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是她不可告人的美强a(165)+番外

作者: 涩理 阅读记录

南怜没有理会他的小动作。

她看着南惜,妹妹看向她的眼神里竟然有几分哀求的意思。

这个姓李的女人凑近她时, 一定是说了什么让她无法拒绝的话。

说不定机关已经暗中抹除了巫泉,说不定她们已经找到慕析。

……唉。

南惜也到了能独当一面的时候,南怜心里不是没有纠结,但最终还是拍了南楠一下, 没有出声制止。

姓李的女人亲自走在南惜坐着的轮椅后头,一路护送着把人带出南家大门。

后面沉默的两排特警也收了装备, 跟着科长赵铭从南家撤离。

人刚退出去,南楠就跳起来:

“你怎么能让南惜跟着她们就那么走了!”

“我也没见你上去跟谁拼命。”南怜斜睨南楠一眼。

南楠自知不配责怪南怜, 但还是紧张不已:“她们真会把南惜好好送回来吗?”

“……”南怜眼神一暗,让身旁站着的人都离开客厅, 才和南楠说道,“刚才那些人恐怕不那么简单,你要是真冲上去, 说不定会被后面的人打成筛子。”

“啊?”

南楠回想着, “我只觉得那个什么李女士,好像反而比科长还有气场些。”

“她没说自己的名字。”南怜说,“而且后面待命的不是特警, 是军人。”

“?”

“他们配备的枪械不是特警的标准, 肩章、制服也不一样。虽然说是特警, 却跟我见过的军队配置没有区别。”

南楠瞠目结舌:“军队……?”

南怜坐下, 摇头, “其实我们根本没法拦,这些人没给我们选择的机会,非得带走南惜不可。”

-

南惜被人推着,上了一辆全黑的越野车。

那辆车比平常见的越野车要大许多,甚至足够容纳南惜的沙发轮椅,剩余空间也算宽敞。

跟她上了同一辆车的只有李女士,其他人像是消失般再也没出现在南惜眼前。

驾驶座和后方有着密不透风的遮挡,南惜猜测它还有隔音效果。

她看了一圈,所有车窗都封闭着,从里面看不见外面的路况。

南惜眼前只有这个来历不明的、正对自己微笑的李女士。

“你是谁?”南惜抬头,“你想干什么?”

“我让大家叫我黎女士,不过如果是你,我也愿意你叫我黎珠。”黎珠一直在观察南惜,今天不是她见到南惜的第一眼,不过每一眼,她都试着从慕析的角度去看她。

“我要干什么……慕析想见你,所以我带你去见她。”

黎珠笑着,“虽然她嘴上逞强,但我能看出来她很牵挂你呢。”

听到慕析的名字,南惜顿了一下。

然而这是第一次,慕析没能掌握她的全部注意力。南惜在心里默念了“黎珠”,总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

不是李,而是黎。

不常见的姓氏,如果把眼光局限一些去看,那似乎就只有……

那个家族太过高不可及,所以一般人反而不会想到。

南惜比慕析多几分胆量和见识,还多了几分关于“家族”的概念。

如果说到姓黎的人物,这个国家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的是——

“黎钰。你是她的什么人?妹妹?”

“倒是不常见别人直呼她的名字,不叫声长官吗?”

黎珠掩面窃笑,算是默认了南惜的话。

这默认让南惜的心一点点沉入谷底。

因为如果是这样的人要和慕析做对,她不知道她们的胜算在哪里。

黎钰,这个国家机关的最高长官,背靠的黎家有着百年根基,代代有人从政。

到了黎钰这一代,黎家再次完成政治上的登顶。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黎家其实是姐妹两人,黎钰还有个妹妹。

南惜对黎家姐妹两人的事有所耳闻,听说妹妹无心从政,倒是在科学上有点造诣。想着黎家人也不用拿什么奖得什么荣誉来证明自己,这些年来少有她的消息也能理解。

现在黎钰的这个妹妹就坐在自己对面,笑靥亲切。

她竟然和慕析也有关联。

南惜现在对自己的某些同行很有芥蒂,几乎一听到别人做研究就不得不想到是巫泉的同道中人,要把自家慕析抓去洗脑做实验。

“……你也对巫泉的实验感兴趣吗?”

“你说得不对。”黎珠指正她,“这不是巫泉的实验,是我的实验。我给了她很小一部分的参与权,你也做研究,应该对成果的归属权很敏感才对。”

指甲一点点嵌进沙发扶手的表皮。

由于黎珠这番话而生的怒火在南惜胸中翻涌,她五官变得有些扭曲,看着黎珠的眼也变得骇人。

她们都把慕析当成是实验品,而不是人。南惜对这点感到愤怒,慕析的天资只是她的附属,她眼里首先看到的永远只有慕析本人而已。

南惜冷冰冰地开口,虽是自下而上的眼神,却阴森得好似厉鬼:“一切因你而起,你都做了什么?”

黎珠眼里南惜的愤怒、和她扭曲的模样并不显得丑陋。面对南惜和慕析时,黎珠把自己代入到慕析这一边,她觉得南惜的反应很有意思。

其实她还挺喜欢这个小姑娘,就是这姑娘看着不是很满意她。

“一切因我而起……准确地说,一切由我贡献的那枚卵子而起。实验室,人造子宫,尽心尽力的下属,最后是一个健康、非凡的女婴。所以我是她生物学上的母亲。”

黎珠一边说,一边观察南惜的反应。

她看见南惜表现出一抹诧异,但也很快被掩盖在更盛大的怒火之下。

“你已经知道我是谁了,虽然我没有什么集体荣誉感,但姐姐对我一直不错,我用着她的资源,总要为她做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