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326)
“谢皇玛法!”弘昐笑嘻嘻地拉着几个弟弟跪下谢恩。
尼楚格都以为自己要挨罚了,没想到还能得到奖励,嘴角勾起,朝着旁边的格伊古勒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
格伊古勒无奈摇头。
得了孙子的谢,自然也要惩罚另一个,康熙的脸色很快冷了下来,“弘昱作为晚辈,不敬长辈,罚抄《孝经》五十遍。”
他看向直郡王,“老大啊,你在教孩子这方面让朕失望了。”
“朕本以为你们由朕教养长大,教孩子的方法也是一脉相承,但现在看来还是不行。”
康熙看着在座的几个儿子,“弘昱以后送进宫读书。”
想了一会儿,康熙又道:“算了,此时以后再议,朕要好好想想。”
“是。”
一场宴席就这么散了场,十八阿哥本想继续跟着弘昐,康熙将他带走了,弘昐松了口气,带着弟弟和姐姐回到阿玛身边,那小眼神还在不断偷瞄四爷。
四爷又不是瞎子,怎么可能看不见,干脆回头,和他对视上,“想说什么?”
弘昐别扭地上前,“我前几天才说...离十八叔远点,结果...”
结果今天就闹出了这种事情,虽然被康熙表扬了,但他还是违背了他说的话。
“但十八叔那个样子,我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弘昐解释道:“我想过了,在那种情况下,如果十八叔闹大了,到时候皇玛法也会责罚我们袖手旁观,如果我帮了十八叔,在皇玛法那边我们也是帮着长辈。”
四爷看向弘昐的视线变了,如果说他以前觉得弘昐还小,那么现在的弘昐在他眼中好似突然就长大了,又或者他早就长大了,只是他到现在才发现。
他已经学会权衡利弊了。
“做的很好。”四爷难得夸了一句,“以后做每件事情前也好好想想。”
四爷说完就走了,留下一脸懵的弘昐,他以为会得到一顿批评,但他听到的是一句夸奖。
弘昐的嘴角扬起的弧度越来越大,最后咧嘴笑了起来。
弘昐得到的夸奖并不少,从小到大,他听到过来自额娘的夸奖,来自弟弟的夸奖,甚至四爷的夸奖也没再少数,但这些夸奖都只是对他的某些自发的行为,而不是像今天,是对他思考后做的选择的夸奖。
这是对他的夸奖,也是对他的肯定。
弘昐一路带着笑回了帐篷,而先一步回去的弘昀和弘时听到动静回头一看,正对上他这表情,都被吓到了。
“哥,你没事吧?”
“二哥,你没事吧?”
弘昐:“...我没事。”
-
从那天开始,十八阿哥就喜欢上了弘昐几个的帐篷,天天往这边跑,一点都没有腻的迹象。
一开始弘昐还担心一下,后来十八阿哥都说了,是他的汗阿玛特许他过来玩的。
一听十八阿哥还得到了允许,弘昐特意去问了四爷,也得到了同样的回答,这才安心下来。
十八个虽然是长辈,但性格温和,一般都是跟着弘昐几个一起玩,玩什么也是他们决定,他尤其喜欢弘昐,一般弘昐做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弘昐读书他就读书,弘昐学骑射,他也跟着学骑射。
康熙一段时间没见十八阿哥,再见到的时候差点不认识了,白白的糯米团子黑了一圈,但人也壮实了一圈,不过性格还是那么温和。
在得知十八阿哥最近都跟着弘昐读书以及学习骑射后,康熙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就怕十八天天出去玩,没想到还能被带着读书。
“看来老四的这几个孩子是真的不错。”康熙出神地看着帐篷外,半晌,他动了动手里的扳指,“梁九功。”
“奴才在。”
“朕记得那天老四的二女儿尼楚格也在,就站在弘昐的身边,对吗?”康熙问道。
梁九功:“是。”
康熙的记忆力可比梁九功好多了,他问这一句并不是真的为了确定这件事,而是给另一件事情起头。
“她身边站的那个是格伊古勒吧?那个带回京城的孩子。”
“是。”梁九功道。
“看来两人玩的不错。”康熙笑道:“朕记得朕还
给他们口头约定过婚约。”
梁九功不敢说话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康熙的声音再度传来了,“算了,之前才嫁了老大的大格格,老四还只是个贝勒,这尼楚格的位置可不好安排,再等等吧。”
-
已经入夏,但塞外的天气偏凉,是避暑的好地方,然而李知婉心中的不安感越来越强,每次看着十八阿哥到她面前喊小四嫂的时候,她也越来越难受。
时间越来越近了。
李知婉每次见到十八阿哥都会关心一会儿他的身体情况,他的身体情况很好,没有任何问题,李知婉想不通,到底是什么病,让一个健壮的小少年短时间内没了性命。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四爷被康熙打发回了京城,和京城里的几位阿哥换班。
四爷带着李知婉和几个孩子走不快,只能先行一步,李知婉和几个孩子坐马车慢慢赶路。
等李知婉前脚刚到京城,后脚便从四爷那里得知了十八阿哥病重的消息。
“这也太快了吧。”李知婉懵了,她仿佛还能看见那个小少年在她眼前的景象,此刻那小少年已经在奄奄一息。
四爷叹了口气,他对十八阿哥的感情没那么多,但毕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心中还是感慨。
“我已让宫中御医快速前往,同时也将汗阿玛要求的人送了过去,几人乘坐好车良马,日夜兼程,定能以最快速度赶往,十八弟应当是没有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