放到公交站,是他自己说不用,说要自己走过去,我想着也就几步路,就没有强求。”
兄妹两人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
如果不是真的有这件事发生,那就是提前对好了口供。
陆长风和岳方霖都没有太着急去摆放证据。
“你们是几点钟到的养殖基地?谁能给你们作证。”
“当天是十一点多出的城,十二点半左右到的养殖基地。我们到养殖基地的时候,正好是午饭时间。”
“工人都能给我们作证,我们和工人一起吃的饭,当天煎的草鱼非常好吃,我一个人就吃了不少。”
兄妹两人的回答简直是天衣无缝。
初步了解清楚情况后,陆长风起身离开了审讯室。
岳方霖那头也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