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说你爱我(98)

作者: 清酒加冰 阅读记录

“你可悠着点,明天咱们可是徒步,要自己走着去的。”

“璐璐说的对。”江蓁蓁点头附和:“我爸说从咱们学校出发到要塞起码得走两三个小时呢,你别东带西带的最后拿太多东西背不动,走不到目的地就累趴下了。”

“害,路要走,那饭也得吃啊,亏了什么都不能亏了嘴,放心吧,看看我这身板儿,姐们儿有数!”

傅一雯拍了拍自己结实的胳膊,嘿嘿一笑:

“再说了,明天除了班任跟班,各班的政治和历史老师都去,就算我不吃,我也得给我的孙老师准备好啊!”

“……”

又是孙丽霞。

陈璐江蓁蓁默契地对视一眼。

考虑到明天是去参观历史遗址,俗话说政史不分家,学校要求文综组的政治老师和历史老师跟着自己教的班级一起去要塞,并在参观遗址的时候适时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那段历史。

也就是说,不光是孙丽霞会去,唐瑛也会去。

本来还想提醒傅一雯注意“大三角”的相处关系,可一想到唐瑛,陈璐莫名又想起了上次她们四个人一起去面馆吃面,想起了顾婉君。

怎么绕来绕去又绕到那个人身上了。

烦。

……

与此同时,另一边,会议室。

正在针对明天徒步去要塞开班任大会的顾婉君莫名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

一旁的杨金凤递过来纸巾,并小声问了一句“怎么了,是感冒了吗”。

顾婉君接过纸巾,笑着摇摇头,表示自己没事。

——

徒步当天。

这次徒步参观要塞遗址学生们分批去,昨天高一学年已经去参观完了,今天只有高二学年。

北京时间早上6点,高二学年14个班按照文理科分类在操场两侧列队。

所有人到齐之后,校长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和叮嘱。

北京时间早晨6:40,由1班打头的几个文科班先迈出了学校的大门。

浩浩荡荡的学生队伍一出校门就吸引了路上行人的目光,各个班级的班任以及政治历史老师走在所教班级列队的两侧。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陈璐被顾婉君安排站在班级列队的倒数第二排最左侧。

由于班任通常会在班级后面的位置观察保护自己班的同学,所以陈璐的位置可以说是离顾婉君最近的位置。

当然,站在陈璐身后倒数第一排、背了个鼓鼓囊囊大书包的傅一雯也没好到哪儿去。

12班跟在1班后面,可傅一雯站在12班最后一排,这一路上她几乎没有能和孙丽霞搭上话的机会。

反倒是同样走在12班后面位置的唐瑛跟她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

教12班的历史老师走在12班的队伍前面,时不时地跟同学们闲聊说笑。

而班任顾婉君和政治老师唐瑛都走在12班的队伍后面。

眼下这种情形让傅一雯很难不去怀疑她和她家璐璐这位置排得根本就是某些人故意而为之!

——

正如出发前所预想的那样,这场徒步当真不轻松。

一路上,陈璐和顾婉君大部分时间都是并排走,可两人却没跟彼此说过一句话。

站在最后一排傅一雯心里着急,她有好几次她都伸着脖子想看看她家孙老师在哪儿,结果下一秒冷飕飕的女声立马就传进了她的耳朵:

“别看了,你的孙老师在1班最前面呢,你就是把脖子抻断了也看不见。”

“……”

心里被直接扎了一刀傅一雯没忍住想翻个白眼,却也不敢冲着唐瑛翻,她不舍地收回视线,在心里疯狂吐槽唐瑛说话不中听。

然而更不中听的还在后面。

“知道的知道你是去参观学习,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去要塞过日子呢,你这包里该不会都是吃的吧?”

“叫你小胖妞还真没叫错,一个人赶人家两个人重,你这身体健康还要不要了?”

“算了,懒得管你这些破事,你有那闲工夫使劲儿抻脖子找人,倒不如干点正事,我问你,虚拟语气的语法规则是什么?”

“……”

……

听着身后两人喋喋不休的斗嘴,顾婉君心里有些羡慕,她下意识看了一眼身旁的陈璐,想搭话却又不知道从哪儿开口。

这种感觉太奇怪了。

顾婉君自诩不是一个别扭被动的人,不论是私事还是公事,她从来都不会受情绪影响而逃避,反倒是会迎难而上,第一时间解决。

可回顾过往一周,顾婉君发现她在陈璐面前实在是太不像她自己了,一股子难以言说的、要命的别扭感好像缠上了她,以至于她和陈璐之间的矛盾明明一周前就发生了,可她到现在都没解决。

就像此时此刻,明明就只是开口说句话的事儿,可顾婉君却左思右想,脑袋里的思绪乱成一团毛线球。

为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历经三个半小时的徒步,一直到走到要塞遗址,顾婉君也没想明白。

——

要塞遗址。

该要塞是苏联在中国东北边境陈兵把守的重要军事要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日两国的战场之一。

要塞主要分为两大部分——要塞博物馆与室外两个大型地下工事群。

要塞博物馆里陈列展示着许多战争时期的物品,要塞外的大型地下工事群自1934年开始修建,由钢筋水泥构成,具有极高的建筑水平和防御能力,里面有指挥所、发电厂、兵营、仓库、装甲车壕、反坦克壕、铁丝网和堑壕等等,其整体防御体系十分完备,堪称一个石头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