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舅舅教她的,地下的虫卵,冻一冻也能冻死。
地晾够了,几个人就开始商量起种什么来,徐梦刚院子就听见几个孩子在吵吵。
老二说:“种西瓜,西瓜好吃。”
老大却坚持要种青菜:“家里有青菜多方便啊。”
老二很坚持:“西瓜也好吃,不然就种番茄。”
他们看到黄晓莹回来了,齐齐的看向她,非要她评评理。
这段时间几个人在一起处出感情出来了,几个人明显跟黄晓莹要更亲近些。
徐梦醋醋的说:“还是小孩儿能跟小孩儿玩到一起啊。”
不光是三个小孩儿跟黄晓莹更亲近,就连黄晓莹日常也不爱找她玩。
黄晓莹眨了眨眼睛:“表姐——”
徐梦日常要读书,两人相处的时间,说不定还真没有跟跟几个小孩儿相处的长。
几个人就蹲在池子边上,看青菜刚刚发的芽。
前几天撒的小白菜,都长起来了。
黄晓莹说:“现在只能种青菜,咱们把去年收的葱头给种上,剩下的全撒上青菜,等五六月份才开始种西红柿……和西瓜,那个季节才适合种西瓜。”
老二又提议:“还要种黄瓜,黄瓜也好吃。”
黄晓莹愉快的答应了。
只有十几平米的菜圃,但规划好了能种不少菜出来,去年冬天养的小白菜就没死,一直间苗吃,隔三差五的能扯几根出来,也是乐趣,几个孩子现在感受到了种田的乐趣以后,对种菜更感兴趣起来。
正说着话,冯燕文回来了。
她现在是真的忙,周末尤其忙,哪怕都招了四个老师了,培训班那边一直都是缺老师的。
老师一边在招,教室也一边在扩。
冯老师在招老师这方面明显比别人谨慎,不仅英语基础要扎实,人品也不能太差了,混出来的水货学历,是没办法混进去她的培训班的。
这段时间那边在装修,连同隔壁黄奶奶以前的院子,也开始装修起来。
原来买了黄奶奶房子的买家,嫌他们家亲戚找麻烦,又透出点砍价的意思来。
刚好那段时间王栓柱计划着跟冯燕文结婚,又碰上徐解放这事儿,他本意是想买个商品房,搬到新房子住,但又不放心把冯燕文丢在这边,索性就把黄奶奶的房子给买下来了。
价钱还是三万八。
自从那边一买下来,黄奶奶就搬去找好的养老院去住了。
而且王栓柱开口了,十年以后如果老太太还在,养老院的钱他出。
但到那个时候,这老太太也快九十岁了,便就算是活着,又能再活几年,又是十年以后的事情,现在长春巷这边,谁不夸一句王栓柱厚道,就算唐慧再怎么想闹事,她拿的出三万八,或者敢拍着胸脯说,十年以后若是老太太还活着,养老院的钱她掏吗?
唐慧就算再怎么横,也不能跑去养老院去找人要钱去。
而王栓柱则是得了一长溜的房子,该说不说这房子他买下来是最合适的了,两边规整一下,不仅黄奶奶原来的院子更大一些,他原来的户型也比以前更好更规整了,两边一起装修,索性把该换的都换了。
这年头城区建筑也有翻修的规定,但他这房子本身也不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物,不在保护的范围,翻修的力度大一些,只要不违规搭建,是可以好好翻修一下的。
只是在外人看来并不划算,买房才几万块,装修却又要多花好几万。
还不如买新房呢。
对于知道未来几十年的走向的徐梦来说,只怕那些自认为聪明的人,最后才是吃了大亏的,长春巷这一带,可是熬到了最后都没有拆迁的,号称地段最强,五百万也只能买个十几平米的“破”地方。
第117章
“那边的房子装的怎么样了?”
见冯燕文回来,嘴角挂着笑,徐梦随口问了一句。
“昨儿去见了他家里人。”冯燕文回答的牛头不对马嘴,他们打算五一结婚:“你真的不搬过去跟我们一起住吗,黄奶奶那边的房子翻修了,规划的很好,还有你一直想要的淋浴卫生间。”
徐梦有一点点心动,但——
“算了,你们就过你们的二人世界吧,不要因为抛弃我感到愧疚,我在这边住的很习惯了,而且跟他们三个也处习惯了,我们搬走了,刘大姐还要给他们再找租客,不是给人家添麻烦吗?”徐梦浑不在意的说:“我觉得现在的方案就很好,给我在那边留个房间,哪天我想住就去住了,这边的房子也很难租到这么好的,我不太想搬走。”
笑话,六十块的月租,还有这么不事儿逼的小邻居,她才不想搬家。
那边的院子比这边还小,就算装修再好,人家老房子着火正处的热火朝天的,她俩住过去多妨碍人家的二人世界?
搬后爹家里去,谁知道能不能住好!
对方毕竟是个成年人,又木得血缘关系,相处的好就不说,相处不好,还能再找个比这更好的租房吗?
“我不想搬。”徐梦认认真真的说:“再说了你们那边又不大,就两间卧室吧,万一以后生了小宝宝,还要是给他安排个地方住的,你就安排个客房,我愿意住就我住,我不想住的时候,也可以给别人住啊,这边多大多敞亮,搬过去那么点地方,住着四个人。”
要把女儿丢在这边,冯燕文是有一点点愧疚的。
但见徐梦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跟人住在一起的抗拒,又跟三个孩子处的这么好,也觉得这房子租着也不错。
这边房租不贵,虽然刘大姐提了一嘴,现在物价飞涨,等到满一年了,多少还是要涨点儿,但像这样好的租房,世面上很难找得到了,而且刚租房的时候,是看着她们母女两个困难,给的一个优惠价格,现在她们有钱了,也就不能再占人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