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病美首辅的炮灰渣妻(25)

作者: 灯月分辉 阅读记录

回到房间后,黎淮音表情凝重了几分。

事关成千上万百姓的生存,她要主动联系萧明烛吗?

下午,谢清棋看书,黎淮音在一旁写东西。

有了上次丢人的经历,谢清棋重点看那些古代繁体字的写法,但她静不下心,时不时就瞅一眼黎淮音。

黎淮音本就有心思,余光又总能捕捉到谢清棋投来的视线,分神之下竟连着写错了两个字,眉间不禁微微蹙起。

这时,有人通禀,大公主殿下来府里,说是探望世子的伤。

谢清棋下意识抬头望去,就见黎淮音眉头舒展,方才萦绕眉间的愁绪也都消散不见了。

愁容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谢清棋双眉紧锁,暗暗咬牙。为什么听到萧明烛来这么开心?

还有萧明烛,说什么来探望她的伤?如果没猜错的话,要是黎淮音那日跟着离开了,萧明烛这辈子不会来看她吧!

“清棋,你的伤怎么样了?”萧明烛走进来,递给谢清棋一瓶药膏,“这是宫里上好的金疮药,对你伤口最管用。”

谢清棋强颜欢笑:“多谢殿下。”眼睛却一刻不离黎淮音与萧明烛。

“我有一些事想与你商量。”萧明烛看向黎淮音,温声道。

谢清棋:?这伤就算探望完了?真就多一句话都懒得敷衍啊……刚才是在跟她触发什么NPC对话吗!

黎淮音问道:“可是鹤州赈灾的事情?”

萧明烛:“嗯,我们从前在信中曾经谈论过类似的问题,所以这次我想来问问你的建议。方便借一步说话吗?”

黎淮音刚想回答,谢清棋抢先开口道:“能不能让我也听一下长点见识,你看我躺在这里,也不可能走漏什么消息的。”说完她也不管萧明烛的反应,只用那双墨色的眸子望着黎淮音。

黎淮音:“就让她在这里吧。”

萧明烛心里无奈一笑,黎淮音若是说“我们就在这里吧”,她还能找借口换个地方。

可黎淮音说的是“就让她在这里吧”,她总不能让人把谢清棋抬走。

萧明烛只好答应,坐下后开始说正事:“萧瑞主张给百姓发赈灾银两购买粮食,我提议开放粮仓,直接给灾民分发粮食,尽可能避免官员贪污问题,你觉得哪个好些?”

“都不好。”

黎淮音语出惊人,不止萧明烛一愣,谢清棋也瞪大了眼睛。

第14章 “我只信你”

萧明烛知道黎淮音虽因病弱足不出户,但此前两人谈论时事,黎淮音均能给出让她眼前一亮的见解,所以被否决也并不生气,反而虚心求教:“那淮音之意是?”

黎淮音:“银米兼赈。”

萧明烛听完笑着反驳:“淮音,你这取巧之法可不能算技高一筹,萧瑞提放银,我提放粮,你却说既要放银又要放粮,这怎么能让人信服?”

黎淮音不以为意,淡声问:“那殿下的顾虑是什么?”

萧明烛正色道:“百姓受灾,饥者无数,所需者在粮。一则开放粮仓是最直接有效的救济之法;二则发放银两比赈济粮食更容易滋生贪腐,难以监管;三则……”

萧明烛看了眼谢清棋,压低了一些声音:“萧瑞也知道开仓放粮更好,却坚持要折成银两,我怀疑这里面另有隐情。”

“银米兼赈并非是要花费双倍财力,反而是比你们的方法都要节省。”黎淮音捏起杯子,在桌上倒了几滴茶水,食指勾勒,她不紧不慢边画边讲:“鹤州小范围受灾,但周围州县和城镇市集还有粮可买,灾民获得银钱立刻能解决燃眉之急。

且荒年时期,灾民对粮食口感要求更低,如果折发银钱,他们就能买到更多的粗粮糊口度日。”

见萧明烛神情稍缓,黎淮音蘸水的食指画完最后一笔,勾勒出一副水图,示意萧明烛仔细看。

萧明烛凝神片刻,道:“这是……鹤州的大致地理位置。”

“没错。鹤州地貌独特,外有山河天险屏障,内有山脉盆地纵横,地理条件很不适宜粮食的运输转送,散赈银两反而方便节省。

等到来年春夏,正值青黄不接,那时放赈粮食才是最为急需。中间这段时间还可以招募灾民,修建粮仓,给他们提供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萧明烛眼前一亮,起身赞道:“此法甚好,因地制宜,治标治本!明日朝堂辩论,我一定拿到此次差事。”

“至于赈银的贪腐问题,”黎淮音看向萧明烛,“想必对殿下来说不难。”

“自然,我回去立刻让人草拟赈银方略,到时和地方官员在大庭广众之下点名发钱,必不会让那些蛀虫趁机染指。”

等到萧明烛离去,谢清棋才发出了疑问:“不是说灾情严重,灾民都跑到城外了吗,你刚才怎么讲鹤州是小范围受灾?”

黎淮音给自己倒了杯水,轻抿一口,挑眉笑道:“一向‘今日会酒,明日观花,闹市寻欢楼’的京城世子也开始关心普通百姓的生活了?”

谢清棋被她说得面上一讪,无奈道:“以前尽结交了一群狐朋狗友,所以不学无术。如今跟着京城第一才女,见识自然不同了。”

黎淮音白她一眼,也不做声,只管悠闲喝茶。

谢清棋讨饶:“我是发自内心夸你,绝无半点讽刺之意!”

黎淮音看她着急,方解释道:“若是灾情真严重到如此地步,当务之急必然是开仓放粮,萧瑞又怎么敢向圣上提出只发放赈灾银两?到时接了差事,饿死那么多百姓,他也难逃其咎。”

谢清棋不解:“那京城外的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