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甜品(122)
禁火冷食是寒食最核心的习俗。
往年吃的都是青团、寒食粥等,今年忽然流行起一种叫三明治的冷食。
老铺点心在平陵开了三四年,算是年轻的点心铺子,和好记就隔着一条街。
别看不在这条街上就不是竞争对手。赚的都是附近街坊邻里的钱,很大一部分的顾客重叠。
之前还不显,但这次的三明治可给老铺点心带去不小的冲击。
三明治火了,但青团仍有很多人吃。老铺东家一开始并未在意。
可附近特意去好记买了三明治的人都顺手在好记买了青团,还去什么老铺。
以前去好记是绕路,现在变得去老铺绕路。
老铺点心生意和以前相比一落千丈,而且这种情况持续到了寒食节后。
“买到了吗?”老铺东家安排人去好记把每种口味的三明治都买了一个,“没人看见吧”
“没人,好记人多,没人注意到小人。”小二自知失言,东家最听不得别人说好记人多。
他连忙把藏在怀里的三明治掏出来,转移话题道:“买到三种,火腿、藤椒鸡、鱼肉。”
“快拿给师傅尝尝。”
三明治看着不难,不过就是面包裹菜和肉。
菜和肉平衡搭配的技巧找个老道的厨子就能解决。
最难的是里面的酱料。
什么沙拉酱、塔塔酱、蛋黄酱、蛋酱,闻所未闻。
“吃出什么来了吗?”老铺东家迫不及待的问道。
“应该有鸡蛋。”
“要你说,人家就叫蛋黄酱!还有其他的吗?”
“它口感如此细腻,莫不还有鲍螺?”
“那不还赶紧试试!”
蛋黄酱拐到鲍螺上,真是拉着耳朵擤鼻涕——胡扯。
蛋黄和鲍螺融合,能入口但是太过浓稠,更像冰淇淋而不是酱。
老铺东家顾不上这些,哪怕寒食过了也赶紧出。
加了鲍螺价钱可不低,而且有好记珠玉在前,并没有多少人来买。
老铺的东家因此记恨上了好记。
第69章 贝果死脸,怎么这么薄啊。……
天边微微泛起白光,残月还勾着西檐。
卯时,平陵城已经醒来,巷子里炊烟袅袅,长乐街上的各家各户纷纷开门营业。
谢宗林将做好的刚摆上柜,林教授便掐着点来了,这次他还带了一个一看就是很有福气的人。
“有什么重要的事不能等我吃完饭再说?”姚青云眉头紧锁,不知林教授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我请你吃!”林教授头也不回,道:“府学食堂的朝食不是馒头就是面,也不知道换个口味。”
“那还能吃什么?”
姚青云正是府学食堂的大师傅。他和林教授认识数十载,一个善做,一个善吃。整个江陵府学他俩关系最好。
林教授:“你马上就知道了。”
“林教授早,吃过饭了吗?”他俩一进门好安便看到了。
“马上吃。”林教授点了几道点心坐到一边。
“一早上就吃这个?”姚青云面露嫌弃,不理解,也不想尊重。
林教授叉腰:“吃这个怎么了,谁家天天早上吃面。”
谢宗林端着刚吃完的面碗飘过。
“你看有甜有咸多好。府学的朝食也该换些花样了。”
“你说把馒头面条下掉上这个?”姚青云不可置信道。
这点心稀奇古怪还小,完全没有馒头实在。
“我没说下掉馒头面条,我的意思是你可以在朝食里添几种其他点心。”林教授说道:“早上天天就那两样,谁都吃够够!”
“我就没吃够!”姚青云反驳道:“面食多好吃,吃一辈子都不会够!”
“你是豫州人,你当然不够,你一天三顿吃馒头吃一辈子你都不够!”林教授举着点心,不服道:“但江陵府学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可不是所有人天天早上想吃馒头面条。”
“他们没说,就是没有不想。”姚青云不接受。
“你等等,你马上就知道他们想不想了。”林教授也不和他争辩,示意他看向柜台。
林姚二人进来后,陆陆续续有客人前来。
“一碗糖水豆花,一个抹茶碱水包,四个虾饺,在这吃”
“两个芝麻馅麻团,一碗热豆浆。”
“一碗莲子百合红豆沙,一份鸡蛋仔。”
“一个麻糍包油条,一个肉松饭团,打包带走。”
是的,一大早上吃点心的人少,但平陵房租这么贵可不能浪费。
好安便推出几样便携的朝食类点心。没想到还带动了其他点心和糖水的销量。
早上来的客人几乎都是学生打扮,有府学的,也有其他学堂的。
不是堂食就是打包,尤其打包的,一拎一大串,一看就是帮很多人稍的。
柜台不停地传来点菜声,只要点的是他们桌子上有的,林教授就夹起来在姚青云眼前晃上一圈,然后咬上一口。
姚青云越看眉头越深,这些学生中不乏他认识的。
有免费的食堂居然不吃,都要跑出来花钱打野食。
这点对姚青云刺激很深。
食堂的朝食很难吃吗?
“这又不是荒郊野岭,不叫打野食,叫打牙祭。”林教授一眼看出好友心中所想,说道:“府学的食堂也该改进改进了。”
“尽搞些花里胡哨的。”姚青云面露不悦。
林教授:“但大家爱吃啊。”
姚青云:“这些东西哪有馒头面条顶饱!”
林教授:“但大家爱吃啊。”
“!”
姚青云气得起身要走,林教授赶紧放下筷子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