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郡马的排名(213)

作者: 秋曙 阅读记录

“唉,夫人,”杜咏清又重重叹口气,“你且去歇息吧,我想一个人静静。”

杜夫人深深望他一眼,不知如何宽慰他,她一个妇道人家不懂朝堂,默了片刻,将参汤放上桌……

咻——!

一支长箭破空而入,钉在碗边,险些打翻参汤。

杜夫人吓出一声惊呼。

“什么人?”杜咏清大声呵斥,疾步到门口张望,入目一片漆黑,连风也没有,花与叶纹丝不动。

他匆匆返回,见箭身上绑了信,取下后略略一读,瞳孔急剧收缩,像是中了定身咒般僵在那里。

“老爷,你,你没事吧?”夫人从惊慌中回神,视线落在那信纸上,“写的什么,谁的信?”

杜咏清忙将信藏进官袖中,煞有其事道:“这信上的内容,夫人还是不知为好。”

他跨出门槛:“你先歇息,不必等我了。”

“这么晚了,老爷出门是要去哪?我吩咐下人备轿子。”

“镇淮王府。”

“杜大人查案,真乃兢兢业业,面子也大。”颜逸冷哼着踏进王府正殿,一身雪白亵衣,显然刚从松软的被窝里起身,拢了拢披在肩头的氅衣,可劲儿地冷嘲热讽。

“王爷恕罪。”杜咏清作下个揖。

“你现在是查案的人,本王哪敢怪你有罪。如今王府被封,也只有杜大人能出入自由,本王岂有不接待之理。”

杜咏清的腰再弯下几分:“深夜叨扰,实属不该,只是下官收到一封密信,望王爷过目。”

杜咏清将信封呈上。

颜逸斜睨着他,半信半疑的一瞅,认出上头是颜知渺的笔记,信的内容更是——

“渺儿竟然将这秘密告知了你,看来你颇得她的信任。”

“郡主抬爱,下官惶恐。”

颜逸虚扶他一把,杜咏清便收了礼,直起腰身,一板一眼道:“下官自任京兆府尹以来,已历十载春秋,其间审理案件无数,始终秉持一颗公正之心,既不愿令无辜者蒙冤受屈,亦不容任何罪恶之徒逃脱法网。倘若世间真有以假乱真、混淆视听之事发生,哪怕与天斗、与地争,亦必将拨开迷雾,让光明重现于世。”

他的发言慷慨激昂,颜逸听得想给他哗啦啦鼓巴掌,心中不由的动容,对他戒备在这一刻悄然消散大半。

杜咏清在朝堂之上,历年来始终坚守中立之道,未尝偏颇。

颜逸亦曾试图结交他,然而他性情太刚直,软言细语和权势金银统统诱惑不了,始终秉持清廉之心,这份品格,令颜逸对他颇为钦佩。

“既然郡主如此信任你,本王也就不再难为你了,你深夜来访,不会只是因这一封信吧。”

“多谢王爷信任,下官的确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但说无妨。”

“下官斗胆,想观一观那道真正的传位诏书。”

“你们确定那个叫杜咏清的能被一封信所打动。”宁如玉又回到这座破落古刹,盘着腿背靠柱子,第四遍提出质疑。

苏祈安来回踱着步,第四遍回答他:“能。”

“信上可是将地址写得清清楚楚,我们再等下去天都要亮了,他还不来。”

颜知渺也学着苏祈安的样子,慢腾腾地来回乱晃。

她暗自算了算,等了快两个时辰,的确等太久,亦起了担心,一会儿别想等的人没等来,官兵先一步嗅着他们的味道。

“少安毋躁,郡马说杜咏清能来就一定能来。”

宁如玉无言以对,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他见过,出天纵奇才的他头一次见,笑笑算了。

气氛微妙,独孤胜来打岔,用掌风清扫出一块空地:“还好银浅提醒我带些吃食来。”

他打开食盒,拿出一套青玉茶具和各色糕点,央求郡主和宁少城主莫要再争执,不如一同进些宵夜,最重要的是别饿着他家那位娇生惯养的苏家家主。

饿了是真饿了,大家伙一起围着宵夜坐下,糕点才咬上一口,外头有了些异响,扭身望去果然出现一个人。

此人头戴斗笠,帽檐压的极低,看不清面目,苏祈安试着喊:“杜大人?”

杜咏清连忙将斗笠摘下,疾步穿过杂乱的野草丛,在昏黄的油灯下,行了一礼:“下官多谢郡主信任。”

大家伙放下糕点,起身去迎。

颜知渺:“杜大人请起。”

形势逼人,杜咏清省去寒暄:“下官方才去趟王府,按郡主信中所托来替王爷传个口信。”

话及此,杜咏清左右瞧瞧,看向宁如玉和独孤胜的眼神有些防备。

颜知渺:“他们二人皆是自己人。”

杜咏清方才安心,音量一再放轻,但字字清晰:“王爷说,五日后,巳时三刻。”

这便是起兵的时辰了。

颜知渺重复一遍,确认无误后,退出半步,面朝杜咏清抱了记拳,行个江湖礼节:“杜大人大恩,知渺莫齿难忘。”

“郡主折煞我也,下官不过是凭心意做事。”

说罢,杜咏清戴好斗笠匆匆离去。

天边,日出东方,鬼市要歇了。

颜知渺像是吃下颗定心丸,血脉却隐隐有沸腾之势,多年筹谋和隐忍,成败在此一举。

这时,银钱以提纵之功跃过灰墙,跃进古刹,带来另一个好消息,她已经与诸位长老取得联络,确认了每个人的位置,诸位长老正在等待颜知渺下一步指示。

颜知渺:“我这就去与他们会合。”

苏祈安想当然地要拦她:“天亮了,你不便藏身,等天黑再去。”

颜知渺收敛起发号施令的架势,侧身拉住她,扬出俏生生的调子,像是小狸猫撒欢:“我保证半日之内就回,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