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的逍遥旅程(159)
两人静静的拥在一起,享受着片刻的温馨,正院的刘翠竹却在和大儿媳妇说话,“你说…他俩会不会闹起来?”
“不会的,娘~”方小花默默安慰道:“二弟妹其实是个挺温柔的女子,只是心太软了,太看重亲情,不过这几年也让她看清了许多,现在二弟回来就好了。”
“嗯~”刘翠竹赞同的点点头,“柳娘是性子太软了,现在老二回来,一切都圆满了,这我倒是不愁,我愁的是老三啊!”
提起龙凤胎的老三,方小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从小李稻就是读书的好苗子,只是以前家贫没那个条件,可随着后来家里越来越好,李稻又捡起了书本,特别是王浩开恩科后,更是雀雀欲试,非要考个秀才光宗耀祖。
本来这是好事,但李稻却非要考上后才成亲,这可愁坏了刘翠竹,都二十出头了,还不娶媳妇,今年若是考不中,那是不是还要再等三年,如果倒霉一点屡试不第,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去呀?
本来这事吧,刘翠竹还想让媛丫头去劝劝,没想这两个倒霉孩子是一伙的,媛丫头竟然还挺支持的,气死她了!
其实李媛只是认为,自家三哥一表人才,不会找不到媳妇的。而且,如果承恩公府能出一个秀才,那也勉强算的上书香人家,不至于让人觉得,这一家子不是农夫就是武夫,全都拿不上台面,虽然咱们自己不介意,可有时还是要随一随世俗的眼光嘛!
第157章 夏出桃花-37
大夏建元十年,整个国家走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不仅粮食等各类必须品充足,各个地区也受命大力发展,而由于朝廷的改革,后来的科举除了常规考试,还有技术考试,所以涌出了一大批专科人才。
王浩不仅是来者不拒,还大大鼓励创新,让大夏出现了许多奇思妙想,丰富了老百姓的业余生活,有些虽然非常简陋,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捣鼓出这么多东西,已经很不错了。
而咱们的小公主彤彤,已经长的亭亭玉立了,王浩赐她“安平公主”,寓意吉祥平安,而作为大夏朝最受宠,且唯一的公主,她现在正带着弟弟王兆兴,也就是当今的太子殿下,在街上闲逛呢!
是的,在两年前,王浩就册立大皇子王兆兴为太子,虽然下面还有三个皇子,但跟老大的年龄相差比较大,而且目前看来,老大很聪明,学东西又快,接收王浩的某些思想也很迅速,现在有些奏折都是他在处理,只要好好教导,不会出现昏君暴君的情况。
随意走在街头,看到这么多人,彤彤悄悄拉着弟弟,对他咬着耳朵,“哎!你说,怎么京城会有这么多异国人呀?头发不一样就算了,连眼珠子都不是黑色,这太吓人了!”
“不奇怪…”王兆兴淡淡的看了一眼,“现在我大夏国富民强,周边各国纷纷臣服,今年正好是上贡的日子,所以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来进贡的,也有少部分远道而来的商人。还有,你在他们眼里,也一样吓人~”
“你找死啊!大兴兴,你居然敢说我吓人,看我回去不告你一状。”彤彤气呼呼的说道。
“对不起,大姐,我错了。”王兆兴立刻反应过来,虽然是在道歉,可依旧面无表情,语气平稳。
彤彤瞪着她那双漂亮的大眼睛,再看看自家弟弟那一板一眼的表情,语调,虽然惊奇他懂得这么多,但还是忍不住的吐槽:“兴兴啊,麻烦你说话的时候,带点语气声调好不好,不然我总觉得,像是在听官方通告一样,娘说了,你不能这样少年老成,否则不好找媳妇的。”
王兆兴听后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我一当朝太子会找不到媳妇?大姐一天到晚跟着母后瞎胡闹,现在都快要选驸马了,还是一整个傻白甜…
难怪父皇要我学这么多,还要我保证以后一直对大姐好,虽然这些叮嘱没必要,我自己的姐姐,不对她好对谁好?
但是,父皇,你也不看看我现在才几岁,能背负起这么大的重担吗?还说什么女人就应该宠着,无论是媳妇还是妹妹,放我这儿,只怕还要加个亲娘吧!
心里虽然在吐槽,但还是调动面部肌肉,露出丝丝微笑,表示自己是有表情的,彤彤撇撇嘴不想理这个无趣的弟弟,转身蹦蹦跳跳的逛起街来,王兆兴摇摇头跟了上去,而四周隐在人群的侍卫,也紧紧跟随保护着,这可是当今最疼爱的公主和太子,绝不能出半点差错~
逛着琳琅满目异域风情的商品,彤彤的购物欲被大大的激发了,原来这里是各国专门用来交易的互市所在。
随着大夏的强大,以前想趁内乱来占便宜的各国,纷纷怂了,而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也让周边诸国享受到了福利,加上边境军事设备越来越快的更新换代,连淘汰后流入异国的武器都非常厉害,所以诸国都选择了臣服。
王浩也并不小气,不仅开通互市让大家互通有无,还额外赏赐了高产种子,让诸国也摆脱了温饱问题,这下子,更受平民百姓的爱戴了。
等到回宫时,太子王兆兴和明面上跟着的几个人,手里身上全都挂满了东西,可被李媛看到后,还兴致勃勃和女儿讨论起来,明明是一些不值钱的小物件,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大的吸引力。
王浩感同身受的拍拍儿子的肩膀,“别想了,儿子,女人的构造和我们男人不一样,很多事不要试图和她们讲道理,只要无伤大雅,顺着便行了。”
这可是王浩历经几百年,总结出来的道理,王兆兴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家父皇,虽然早知道父皇在母后面前没什么威严,但听这话的意思,就是…民间的“妻管严”,这…这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