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娇媳:我带空间养糙汉(301)+番外
等到想出两者的关联后,他小心翼翼地问姜沁。
“小姜,咱们要用多久能把光刻机研制出来?”
“这个么…”
姜沁寻思了一下。
其实明天她就能把图纸拿过来,但是那样是不是太吓人了,容易引起怀疑。
那就晚几天,鉴于光刻机是十分难啃的技术,再着自己在机械制造上的课程上的还不够,她没能第一时间给出数据。
然而姜沁这一停顿,看在王衡眼里就有了另一种解读。
他鼓励道:“没关系,据M国人说,他们为了研制光刻机,用了二十多年。还是在集五十多所学校,无数科研人才的基础上。咱们研究的慢一点也没事,只要能研究出来就是好的…”
王衡话未落下,姜沁忽地朝他比了个手势。
她用左手掌,比了个五的手势。
王衡望着她的手势,心里第一个念头是,难不成要用五年?
不过即便是五年,也比M国的二十年少了近四倍。
但是后来他又一想,姜沁可不是常人,不能用常人思路去想她。
最后狠狠心,王衡答道:“五个月。”
姜沁摇头,微微一笑,“是五天。五天之后,我把设计图纸给您,不过里面用到的稀有材料,还得需要您来解决。”
王衡傻了眼,直到姜沁离开,他还在迷迷蒙蒙中没有回过神来。
当下不敢耽误,他赶紧拿着数控设备的图纸去找厂家。
除了芯片以外,其他部件可以先准备起来。
王衡找到的厂家是老牌国营厂,有多条生产线,计算机生产就是在这家厂子里。
当时王衡找到国营厂的厂长,让他改造一条生产线,对方二话不说,加班加点用最快的速度把生产线改好,到如今,这条生产线已经实现了新型计算机批量生产。
看到王衡上门,国营厂的郝厂长以为他是来监督计算机生产进度的,立刻就要让人拿数据过来,要给他做汇报。
结果王衡一摆手,“我不是来听汇报的,我有其他事要交给你办。”
“什么事?”
郝厂长立马来了兴趣。
王衡上次跟他这么说完之后,厂里就上马了计算机生产线。
谁都知道这个有多重要,无论在军工还是民用。
就凭着自己厂子能生产计算机,接下来的国营企业改革,就必定轮不到这里。
“具体是什么我暂时还不能说,你先把生产线搭建起来,我会把零部件的图纸给你。按照上面生产就行,每样都先来一百个。”
“行,包在我身上,保证按时完成。”
郝厂长拍着胸脯保证。
别看现在才要一百个,谁知道等批量生产后会不会像计算机一样,供不应求呀。
这边郝厂长很快领着厂里工程师,改造好了一条生产线。
零部件也按着图纸一一生产出来。
国营厂这边忙的热火朝天时,姜沁那边已经学完了机械方面的知识,把光刻机图纸拿到了手。
“王副主任,这就是光刻机图纸,我不知道M国的光刻机是什么样的,没见过,不过我觉得咱们的技术含量肯定是高于它的。”
姜沁确实不知道M国的光刻机什么样,不过那是之前。
通过超级模拟器的搜索功能,她查到了M国在70年代的光刻机数据,1978年M国的光刻机才刚刚出现技术革新,分辨率能达到一微米。
而这个数据在姜沁眼里,无法想象的大。
在2028年,光刻机早就达到了纳米级别,并在不断地缩小。
她没想把步子一下拉太大,毕竟光刻机是很复杂的,太先进的以华国目前实力还造不出来。
因而她选择了22纳米的光刻机,精度并不非常高,但对于眼下这个年代来说,绝对够用了。
王衡之前也不知道M国光刻机的数据,直到姜沁说要研发,他特意去研究了下,通过海外人员发回来的数据,M国目前最先进的光刻机,精度能达到1微米。
这已经是世界最先进了。
而刚刚姜沁说什么,她能生产22纳米的光刻机。
22纳米,这是划时代的。
意味着光刻机进入了纳米级别。
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王衡已经能预想到了。
他还听说,M国也有了芯片,正准备把芯片安装在设备上,方便操作。
这和姜沁的思路一模一样,就看谁先做出来了。
说不定,姜沁能抢在M国前面先研制出数控设备。
王衡对姜沁抱着绝对的自信心。
第266章 我爸和我哥都在这个厂
“我去联系郝厂长,让他立刻按照图纸生产。”
王衡道。
姜沁略微想了下,说:“王副主任,我跟你一块去吧。有一些技术难点,我得和郝厂长沟通一下。”
她要一起去,王衡高兴还来不及,马上借了宁校长的车前往工厂那边。
轿车畅通无阻地进了国营机械厂大门。
现在国营机械厂因为生产计算机,地位一下子变得非常重要起来。
原来门口站岗的是本厂保卫科的人,后来全都换成了陌生面孔。
厂里职工还私下里议论过,觉得那些都不是一般人,看着像是部队的。
后来还是郝厂长开会批评了这些说闲话的职工,让大家安心生产,不许乱嚼舌根,凡是被发现记大过。
大家一听都害怕了,也就没人敢说了。
渐渐的,大部分工人都知道自家厂子现在生产的零部件是国家急需的,非常重要,厂里连续几次开会教育大家,要注意保密条例,同时还签了保密协定。
这下大家伙更加谨慎起来,毕竟签了协议不是闹着玩的,真出了事可是要去蹲监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