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十月份市里要搞庆国庆的活动,区里可能要提前把活动办起来,我们街道也要出节目,你也知道咱们这边住的都是什么层次,唱歌跳舞的是不行了,我想搞个小品。”
灵感还是来自于薛老太。
把灵感来源说了一下,然后提了一下创作思路。
冯燕文有些为难:“我这段时间在家也没别的事,按说你开口我也应该帮帮忙,但写剧本什么的,我不是很在行啊,我平常连电视都很少看的。”
前段时间王栓柱按她在床上养胎,还叫她看电视打发时间来着,就那样冯燕文都躺不住,在家憋了两天就出门干活儿了,为此王栓柱没少操心,还在刘大姐面前请教过。
刘大姐自然不会觉得这两口子是心机重,提前那么久布局推脱这事儿。
但这段时间她找了不少人,确实愿意帮忙的没这个能力,不愿意帮忙的却又是热心肠。
刘大姐见她这么说,也知道是没戏了,于是叹气。
黄晓莹这个时候看了过来:“是搞小品吗?”
刘大姐就点了点头:“是啊,你有认识的人,会写这东西的?”
黄晓莹犹豫了一下:“我能试试吗?”
她喜欢看小说,也喜欢看电视,私下无聊的时候还会写个小剧本什么的,但也只属于普通人的自娱自乐罢了。
“就是怕你们看不上,你也多找几个人,我写完剧本给你看看,能用就用。”
刘大姐知道这丫头,对她没做太大的指望,既然都这么说了,她也不好打击小孩儿的积极性,只是在心里有了盘算,黄晓莹的话其实也给她提供了思路,既然找人找不到,也可以向社区征集点子啊,没准还真有有能之士。
想到这里刘大姐眼睛大亮,鼓励般拍拍黄晓莹的肩膀:“行,你先写着,我们街道也打算在社区征集剧本,你到时候把剧本直接给我。”
黄晓莹点了点头。
等晚上徐梦回到家,发现黄晓莹正坐在桌子前奋笔疾书的时候,还夸了她几句。
后来她发现黄晓莹这段时间都在写什么,要不就是跟刘进几个嘀嘀咕咕商量着什么,一副神秘样儿。
徐梦还跟魏香说:“黄晓莹肯定有什么秘密。”
她偷偷去问刘进,结果刘进也是一副提防着她的样子,打死不肯出卖队友,绝不肯告诉她最近在做什么,但过后还是会跟黄晓莹凑在一起,小秘密很多的样子。
别人都知道的小秘密,自己却不知道,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
徐梦就去冯燕文跟前叨叨。
冯燕文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摇着蒲扇笑了笑,闭上了嘴巴。
“妈,原来你也知道黄晓莹在干嘛?”
“嗯,我大概能猜到吧。”
“她在干嘛?”
“你自己去问她呗。”冯燕文冲女儿眨了眨眼睛:“你俩不是住在一处的吗?”
好吧,原来妈妈也知道。
全世界就只有她不知道黄晓莹的小秘密了吗?
第130章
不过徐梦很快就没有心思管这些了,因为她很快就要面临高考。
准备了足足一年,要说徐梦不紧张,那肯定是假的。
最后的这一个月里,她甚至连韩季明的面都没怎么见过,也没去过张明卿店里,大家似乎都是很有默契的,尽量不去打搅她,而她自己也把这种紧绷的情绪带到了高考前三天。
临近高考,反而不是很想看书。
前世的学习成绩没有这一世那么好,但高考成绩出来,她还是考上了本科,但那会儿她压力并没有那么大,或许是因为本身对高考的期待值不是很高,加之在学习成绩并没有那么好。
而这次,除第一次模考进步不大,后面的几次模考,她考的也是一次比一次好,最后一次模考更是超过了第二名二十几份,遥遥领先于众人,而章老师带的这个班,因为英语平均分拉上去了,最后一次模考的估分很高,本科率至少有百分之八十。
这个比例,在九一年的京市,也是很瞩目的。
徐梦的成绩甚至在区里都排得上号,要不是高考的最终成绩还没出来,学校都恨不得给她拉个横幅。
考前学校给放了两天假,让学生放松放松心情。
章老师却把人叫到了办公室,谈了一番话以后,语重心长的说:“我不知道你压力为什么会这么大,你现在的成绩,考个京大都不难了知道吗,你现在最重要的是放松自己,别想那么多,轻轻松松进考场,开开心心回家去,我知道过去这一年你脑子里面绷着一根弦,可千万不要给自己背负太多,负重前行,走不远的。”
章老师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每次都在人生低谷,一次次又让她挺过来了,她下乡得早,当时去农村的时候,年纪就不小了,考上大学的时候都三十岁了,等她参加工作的时候都三十好几,用她自己的话说,一辈子经历过的事,比人家几辈子经历的都多。
她如今看待徐梦,既有老师的欣慰,又有年长者的温情。
这样的学生,这样优秀的作品,可遇不可求。
徐梦点了点头。
看着学生走出教室,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听进去,章老师叹了一口气。
学校的考生被分成了几拨,大部分都留在了本校,徐梦属于小部分那一拨。
分到外校考点的,还需要在考场附近定个酒店,徐梦家里也在订宾馆和自己接送中纠结了一下,学校附近的宾馆条件一般都不好,高考时候定的人又多,条件肯定是不如家里的。
那边的带队老师还不是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