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食逃狱,只想种地[西幻](71)
“我受领主恩惠起家,不能忘恩;而且这里有谁坐镇你也知道……现在虽然满目疮痍,以后如何却不好说。”
“可是那一位也不一定一直会呆在这里,万一以后被国王或者教皇请去了首都,您不是亏惨了吗?”
“我根基薄弱,比不了王城那些豪富,更比不过根深蒂固的贵族。就算以后商业中心仍在首都,也不过和现在一样在他们手下抢食。不如现在赌一把,赌这里以后会成为繁荣的都市。”尼迪指了指还在劳作的人们,“你看见人们脸上的表情了吗,都是高兴、充满干劲,没有一点颓废,至少这里不缺活力和潜力。”
随从轻轻“哦”了一声,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两人牵着马来到了教堂前。
教堂巍然屹立,因为来袭的是教徒,教堂未遭到破坏,之前种下的玫瑰已经生根,在附近生长得郁郁葱葱。
随从问:“老爷,我们要进去祈祷吗?”
“不。”尼迪目光落在教堂旁边的小屋上。
这是一栋三层楼的洋房。不算豪华,从窗户的数目看出房间非常多,门前的石阶已经有些磨损。是在别的领地也常见的出租式宅邸。
里面的房间大多租给手工艺人或学徒。他们或许不拥有田地或是不务农,而是做木工、制帽制鞋、陶艺、抄写等手工工作,所以喜欢居住在人多的地方。
随从上前敲门,开门的是一个老先生,从门中钻出一股薄荷味。
“租房?”老先生问。
“是的,请问能参观一下吗?”尼迪取下帽子,温和地说。
他被房东请入屋中,将除去有人居住的房间都看了一遍。室内装潢老旧破败,但空气清新,紧挨着教堂,能听见按时敲响的圣钟。
走廊十分安静,尼迪问:“好像没什么人,租客不多吗?”
“木工、泥瓦匠,几个干重活的倒是还在,其他的最近没有生意,不少人又惦记家里的房屋和田地,都暂时走了。”
看完房间,几人回到一楼客厅,老先生慢悠悠地为他倒了一杯“茶”。里面没有茶叶这种贵重品,只有几片薄荷叶子。
尼迪:“这么说,现在租房,共同生活的人不多,不容易受打扰。”
“是的,但过阵子也不好说。”房东对将来的生意较有信心。不说别的,就说他每天从窗户看出去教堂热闹的程度,都觉得能把些许热闹带到他的屋子里来。
尼迪:“最大的那间屋,月租是多少?”
房东:“220个铜币,银币的话,可以只收两个。”
尼迪:“是因为银比较贵重吗?但是从日常花销来看,铜币应该更好用吧。”
房东:“现在的租客已经给了够多的铜币。如果可以的话,老夫还是想多攒一些银币。”
刚刚经过战乱,越是贵重的金属越保值,尼迪也很明白。
他飞快计算出了这栋宅邸的理想年收入,拿出一个合适的金币袋子,放到了桌上。
“这栋房子可以出售给我吗?”
“不,我现在没有出售的意向……”老房东狐疑地盯着钱袋子,看起来数量并不多。要想买下他的房子,除非里面是……
尼迪的随从解开了钱袋的绳子,他看见了里面金灿灿的光芒。
“……金币!”
“金子应该比银更贵重吧,不知道您是否有兴趣?这包一共有50枚。”
50枚是50万铜币,但那是官方兑换率。在实际流通中,金大于银大于铜,真正能换到的铜币恐怕接近55万。
10间房,年收入约24000个铜币。这一下就支付了大约23年的收入。
购买房产一般也就支付十几倍的年收入,最高不过20倍,那也得是地段好、商业价值极高的房子。
可现在……23倍!
以他的年纪,23年后都还不知道在不在世呢!
拿到这笔巨款,他就可以去乡下买一块地,建一栋小洋房,安度晚年了。
老房东价都没讲就同意了。
由于这是教会附近的房屋,他们便请来了德高望重的托马斯牧师作为见证人。
尼迪在契约书上按下自己的手印,并接过了挂着所有房间的钥匙串,金币钱袋转移到了老房东的手中。
尼迪:“现在的那些租客……”
“我会处理的。”老房东说。从这笔钱中拿出一点点,就能堵住他们的嘴。哪怕要帮他们寻觅一间新的落脚处,自己也十分乐意。
尼迪却阻止了:“不,正好,我会雇佣他们把这里翻新一下,可以让他们继续住一段时间。”木工、泥瓦匠这类手艺人,恰好能帮上忙。
“对,像您这样身家的人,确实不适合住在这种寒碜的装潢中。”
老房东要收拾自己的私人物品和搬家,正式交接还要几日。
尼迪和托马斯一起走出房门。
他们曾在路茵的城堡有过一面之缘。托马斯帮路茵打理田地,尼迪来购买雾绒花。托马斯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尝到黑胡椒的味道,就是尼迪带来的。
“托马斯牧师,感谢您抽空前来当见证人。”
“这是我应该做的。许久不见,尼迪先生真是面貌一新。”
“您也看着精神了许多。我听闻您是首个得蒙神迹的人,真是令人羡慕。”
“这都是天神的慈悲,许多人也和我一样蒙受了同样的恩惠。——尼迪阁下买下这栋房屋,是准备居住在这里吗?”
“我被路茵阁下赏识,将在这里为她工作一段时日。出于工作内容,我可能会居住在更热闹的地方……把这里买下来,是因为我有一桩生意想要尝试着做。您放心,我保证绝对不会影响到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