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娇媳:我带空间养糙汉(182)+番外
姜沁拿出笔记本,往本子上刷刷地记着。
等老大爷讲完过去的事,姜沁继续问:“大爷,您在部队待了一辈子,快退休了安排您过来建设北大荒,要干这么繁重的活,你有没有啥想法啊?”
老大爷毫不含糊道:“啥想法都没有。我们过去打仗是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现在来北大荒种地,一样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只要能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啥苦我都不怕。”
姜沁比了个大拇指,“大爷,您思想觉悟真高。”
老大爷一脸骄傲,大手一挥,“那可不是。我天天背语录,看文选,学习绝不落后。”
后面,姜沁又问了老大爷关于他家里人的事,详细地记下来后,她叫住了下一个人。
时间过得很快,姜沁采访完第三个人后,看看手腕上的手表,已经快要到中午吃饭时间了。
“大爷大娘,要是这篇稿子能上报,我一定告诉你们。”
老同志们都挺高兴,其实就算上不了报纸也没啥,有人愿意听他们说这么多话,已经很满足了。
原以为过去的岁月快要消失在记忆里,今天提起来,才发现它们仍然很鲜明,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姜沁回到办公室,小肖看见她赶紧跑过来。
“你去哪了?我找你一圈没找到,该去吃中午饭了。”
姜沁把笔记本锁紧抽屉里,“我去采访了,一上午收获不小。”
第161章 写稿子
肖雨看看姜沁手里拿着的笔记本,好奇地问:“一上午你干啥去了,这么晚才回来?”
姜沁笑笑,“我去采访了,想多采访些优秀的人物事迹,写一篇稿子。”
肖雨先是怔了一下,接着犹豫道:“是这样的,咱们场的先进人物早都写过一遍了,再想发同样的事迹,不太容易。”
她以为姜沁所说的优秀人物事迹,指的是场里每年的先进人物。
这部分他们早都写过了,再写也写不出什么新意来。
虽然说实话有些打消姜沁的积极性,但没办法,总比看她费力地把稿子写完结果用不了强。
“不是场里的先进人物。”
姜沁开口。
肖雨又是一怔。
接着就听姜沁说:“我去了地里,找到一些老同志,采访了他们。他们一辈子都为国家为人民在奉献,我想从他们这些普通人身上寻找闪光点,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奉献的意义。”
肖雨听呆了,好半晌才回过神。
“你去采访了老同志?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新的角度,我们从来没写过。”
她看姜沁的眼神都变了。
难怪周处长点名要把姜沁调过来,原来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优秀。
瞧,人家才刚来一天,不,一上午,就发掘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怎么了?”
肖雨的眼神太过直勾勾,看得姜沁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不至于吧。
这么崇拜她?
“姜沁,我才知道处长为什么一定要把你调过来。你知道吗,他为了调你过来,直接去找了场长。跟场长拍板要你的。”
“有这回事?”
姜沁吃了一惊。
她以为是场里定下来把她调过来的,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种隐情。
正想着,一旁肖雨道:“咱们先去吃饭吧,别人都走了。”
确实如她所说,办公室里已经不见杜辉和陈美芹的身影。
姜沁不大好意思地说:“耽误你吃饭了,真抱歉。”
肖雨爽朗地笑笑:“没事,食堂啥时候都有饭菜,又不是去晚了就吃不上饭,怕啥的。”
说完挽着姜沁的胳膊,两人往食堂走。
总场食堂之前姜沁来过,这次再来轻车熟路。
食堂离场部大约步行五分钟的距离,并不远。
因为来晚了一会儿,食堂里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姜沁和肖雨排了差不多十分钟才打上饭。
排队的过程中,姜沁成了所有人视线的焦点。
不时地有女职工上前和她搭讪,说到的基本都是关于上次文艺汇演的。
“姜同志,你演得那个节目实在太好看了,我太喜欢了。”
“姜同志,以后还能不能有这样的演出啊,还想看,没看够。”
“姜同志,我婆婆看完两天没说话,这段时间整个人都变了,脾气变好了。”
“你们的演出太有教育意义了,这样的演出再多来几次,咱们东安农场就没婆媳矛盾了。”
…
女职工们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着演出议论着。
姜沁自己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有这样的演出,不过她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既然短剧也是宣传的一种手段,以后能不能多用上呢?
这样更为形象生动,容易理解,也更容易让大家伙接受。
吃饭时,姜沁一直在思考这件事的可能性。
“在想什么呢?”
肖雨咽下一口饭,问道。
不怪她问,从坐下没多久开始,姜沁就一直愣愣地盯着饭盒,整个人都走神了。
被肖雨一句话拉回注意力,姜沁笑了笑,“我在想用演出来做长期宣传的可行性。”
肖雨惊讶道:“你打算继续做短剧?”
“是啊。上次演出效果很好,说明这种形式受到大家的认可,如果固定成一种宣传模式应该很有效果。”
肖雨点点头,“上次演出真的特别好看,大家都很喜欢。如果用来做宣传,确实很不错。”
“嗯,我再好好想想,然后跟周处长商量下,看看可行性如何。”
姜沁深知自己只是个才上了一天班的职场小菜鸡,啥决定都下不了,也再好的想法,也必须得周处长拍板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