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的逍遥旅程(29)
收工回到知青院,新来的几人把昨晚借的口粮还给了老知青,现在才八个人,住处还是挺宽敞的。几人边做饭边闲聊着。
其中以肖甜甜年龄最小,才16岁,也不知道她家里怎么放心。程欢则比她大两岁,今年18,而魏红和余潇潇一样大,都是21岁。
剩下四个就是男同志了,以孙岩年龄最大,28岁,所以他也是院里的“大管家”,冯青和今年来的于庆华,一个25,一个20。最小的便是王浩,才15岁。
看着王浩和肖甜甜稚嫩的面孔,众人不禁问道:“王同志,肖同志,你们家里放心你一个人出来吗?”
肖甜甜哈哈一笑,“不怕,现在是共产主义新社会,我们是来向贫下中农学习的,要当社会主义新农民。所以,为什么要怕?”
新来的知青里,除了王浩,全都激动的看着她,对她竖起了大拇指,而老知青则一言难尽的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大家一起转向王浩,想听听他会说什么。
“亲人都没在身边,下乡来找个上门女婿当当,免得一个人太孤单。”王浩面无表情的说完之后,就看见众人都瞪大了眼睛,嘴巴成了“O”状。
其实大家都不太明白,没了亲人,为什么非要当上门女婿,“上门女婿”是那么好当的吗?君不见以往的例子比比皆是,有几个是有善终的……
这毕竟是王浩的私事,众人想归想,却没有一个人提出意见,就连最小的肖甜甜也没有开口。可见人家年龄虽小,但人际交际还是很懂的。
之后几天,王浩想当“上门女婿”的流言传遍了全村。使得大部分有闺女的人家,看王浩的眼神越发和蔼可亲。就连李媛放假回家后,都被方敏追着问她的感想。呵,她能有什么感想,他除了当李家的上门女婿外,敢当其他家的么!
想起这个,她就一阵气闷,这个招蜂引蝶的花蝴蝶……哼!
晚上按往常一样通话时,李媛发难了,“哟~这不是我们全村人的女婿头号首选人物么~”
王浩看着老婆那一脸不怀好意的笑容,无奈的道:“额~老婆,这不是按你的计划行事么?”
“这么说,是怪我喽……”
“没有没有,怎么会呢?老婆永远不会错的。”
“这还差不多~”李媛傲娇的挑了挑眉,“那现阶段就这样吧,不过对我的家人,你应该知道怎么办吧。”
“知道~释放善意,不要刻意接近。”
“嗯,知道就好,那你呢?你不打算给你妈捎个消息吗?”
“不了,她应该也不会关心我的情况。 ”王浩眉头紧皱,“要不是现在形势紧张,我还想带你去见见我爸呢。”
“你知道他下放到哪儿了?”李媛惊奇的问着。
王浩默默瞟了她一眼,那意思不言而喻,“你以为我这两年是白混的?前几天我已经给他写了封信,还夹了点钱,票。顺便也问问大哥大姐他们的地址,以后等这场运动结束了,也好把大家聚起来。”
“嗯,应该的。这两年正是疯狂的时候,我们还是呆在村里,别出去显眼了。尤其是你的身份,还是老老实实在村里种田吧……”
第34章 年代文里-6
1972年9月,李媛已经高中毕业了,正式成了红旗大队的财务和计分员。而这两年盯着王浩的全村妇女,也都清楚的了解他的意向人选,大队长家的小女儿—李媛。
两人在这两年里,对李家人进行了潜移默化,直至现在的心知肚明。李家夫妇也很满意,毕竟王浩长得高高大大的,五官端正,经过李大队长两年的调教后,也成了一把种田好手。
还有,这小子就不是个缺钱的主,对妞妞一心一意不说,更愿意当上门女婿。最重要的是他承诺以后就住在李家,绝不另外建房。这就是说以后李家等于没什么变化,只是多了一个人而已。
李建安最近一段时间乐呵呵的,就算收到有新知青来的消息,也没有破坏他的好心情。他准备等秋收后,就让女儿和准女婿成亲,这也是王浩提出来的,说是新知青来了后,知青院的空间越发拥挤,如果他结婚了,正好可以腾位置出来。
李建安想到喜事将近,怎能不开心呢。他完全没想过这会是王浩的“阴谋”,毕竟现在李媛的年纪还小,才15岁,离结婚的年龄还有好几年,为了能早日抱着老婆入睡,他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这个年代的农村结婚,大部分都不会去登记,只是双方认定,办了酒席就好。不过王浩和李媛是不够年龄,因为现在登记结婚的年龄是男22,女20。而他们俩个还差好几年呢,幸好是在农村,李家也不太计较这个问题。
又赶上农忙时节,知青院的老知青们接到了五个新知青,三个男同志赵逸之,秦安民,张立斌,和二个女同志杨丽,蒋琳。五个人全是二十岁左右,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而赵逸之就是那篇年代文的男主,据书里描写是面如白玉,身形修长,文质彬彬,俊秀惠兰,是一个带有书生气的英俊少年郎。三杏村有大半女孩儿都爱慕他。
李媛领他们去知青院的时候,还特意瞟了一眼。不觉得有书里写的那么夸张,就是一个高高瘦瘦的“文弱书生”,通俗的讲就是“小白脸”。也许她带着些许偏见,但说赵逸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话,一点不虚。
等到了知青院里,李媛照例给新来的知青讲了规矩,就准备往回走。这时杨丽开口问道:“李同志,我想问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