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别光说不做。同样的话,你和大嫂从去年开始就翻来覆去的讲,可没两天你们自己又主动找上门来了。我们二房可从未向你们低头求饶过,你们就别再反复横跳了成不?”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林二叔索性就摊开了讲,半分情面也不给赵老爹和赵大娘留了。
真心话,林二叔早就不想要赵家大房这门亲戚了。以后再也不走动也挺好的,互相都省事,也能求个耳根子清净。
“你的意思是,我们大房求着你们二房了?别说笑话了!你们家雪兰能得老林家的亲事,还多亏了我们大房让给你们的。你们倒好,得了便宜还卖乖,翻脸就不认人是吧?”赵老爹就觉得,以前的赵二叔根本不敢这般跟他说话,也没这个底气跟他呛声。
但是赵二叔现在敢这样了,为什么?不就是仗着赵雪兰生的儿子姓了赵,二房自诩有子嗣传宗接代了?
也怪老林家,好好的自家大孙子不要,反而拱手送给了二房,疯了吗?
这年头还有嫌弃自家孙子太多的?换了他们大房,他就不嫌弃,一个孙子也不可能白送给外人!
越想越窝火,赵老爹既想要迁怒老林家,偏生又不敢真的跟老林家对上。回过头再想要骂二房,可又实在拿不出正儿八经的由头。
最终,赵老爹硬生生的憋了一肚子的气,只能回家找嫁不出去的赵雪菊撒火去了。
赵大娘也是满满的怒火。但是自打赵雪兰出嫁、赵雪菊的亲事却迟迟没能定下来,赵大娘就开始渐渐低赵二婶一头了。
早先她仗着自家有儿子,没少在赵二婶面前得瑟,现下却是说不出得意的话来了。
虽然赵雪兰只是一个姑娘,可老林家这门亲事真心没得说。林向中这个女婿有事没事就往赵家二房跑,赵雪兰还从老林家赚回来不少的银钱。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处,赵大娘看在眼里,怎么可能不嫉妒?
咬咬牙,她就又想回家骂赵雪菊这个不省心的死丫头了。
当初说的那么好听,余家的亲事是板上钉钉的,赵雪菊马上就能嫁去镇上享福,他们赵家大房也能跟着沾光得不少的彩礼银钱。
可结果呢?余家娶媳妇给的彩礼银钱确实不少,但却不是给赵雪菊的,也不是给他们赵家大房的。人余家娶了王家的闺女,现下日子过得可红火了。
听说余家还把王家小弟送去镇上的私塾读书识字,又把王家小妹送去绣坊学手艺。还有王家嫁去余家的那个闺女,更是接手了余家在镇上的铺子,真真正正当家管起了大把大把的银钱……
光是想着,赵大娘就觉得本该属于自家的好处都被老王家抢了去,心下着实怄的慌。
就好像一个金钵钵本来都快要落到他们赵家大房,临到眼前却又被硬生生抢走,赵大娘哪里能甘心?
现下又出了老林家不准他们赵家大房接棉衣活计这事儿,赵大娘就更加的愤怒烦躁了。
赵家二房可不管大房是什么心情。哪怕听到大房那边又传来敲打喊骂的声音,他们也只当没有听见。
本来么,早就分家了,就是两家人了。真要是关系亲近,多走动走动也无妨。可事实上他们两家的关系根本就没有那么的好。
这些年被赵家大房肆无忌惮的欺压,赵二叔和赵二婶真的是能忍就忍了。如今年纪越发大了,又有孙万事足,可不就不想再继续忍耐下去了?
他们大人受些气倒是无所谓,他们家大孙子却不行。这以后啊,他们当长辈的都得硬气起来,孩子才能过得更好。
看看亲家林老太太,一个寡妇都能将家里的子孙护的严严实实的。他们还是两个人呢,怎能轻易认输?
不得不说,在老林家住了这么些时日,赵二叔和赵二婶深受林老太太的影响,发自内心的决议改变了。
于是乎,赵家大房再想要来找二房讨要好处,是万万不可能了。除了无能狂怒,就只有回家发泄。
再然后,赵雪菊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越来越煎熬。被逼到最后,她直接就随意寻了一门亲事,匆匆嫁了出去。
她总感觉,继续在娘家呆着,早晚有一日她会被娘家人嫌弃死。
与其这样,她还不如赶紧嫁了。最起码,不用再看娘家人的难看脸色,也不用过得那般憋屈和难受。
至此,被林老太太列上名单的各方人马都渐渐偃旗息鼓,一件件合格的棉衣顺利送到了林晚嫣的宅子。
十月底,林晚嫣交付了第一批棉衣。
十一月底,第二批棉衣如期送出。
紧接下来,林晚嫣就给林氏族人放假了。其他外村人接的活计,也暂时停了。
已然腊月,天太冷了,严重影响到了进度。而且棉花存量告急,没办法做出新的棉衣。
还有就是这个时候就算做出新的棉衣,年前也送不到燕山去 。
种种原因,林晚嫣将所有的账目清算完毕,就准备迎接新年了。
族里的私塾也放了假。林志山他们几个都回了家。
现下唯一一个还在坚持的,是林志河。
他经过不懈的努力,已经跟如松书铺定下了契约,每个月都需交出五本书。除了最简单的《三字经》,也开始多了《百家姓》和《千字文》。
林晚嫣去看过林志河现下写的字,确实大有长进,配得上他的努力。
眼看林志河如此勤奋,林向东也有些坐不住了,特意去了一趟如松书铺。随后,也带回来了一些任务。
林向东的字比林志河写的好,文采底蕴都更佳。想当然,是拿回更难的书,赚得的银钱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