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正去了燕山之后,他们很快就发现,燕山的战事太过频繁,别说两三年了,就是一年半载,都随时需要他们亲身上阵杀敌。
他们哪里是真的想要上战场?光是拿刀拿剑,就很让他们心惊胆战,更别说还要见血了。
于是很快的,这些人就都放弃了,灰溜溜的自己打道回府,几乎是颜面尽失。
而知晓了这些人为何铩羽而归的真相之后,朝中有鄙视瞧不起他们的同僚,更有跟他们惺惺相惜的同道中人。
自那之后,朝中就鲜少有朝臣敢把主意打到燕山去了。哪怕,他们尽数都对燕山的兵权虎视眈眈,眼红的紧。
看着一片鸦雀无声的朝堂,圣上嗤笑出声:“既然没人胆敢前往燕山,就别动不动肖想不该属于你们的东西了。朕的二皇儿接连坐镇燕山好几年,打下无数胜仗,哪里不比你们在站的各位更有资格执掌兵权?你们若是还有异议,只管亲身去燕山跟朕的二皇儿一较高下。朕也想亲眼瞧瞧,到底是你们打仗更厉害,还是朕的二皇儿更加的厉害。”
圣上说的容易,却是更加没人胆敢接话。生怕稍稍一冒头,就被圣上指派去燕山打战了。
明眼人都知道,眼下的燕山最是凶险,又战事连连。他们毫无作战经验,乍然被送过去,跟主动送死有何区别?
比朝臣们更加郁闷的,其实是几位皇子。尤其是自诩胜券在握的八皇子,心下更是烦躁。
这次机会千载难逢,他本是想着怎么也要从何哲彦的手中抢走一部分兵权的。现下看来,怕是又得作罢了。
八皇子倒是也不贪心,没打算一上来就把何哲彦的兵权全都抢走。他心里很清楚,何哲彦身上带着累累军功,不可能轻轻松松就被他拉下来。
他是准备一步一步慢慢来的。并不指望一口吃个大胖子,至少得让何哲彦给出点东西才行。
毕竟何哲彦这次确实是监管不力,竟然放任敌军夜袭燕山,甚至还火烧了一半的粮草。这无疑是重大的决策失误,亦是何哲彦必须承担的责任和损失!
八皇子觉得,趁着这次抓住何哲彦的把柄,怎么也能往前更进一大步。
没成想圣上如此偏心,根本就没打算将何哲彦手里的兵权分出来。
更没想到何哲彦的反应速度如此之快,才不过几日就又打了胜仗。这个时候再提何哲彦先前的过错,怕是很容易就被功过相抵,既往不咎……
越想越不是滋味,八皇子只恨不得豁出去直接前往燕山去拼一拼得了。
可再一想到,如若他不在皇城,皇城发生任何变故,他都没办法及时掌控,更不可能有时间随机应变。但凡真出了什么事情,等到他从燕山赶回皇城,一切都已经晚了,连肉汤都轮不到他喝……
如此一权衡,八皇子就又被困住了手脚,打消了前往燕山去拼战功、抢兵权的念头和打算。
当然,人不能去,心下的惦记却是少不了。简而言之一句话,八皇子很不甘心,十足十的不甘心。
他哪里能想得到,圣上真会放手将兵权交到他们其中一位皇子的手中。若是早先预料到圣上会有此想法,八皇子说什么也会争着前往燕山熬上一熬的。
现下回过头再去看当初何哲彦的选择,八皇子再说不出何哲彦太过愚蠢的话语,只觉得自己才是被戏耍愚弄的那一个笨蛋。
只怕早在何哲彦前往燕山之前,圣上就已经透露出了相关口风。只不过,彼时根基太浅的他,一无所知罢了。
圣上没有理睬下面这些人的诸多心思和算计,自顾自退朝走人了。
在别的事情上,他或许还能拿出几分耐心看这些人互相斗来斗去。但是涉及到战事,圣上一丁点看戏的兴致也没有。
除非这些人都争先恐后的想要赶赴燕山参战,那他还愿意多坐会儿,静看这些人还能闹出什么戏码来。
至于说对何哲彦的责罚,很抱歉,没有。
别说何哲彦又接连打了胜仗,哪怕何哲彦这次真的输了,圣上也不会怪罪。
何哲彦又不是外人,是他的亲生儿子。别人哪怕是朝臣,都推脱着不愿前往燕山,何哲彦身为皇子却愿意以身涉险,为他这个父皇保卫江山,他还有什么好不满的?
第135章 更新
不得不说,这世上最难测的就是帝王之心了。
像当今圣上,忌惮怀疑何哲彦的时候有之,心疼庇佑何哲彦的时候也有之。有的时候简直毫无道理而言,只看他自己是否愿意,又是否喜欢。
这次燕山被突袭的事情,圣上其实是可以借机发难的。可偏生他没有。不但没有,还一力护着不准任何人说何哲彦的不是。
如此,着实让一众朝臣不敢继续肆意揣测君心,连本来准备有的小动作一时间都戛然而止了。
皇贵妃娘娘也是颇为疑惑。
她人在后宫,知晓消息的速度难免就慢了一些。等她知道燕山被突袭的时候,前朝已经吵闹成一锅粥了。
彼时皇贵妃娘娘是真的担心有人会借机生事,更担心圣上会顺势为之,严惩何哲彦。
尤其如今文家老太爷已然辞官,朝中虽然还有文家一脉,却远远不够文家老太爷举足轻重的分量,说话也不是那么的有用。
也是以,皇贵妃娘娘着
实担心文家镇不住场子,更担心何哲彦会遭到陷害。
本来皇贵妃娘娘都打定主意去堵圣上了。她是想着,哪怕被圣上斥骂一顿没规矩,也一定得好生跟圣上哭诉哭诉。再怎么说她的二皇儿对开元朝没有功劳,也是有功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