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娇媳:我带空间养糙汉(208)+番外
他万万没想到,姜沁才刚把演出的工作带向正轨,就要交到别人手中。
姜沁当然不可能把真实想法说出来,只说这个工作谁做都一样,应该再培养一个人出来,不能只有她会写。
“没啥,都是咱宣传处的同志,谁做都一样。”
她大手一挥,毫不在意地说。
杜辉顿时感动了。
多好的同志啊,做任何事情都不为自己,而是从整个宣传处的角度出发。
要说之前他对姜沁受处长重视,有一点点不满的话,这会儿完全烟消云散了。
人家受重视是应该的。
工作做到位了,就该受领导重视。
相比之下,是他太狭隘了。
一番谈话下,杜辉的思想得到了一次无形中的升华。
很快,在姜沁努力下,肖雨成功出师。
不仅能自己写剧本,还能独自带队伍去演出,能够独挡一面了。
姜沁很欣慰,以后的时间都能用来学习了。
离高考时间越来越近,晚上回家后,姜沁会督促着付绍铎和她一块学习。
他们两个不一样,姜沁白天在办公室里能摸鱼学一会,而付绍铎作为装备处的处长,白天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学习的时间。
因此晚上时间就重要起来。
通常吃过晚饭后,两人陪着孩子玩一会儿,就回房间去看书。
时不时的还会凑在一起解决些比较难的问题。
詹玉敏和付母很支持他们学习。
用詹玉敏的话说,这么年轻不学习是浪费青春。
学更多的知识,才能为祖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詹玉敏引以为傲,啥都不让姜沁干,让她尽管一心学习,自己大力支持。
付母也是支持的,儿媳妇上进她当然高兴。同时让付绍铎别被落下了,也要上进,小两口要一起进步。
付绍铎让她放心 ,自己会跟上姜沁的步伐。
一转眼,时间迈入五月份。
詹玉敏和付母在东安农场也待了半年了。
两个孩子都已经半岁。
付母倒没啥,她早就推休了。
可詹玉敏还没退,休这么长时间过来帮着带孩子,姜沁担心影响不好,就想让她回京市去。
本来没打算着让詹玉敏待这么久,可谁让她生了一对龙凤胎呢,詹玉敏不得不跟医院请假帮着带孩子。
听姜沁说准备把两个孩子送去场部托儿所,让她和付母都回京市去,詹玉敏不干了。
一方面舍不得两个外孙,一方面舍不得女儿辛苦。
然而姜沁态度坚决,詹玉敏反对无效。
付母想留下来带孩子,也被姜沁给劝走了。
她宁可自己辛苦一点带孩子,也不想和婆婆一直住在一起,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人与人之间都是远香近臭,这个道理她还是很清楚的。
对姜沁的意见,付绍铎一贯都是支持态度。
五月中旬,两个老太太动身回了京市。
第184章 大脑全方位的变化
火车站台上,詹玉敏十分舍不得姜沁,搂着她不肯松手。
“妈走了,你一个人真的行吗?”
“妈,我都多大了,再说我现在也当妈了,肯定要学着自己照顾孩子。”
“这…”
姜沁说的在理,詹玉敏也清楚,可就是心疼她。
詹玉敏千叮咛万嘱咐了半天,又交代付绍铎多干点,别让姜沁累着。
后来姜沁实在听不下去,赶紧让她上车了。
付母那边也担心他们,也嘱咐了好几句,还说要是撑不下去,就给她发电报。
两个妈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真正开始自己带孩子,姜沁发现其实还好,毕竟两个孩子都大了,很乖很听话,特别好带。
龙凤胎的小名叫阳阳和暖暖,是姜沁给起的,很有温度的小名,希望他们能一辈子都沐浴在幸福中。
一开始名字没起好时,全家人一块出主意。
詹玉敏说叫团团和圆圆,团圆的意思挺好的。
可姜沁却怎么听怎么不对劲,这名字实在像是大熊猫的名字。
最后还是她拍板,定下来现在这两个小名。
两个妈不在后,小两口每天早上把孩子送去托儿所,晚上下班时接回家。
回到家,一个陪着孩子,一个去做饭。
为了烹饪积分,姜沁把做饭的活给揽了下来。
付绍铎就在屋里陪两个孩子玩。
吃完饭再陪他们玩一会儿,差不多八点孩子们就困了,姜沁去陪孩子们睡觉,让付绍铎趁这个功夫赶紧去看书。
她白天工作不忙,有时间学习。
付绍铎学习时间少,得让他有多一点时间学习。
孩子们睡得早,他们还能学好一会儿。
一天下来,很辛苦,但也很充实。
这天姜沁正在办公室里看书,忽然有从京市打过来的电话,点名要找她。
姜沁不用想就知道这电话是谁打过来的。
能给她打电话的无非是二哥或者二嫂。
接起电话,果然话筒对面传来姜德恒的声音。
“小沁,是二哥。”
电话对面,传来姜德恒高兴的声音。
“二哥,你咋来电话了,有啥事呀?”
这年头打电话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没啥大事不会特意打电话过来的。
不过听姜德恒的语气,只能是好事,不会是啥坏事的。
坏事还能这么高兴,除非她二哥傻了。
“我那篇论文入选了科技大会特等奖,过两天要去会上做报告。小妹,你也是论文的作者之一,要不要回京市来参加科技大会,这可是很好的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