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末日求生,我在无限副本卡BUG(571)+番外

作者: 梦想当米虫 阅读记录

4、若有一个剧情没有完成,游戏失败,玩家失去[先锋玩家]身份,相关记忆将被抹除,回归成为[普通玩家]。

通关条件:完成所有指引剧情。

副本时长:未知。

游戏人数:1人。

请您认真游戏,早日通关。祝您游戏愉快!】

[特殊副本]居然是RPG游戏。

时谨薇刚读完游戏说明,就眼前一花。

随即自己就坐在一间办公室里。

脑中瞬间多出角色身份、副本背景设定:

公元2256年,科技进步飞速。

从2025年至今,蓝星人口从81亿增长到几百亿。

蓝星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暴增的人口。

为此,人们开始探寻宇宙,想进行移民计划。

却依然没找到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无奈之下,只好进行“意识生命”计划。

可惜一波三折,到了现在才终于确认开启。

“意识生命”计划是全球各国都参与的项目。

每个国家都有研究组。

时谨薇这次扮演的角色,就是“意识生命”计划华国研究组的研究员之一。

根据任务提示,十分钟后她将要去会议室参加会议。

她还有十分钟的时间消化大脑中突然多出的记忆。

这份记忆包括她从小到大的成长轨迹到生活习惯。

甚至连她在几岁收过几封情书都清清楚楚。

等把所有记忆读取完毕,手环开始震动。

是角色定的闹钟,准备开会了。

走出办公室,一群同样穿着白大褂的人从她门口路过,都在朝一个方向走。

“嘿,小微。”

甜美活泼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是和她关系较好的同事阮蓁和黄茉莉。

两人过来直接挽住时谨薇的胳膊:“一起吧。”

碍于角色,时谨薇没把人推开,笑了笑跟她朝会议室走去。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差不多300多人,十几个超级大屏幕挂在正前方的墙上。

左右两面的墙上,还有几十个小屏幕。

每块大屏幕分成数个小屏幕,上面是各国领导人。

几十个小屏幕里人头攒动,是其他国家研究组会议室的画面。

另外还有个总负责研究组,坐镇联合国,也是会议的组织者。

今天会议要商讨的内容已经提前发给了所有人:

1、商讨“意识生命”目标群体。

2、汇报各国的研究进度。

3、“反对分子”绑架“研究员”的事件陆续在各国发生,给大家开大会提高所有人的安全意识。

……

这次时谨薇进来后空间都没有,道具也没有。

她现在就一普通人。

第三点也听得很认真。

最在意的,是第二条。

简单来说,“意识生命”是把大脑中的记忆全部提取出来进行“数字化“。

“数字化”之后的生命将可以被存放到专门的服务器中。

服务器不仅拥有强大的计算功能,还能让“数字化”后的记忆像人类大脑一样成长。

当完成这一步,才算“意识化”成功。

不过为了保证正常的“生老病死”,“意识化”最多能让人活到150岁。

所以也不会存在什么“长生不老”。

为此还制定了专门的法规,即使是世界元首也不可以违反。

除非是私人实验室搞出来的东西。

但那也只能呆在自己的服务器里,无法“偷渡”到入联合国大型服务器中。

就像本来是个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大家玩的都是在线,你玩的是盗版单机一样。

而这个项目中涉及的科学领域极多,每一步都需要谨慎再谨慎。

到现在,已经有近千名实验体成功“意识化”。

用他们的话说,“意识化”后在服务器里的生活,要比现实生活轻松很多。

这也给了研究员更多信心,觉得这个计划可行。

会议结束后,时谨薇跟着阮蓁离开。

三人回到时谨薇的办公室,阮蓁对她小声八卦:“你发现没,今天的失踪名单里,米国人最多,果然还是他们国家最招人恨。”

时谨薇暼她一眼:“我们这也有米国研究员,小心隔墙有耳。”

“哎呀,这里不就咱们两个人么,怕什么。真搞不懂,那些人反对什么。那些得了绝症七八十岁的老人,‘意识化’成功后,在服务器里至少能多活二三十年。如果意识健康些,活到150岁都有可能。还没有病痛折磨,多好啊。”阮蓁嘟哝。

黄茉莉笑了笑:“只能通过手环这么小的屏幕看到人,无法触摸,不习惯吧。”

“可多少儿女因为忙于工作连过年都回不去家,最多给父母打个视频电话,这有什么区别么?”阮蓁反驳。

时谨薇没说话,看脑中的任务指引变成[吃好午饭,准时下班回家]。

头顶冒出一串省略号。

这任务指引,怎么看怎么不走心。

黄茉莉还在和阮蓁交流。

她犀利指出:“怎么没区别?‘意识化’后,如果是老人,他们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险,都将用于服务他们的‘意识’,现实中的家人将不会再看到一毛钱。如果是普通人或者孩子,连这些福利也没有。”

第506章 特殊副本2

黄茉莉的话成功把时谨薇的注意力引了过来。

她还在继续给阮蓁分析:“如果是孤儿,进入服务器的费用由国家负担。可有父母的孩子和普通人,费用就需要家人负担。如果家人不负担,普通人就只能在服务器里打工赚钱,这和现实生活有什么区别?”

阮蓁却不认同:“除了经济之外,里面的生活要比现实世界丰富多彩啊。你看玩游戏,我们都能用自己的意识去体会,比全息还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