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说你爱我(288)

作者: 清酒加冰 阅读记录

“唐澜,我跟你说最后一遍,如果你敢动傅一雯,我不会放过你。”

唐澜扶了扶眼镜,不气反笑:“是吗。”

唐瑛跟着扯出一丝冷笑,故意压低声音:“唐处长,你真觉得你做的那些事没人知道吗。”

“......”

话音一落,充满野心与强势的眸子瞬间眯起饶有兴趣的弧度,唐澜看着病床上无论哪个方面都与自己极为相像的女儿,语气依旧轻松:

“这个圈子里,有几个人是干净的,怎么,你打算把手里那点证据昭告天下吗,可别怪我没事先提醒你,你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我给的,如果我垮了,你也什么都没了。”

“是,没错,你说的一点都没错,我确实爱你手里的权利。”

唐瑛挑眉冷笑,语气里却带着一丝釜底抽薪的决心:

“可如果你动傅一雯,我不介意和你鱼死网破,你应该知道,我说到做到。”

“......”

唐澜愣了一下,似乎是听到了什么从未有过的重大政治新闻,久居高位波澜不惊的女人脸上罕见地出现了一丝不自然的复杂表情,沉默了好半天,她才问了一句:

“你真的喜欢她?”

“是,我喜欢她。”

“就算喜欢她的代价可能是失去现有的一切,你也愿意?”

“这话听起来很可笑,可没有她,我拥有的一切都没有意义。”

没有强势冷漠,没有咄咄逼人,没有话里带刺,说这句话时,唐澜从唐瑛那双总是裹着冰壳子的眼睛里看到一丝柔软与脆弱。

从小到大,这是她第一次从女儿口中听到这种答案。

听到这种钱权并不是唯一首选的答案。

唐澜不说话了,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像一堵无形的墙。

不知道僵持了多久,唐澜将先前拿出来的文件塞回包里,拎上包起身准备离开。

走到门口时,如唐瑛所想,唐澜停下了脚步,而对方接下来的一番话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记住,这场车祸是意外,如果后续有记者故意问起来,你要说是因为参加蒋家葬礼太疲惫,所以才没有及时躲开那辆车。”

说完,唐澜没有回头,也没有再提傅一雯。

病房门关上的声音很轻,落在唐瑛心里却犹如巨石沉谭。

唐澜让步了。

怎么会。

是因为害怕她手里的证据吗。

唐瑛很想这样想,可回想起刚才在问到“你真的喜欢她”时唐澜突变的眼神,那个眼神跟以往每一个看向她眼神都不同,甚至让唐瑛产生了一丝不该有的恍惚。

一丝她们貌似母女情深的恍惚。

左脸的掌印仍然没有消,右臂和右腿上的石膏沉重得像镣铐,唐瑛没时间思考唐澜的问题,她满脑子都是某个小胖妞的脸。

无论如何,她绝对不会放弃傅一雯。

绝不。

窗外,夜色深沉,没有星光。

从医院出来时,蒋英旭也跟着追出来。

“傅小姐,有时间谈谈吗?”

对上男人深不见底的目光,傅一雯知道事情总要有个了结。

二人谈话的地方定在一家私密性极强的高档餐厅,毕竟像蒋英旭这种人不会允许自己有什么不好的绯闻。

包间里。

蒋英旭解开袖扣,接过服务员递上来的皮质菜单随意翻开,每个动作都带着军人特有的精准,却又透着政商家庭的从容不迫。

“傅小姐想吃点什么?”

“不必了。”

傅一雯将水杯放回桌面,玻璃与大理石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她直视着对方深邃的眼睛:“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翻菜单的动作顿了一下,蒋英旭点点头,服务员离开后,他细细打量着坐在对面的傅一雯,直言道:

“你身上的衣服,香水,首饰都是唐瑛喜欢的风格。”

“......”

这话听得傅一雯眉头一皱,从蒋英旭的语气来看,她好像就是一个任唐瑛摆弄的洋娃娃。

先前那束刺眼的红玫瑰不合时宜的闪过脑海,傅一雯脸色有些冷:

“我不明白你想说什么。”

蒋英旭向后靠在椅背上,这个动作让他整个人都笼罩在吊灯的光晕里,他左手中指有节奏地轻叩桌面,像在无声地倒计时:

“这是你我第一次正式见面。”

男人顿了顿,声音低沉平稳:“老实说,我不明白,明明唐瑛都结婚了,你为什么还一心守着她。”

这个问题有够犀利的,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最后一个字说出口时,蒋英旭开始转动着左手无名指上的婚戒,铂金指环在灯光下划出一道冰冷的弧线,晃得傅一雯一阵眩晕,可她丝毫不怵对方,反倒是直视着对方转戒指的动作,一字一句道:

“我也不明白,明明都知道她不爱你,你为什么还同意跟她结婚。”

“......”

空气骤然凝固,敲打桌面的指节停在空中,蒋英旭瞳孔微微收缩,随后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你跟我想的不太一样。”

“不过我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不清楚唐瑛有没有跟你说过,这段婚姻之所以开始是因为她主动选择了我,当然,我也不能无耻地说我没有从中获取到好处,像我和唐瑛这种家庭,婚姻大事都不是自己能做得了主的,我欣赏她的个性,她是我所有备选结婚对象中我最喜欢的,这是我同意结婚的原因。”

蒋英旭边说指节边继续有节奏地敲着桌面:

“你刚才说唐瑛不爱我,当然,我当然知道她不爱我,可哪怕她对我没感情不喜欢我,哪怕她和我结婚是因为利益,这些都不重要,我只看重结果,当面临做选择的时候,她的首选永远都会是我,这样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