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甜品(71)
“你好大的胆子啊,天还没黑就敢作案,看我不帮绑了送去衙门。”
说着,周娟举起木棍,迎面劈去。
“我不是贼人。”刘树林手里握着点心解释道。
“怎么不是?你手里握着的不就是证据吗?上午在前面看半天,发现没法下手,就跑到后院来偷!采花贼还采上点心了!”
说话间,周娟忽然瞄到刘树林腰间挂着的钱袋。这不是她们东家的钱袋子吗?这采花贼还偷钱!
周娟火气噌一下,又上一层,手里的棍子挥出风声。
“你个贼人,我让你到处霍霍人。”
“我没有,我不是贼人,没霍霍人。”刘树林手里握着点心舍不得扔掉,这可是粮食呀。
手空不出来,便没发去接对方的棍子。刘树林只能抱头乱串。
“吱呀”,院门被推开了。
好安一进门便看见这一幕。
“东家,快抓住他。就是这人早上在店门口探头探脑。下午就偷到后院来了,偷人,偷钱,还偷点心!”
“我没有。”刘树林迅速躲到好安身后,说道:“我早上是想来找你的,但我这身衣服太脏,没好意思进去。”
“停,都打住。”好安先接过王记酒楼小二手里的饭盒,然后把院门关上。
“都是误会。”扶起翻了的凳子,好安把饭盒放好,“这是我们的合作商,第一次来这。这是好记的伙计,性格比较爽利。”
好安连忙将二人之间的误会道明。
周娟意识到是自己认错了人,搞出个大乌龙,连忙起身道歉。
“没事,说清楚就行。”刘树林憨憨一笑。
周娟的心放回去一点,可一坐下便看到满院狼藉都是自己搞的又忍不住紧张起来。
东家平时对钱有多看中她是知道的。她最信任的谢宗林砸了一个碗都要扣钱,更别说她们这种小喽啰。这一院子收拾起来至少也要五六十文,抵得上她两天的工钱呢。
“你先去前面忙吧。”好安送周娟回去,周娟又回头看了看院子,支支吾吾道:“东家,这……”
“没事。”好安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忽然抬手给她竖了个大拇指,说道:“勇气可嘉,但下次真要遇到了坏人,不要自己一个人上前。要么拖延时间,找机会逃跑,要么多喊几个人。”
“知道了。”不知为何,周娟的心一下放了回去,欢欢喜喜的继续去工作了。
“真不好意思。”好安又道一次歉,“周娟也不是故意的,主要之前家里闹过贼,所以大伙对生脸比较警惕。”
她端出四只大闸蟹和一些饭菜,虽然黄和膏还差些意思,但依旧是上品。
“真没事,是我没说清楚。”刘树林也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耳朵。
吃完饭,刘树林去找他弟,二人要赶着回家帮忙,好安也不好多留,约好下次要采买的东西,便给他们准备了一些耐放的点心干粮送他离开了。
第41章 乌冬面集卡活动
把树番薯削皮,碾成浆后滤去残渣,静置一夜,剩下一层洁白如霜的沉淀物便是树番薯粉。好安更习惯见它木薯粉。
沉淀后的木薯粉没有充分糊化,黏糊糊地贴在桶底,需要晒干或者烘干才能长久存放。
步骤不难,但架不住树番薯数量多。好安忙了五六天才全部收拾完。
有了木薯粉,能做的吃的可太多了,好安立刻改良了珍珠。
之前做的珍珠色泽混浊,容易散开,吃起来太过软糯没有嚼劲。换了木薯粉,珍珠顿时有一种黑得剔透的感觉。
还有西米、芋圆通通呈上来!
————
“姐姐,这个真的能吃吗?”好昕看着姐姐朝面粉里兑入木薯粉和盐水,不禁有些怕怕。
这个不是有毒吗?怎么能吃呢。
黄豆和米粒也坐在好昕身边,一边摇着尾巴,一边哼唧,像是在附和:就是,就是。
“当然能!”
木薯可是和甘薯、马铃薯并称世界三大薯,同时也是世界六大粮食之一。
“那……”好昕纠结了一会,最终选择相信,问道:“这个是什么?好吃吗?”
“乌冬面。”好安说道:“是一种面条,但和以前吃的面条很不一样哦。”
好昕看姐姐的手法和往常做面条的手法并无区别,不由有些好奇。
都是粉,能有什么不一样?
好安水加得少,里面又加了木薯粉,面团变得十分难揉,好安揉了一会便觉得手疼,等差不多揉成形了便放在一边先醒了一刻钟。
醒完后还要接着揉。
传统的乌冬面这一步都是用脚踩,好安接受不了便让谢宗林来揉。
在好安手里坚硬不屈的面团到谢宗林手里认他揉圆捏扁。
力气大就是好。
揉两次,醒两次,面团变得光滑,就能开始擀面。
擀面也是个费劲的活。力用不狗,面团还会往回缩了缩。
乌冬面的面皮不能擀太薄,擀到和米粒宽度差不多的时候撒上一些干粉,卷起来切成细条。细条可以搓成圆的,也可以不搓。
好安是不想搓了,撒了撒干粉便把乌冬面下锅了。
乌冬面煮熟,过凉水
汤底不用太复杂。鸡蛋油煎,放入香葱、香菇,加水煮上片刻就会翻滚出白色的水泡。
这个时候,倒入汤底,便可以出锅了。
好安盛了三碗,撒上一些胡椒粉提高口感。
这一丢丢胡椒粉可是这个碗里最贵的东西。胡椒是舶来物,产地少,运输难,作用也多。它不仅能调味、做香料,还能入药,价格堪比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