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都下乡了,谁还惯着你[七零](34)

作者: 半江晴 阅读记录

“不过你说的对,我爸这么心疼我妈,当然不舍得让她辛苦了。

所以这次呢,我妈也就是送我去学校,顺便在镇子上逛逛。

至于这工作么,就顺便去试试了,也未必真的就定了。

我爸说了,娶老婆就是要用来心疼的,所以都看我妈自己喜欢。

她要不想做,那就回来呗,我爸那么疼我妈,我家里兄弟几个,难道还养不起我妈一个?”

杨琬瑜自己没谈过恋爱,但是前世也看过实验室的小女生推荐的一些小说,这种肉麻话还是能编出来几句的,至于杨海,也就是杨老六说不说得出来,别人又怎么知道,反正她说有就有了。

果然这话一出,周围的好些女人都是面露羡慕,沈婉芳则是脸上一红,却也不好当面拆台自家女儿,只是瞪了她一眼。

杨琬瑜轻笑,目的达到,也不多纠缠,只目露同情又提醒了一下这人:

“倒是婶子自己,我看你手都磨破了,日子不好过吧?还是心疼心疼自己吧。

另外,你要还有多余的心思呢,不如担心担心自己的鸡,我看着怎么没什么精神,可不一定受得起拖拉机颠簸。”

这鸡一看就没吃饱,又颠簸了一路,眼看着眼睛都要闭上了,精气神可比隔壁杨老三家的差远了。

然而,王春梅本来就气不顺,一听这话,立刻就要气炸了。

一般搭拖拉机进城的,都是附近有大事的村民一块过来,提前在大杨村口等着,一起搭公社的拖拉机,去镇子上办事。

小杨村的路不行,附近还有好几个村子的村民也都在,不过距离远,打交道不多。

这个搭话的王春梅,是和小杨村素来不对付的大杨村的人,杨琬瑜印象中沈婉芳是和她打过几次交代,也都是在供销社或者公社上。

王春梅嫁的是大杨村一户还算富足的人家,家里只有三个女儿,嫁出去两个,听说日子过的都还不错。

只是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见了杨老六一家人,都要明里暗里地挤兑几句。

小杨村虽然在附近算是出了名的穷,人却都还算淳朴,很少有这样莫名其妙内涵人的,所以原主对这个婶子还算记忆深刻。

只是问了沈婉芳,沈婉芳却也不记得自己哪里得罪过这春梅婶,自然也就无从计较她到底是看小杨村不爽,还是对沈婉芳有敌意。

不过那都是之前了,现在么,她一句“海哥”,杨琬瑜已经猜到了她到底为什么这么针对沈婉芳。

“你居然咒我的鸡?!”

果然,杨琬瑜这样一说,王春梅就完全顾不上表面的假笑了,看也没看自己的鸡一眼,伸手就指着杨琬瑜怒骂,

“好没礼貌的死丫头!我和你妈说话,什么时候轮得到你插话!

沈婉芳,你就是这么教你的女儿的吗!”

第19章 走不了了!

◎作者的三观恐怕扭曲成蛆了!◎

沈婉芳淡淡扫了她一眼:“我女儿这不是在好意提醒你吗?”

王春梅一噎,又狠狠瞪了眼杨琬瑜,冷笑:

“你对你女儿倒是好,就是不知道把你男人一个放在家里,冷炕冷灶的,你是怎么放心的,真是娶了你还不如娶块木头。”

杨琬瑜皱眉,忽然开口:

“都说了我爸妈的事,就不劳婶子担心了。

我爹就是喜欢疼我妈,我妈要做活,他还不高兴呢。

婶子既然好奇,那我就给你再多说说。

其实呀,就是在家的时候,我爹也经常帮忙收拾屋子什么的,厨房基本就都是我大嫂做饭,根本不怎么让我妈伸手的。

倒是去了镇里上工,只怕要更辛苦点了。

所以不放心的倒还真是我爹,刚来的时候一直说呢,要是不喜欢这活就回去。

不就是个城里的好工作的名额么,有我四哥在,我们也不缺这个,浪费就浪费了呗。

我们要劝,他还骂我们呢,说家里那么多上工的,难道还养不起我妈一个,那不是太废物了?

养了这样的儿子还不如养条狗!

唉,要不是你一直问,我本来不想说的,怕招人嫉妒。

其实我有时候也羡慕呢,但是没办法啊,我妈呀,她就是命好。”

说到这里,在场不少四五十岁还在为家里操劳的女人都忍不住有些眼红,还有些想起家里那些不如狗的儿子们,忍不住手都痒了,恨不得事儿也不办了,立刻回去揍一顿孩子出出气。

其实杨琬瑜她这一番话实在太夸张了,理智想想,很多人是不会信的。

但是她语气太笃定了,倒是有不少人半信半疑。

至于这个王春梅,气穴上头,十有八九倒都是信了的。

于是王春梅气得人都在发抖,指着沈婉芳的手都要戳到她脸上了:

“你……你居然让海哥给你做家务!你这个女人怎么敢的!海哥那么好的人,你居然敢这么糟践他!

你这个无耻的女人!我就知道!长成你这样的,能有什么好!我呸!下……”

“你说什么?”

杨琬瑜眸色骤然变冷。

她的旁边,沈婉芳的表情也从最初的怔愣,逐渐转凉。

这是她第二次听王春梅叫自家男人“海哥”了。

之前每次这个王春梅阴阳怪气的时候,她都感觉到了她的敌意,但是因为往日里两边的村子也没什么接触,她就没怎么放在心上,只以为是看不上她小杨村。

没想到啊,听王春梅这个话头,居然是认识杨海的,这可就不一样了。

杨海就是杨老六的大名,小杨村的人沾亲带故的,平时都按照辈分称呼,就是来公社或者来镇上办事,才会用到大名。

上一篇: 替嫁小郎君 下一篇: 炮灰她被迫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