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娇媳:我带空间养糙汉(499)+番外
在羽绒服之外,又多了两样想进口的服装。
这天的会面直接变成了商业谈判,温少沉全程陪同在旁。
不过他几乎没起到作用。
姜沁英语水平不次于他,可以和外商流利地沟通,不需要他做翻译。
再一个,姜沁似乎很精于商业谈判,和外商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游刃有余。
没人知道姜沁的这些谈判能力,都是在当建筑设计师时,长年累月和甲方爸爸谈判练出来的。
谈判桌上的姜沁,浑身散发着夺目光芒,温少沉不由看得有些痴了,过了片刻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快速移开了视线。
这次谈判大获成功,最后结束时外商都被姜沁的魅力所折服。
两边商定好,按照今天谈下来的条款拟定合同,三天后双方签合同。
全程贺杨山都在一旁微笑作陪,就是听不懂说啥。
好在温少沉不时会给他翻译一下。
和外商谈判结束,回去的路上,贺杨山忽地开口道:“嫂子,我也想学英语。出口市场很大,我们的服装以后必定还会有出口机会,想做好外贸,会英语我觉得很重要。”
这一点姜沁赞同,她刚才已经把在谈判桌上谈判的内容大致给贺杨山说了下。
不过她这样转述,跟贺杨山自己领会,还是有很大不同。
会英语对外贸人员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如今国家鼓励大家去深造,去继续学习,我昨天听广播里说现在夜校开了许多课程,我帮你问问有没有英语。要是有的话,你报个夜校利用晚上时间去学,至少先打个基础出来。”
“行,嫂子你一定帮我问一下。”
“嗯,我会尽快给你个答复。”
姜沁当天就给于凤佳打电话,问她关于夜校的事。
夜校是教育部牵头开办的,于凤佳自然了解的比较多。
于凤佳在电话那头说,最近夜校的确开了英语班,主要是现在外国人来华国投资的,做进出口贸易的越来越多。国家需要大批会英语或者其他语种的专业人才。
而这方面的空缺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补上的。
没法全指望大学毕业生,每年才毕业有限的那些学生,数量上太少。
于是夜校应运而生。
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自己要学的专业,学习期满通过考试后,能够拿到相应的毕业证书。
贺杨山想要的不是那一纸证书,而是要能把英语当成一门工具语言来用。
想达到他的目的,光靠夜校学的那些内容就有些不够。
但是一口吃不成胖子,贺杨山没有英语基础,先去夜校打打基础倒是可以的。
至于其他,入了门再深造,就会容易很多。
姜沁托于凤佳给贺杨山报了名。
夜校离贺杨山的店铺位置不远,他刚好可以下了班直接过去上课。
付珊知道了这件事,嚷着要跟贺杨山一块去夜校上课。
她打算学一学管理。
厂子里的工人越来越多,已经从最初的二十多人,发展到了四十多人,直接翻了一个番。
这是刚开始办厂时,付珊完全没想到的。
她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居然会管理着四十多个人。
人数增多带来的问题就是,精力牵扯过多,对人员的管理上没有太多经验。
于是付珊想给自己充个电,好好学习一下管理技能。
对媳妇的想法,贺杨山当然是举双手赞成的。
正好两个人一块上夜校,还能做个伴。
姜沁听说这事,很快帮付珊报了个工商管理。
这两个人忙着上班加上学习,实在没有精力照顾宁宁,于是宁宁被放在了付母这边,跟哥哥姐姐们待在一起。
小家伙还处在懵懂的阶段,不过能留在姥姥家里,她也表现出了开心。
阳阳和暖暖上了幼儿园,付母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小年和宁宁身上。
过了三天,合同拟定好了,只等着双方签字。
这次姜沁让贺杨山签字,她自己身份有些敏感,最好还是别掺和进这些出口生意中。
第442章 求婚了
签约那天,姜沁没有去,贺杨山一个人去的。
不过外贸部那边有温少沉陪着,姜沁还算是放心。
晚上贺杨山过来这边,和她说了一下签约的细节。
一切都很顺利,就是那些外商没看到姜沁,一直在问她怎么没来。
贺杨山把签好的合同拿给姜沁看,几个外商一口气签订了两万件羽绒服,一万件呢子大衣,还有五千套毛呢套裙。
之前做合同的时候,温少沉把外商要订的数目告诉给他们,贺杨山那个时候又喜又忧。
喜的是外商一下子订了这么多货,忧的是这么多的货,以目前服装厂的生产能力,根本生产不过来。
不过温少沉帮着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给联系了京市纺织厂,和纺织厂说好让那边给代加工,按加工的件数计数。
京市纺织厂有设备,有工人,只要培训一下就能上岗。
等到跟外商的合同成功签订,贺杨山又去跟京市纺织厂签了代加工的合同。
这次依然是温少沉陪着去的。
合同签完,贺杨山想请温少沉一起吃顿饭,为了这批服装合同,温少沉跟着前前后后的忙活,出了不少力。
人家一个外贸部的处长,为了自家生意忙活,贺杨山觉得多少得表示下谢意。
送点什么,就温少沉的家世来说,他啥都不缺。
还是吃顿饭来的妥当,正好能在饭桌上多交流交流,也是为厂子拓宽人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