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483)

作者: 南星落 阅读记录

“话说为什么要封城门啊?”

“不知道啊,也没人跟我们说,只有一道指令。”

“我估计啊...”

“估计什么?”一道粗犷的声音出现,但几人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对,下意识地接了一句,“估计是哪位王爷或者阿哥做了什么,不然怎么会封城门?”

“又或者是有刺客?”

几人说完这两句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我们不是只有四个人吗?”

他们四个人都不是那种粗犷的声音,所以刚刚是谁?

几人回头一看,他们的背后站着一道黑影。

几人拿着手里的火

把照了一下,这才发现黑影正是隆科多。

“大人...”几人赶紧跪下,“小的...”

隆科多眯了眯眼睛,“今天有要事,我不跟你们多计较,再有下次,你们自己看着办。”

“是是是,我们这就去把城门打开。”

隆科多抬起手阻止了,“现在不用,等远处火光来了再打开。”

隆科多说完又隐入黑暗之中,只留下那几个侍卫战战兢兢地站在那里,等待着隆科多所说的火光。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一名站在高处的侍卫看见了零星的火光出现,赶紧下来找人。

几名侍卫合力,将城门打开,等待着远处的人走近。

人还没走近,他们还能看几眼,而其中最显眼的当属骑着马在最前方的四爷,而他身上的孝服也格外显眼。

几名侍卫对视一眼,齐齐跪下。

能让几位王爷穿着孝服的,目前只有当今圣上了。

这京城的天变了。

-

趁着黑夜,四爷带着几个诚亲王、恒亲王几人将康熙的棺椁运送进了紫禁城,而在这时,代表皇帝驾崩的丧钟才敲响。

随着钟声一声又一声地传播出去,原本漆黑一片的紫禁城以及京城渐渐亮起灯光。

而这时几位大臣也进入停放康熙棺椁的大殿,三份遗诏皆被取出,梁九功以及保存另外两份遗诏的大臣一人宣读一份。

“...传位于四阿哥胤禛...”

“...传位于四阿哥胤禛...”

“...传位于四阿哥胤禛...”

满蒙汉三份遗诏以及康熙的亲口说明,传位于四爷已经成了既定的事实,没有任何人再敢质疑,他就是名正言顺的下一任皇帝。

“还请皇上尽快登基,举行大典,国不可一日无君!”

四爷还跪在地上,他的眼眶泛红,“汗阿玛刚刚殡天,此时不是好时机,再等等吧。”

几位大臣还想再劝,四爷死活不同意,要在康熙灵前守着,“一切等孝期之后再议。”

孝期...国孝有三年,但因为四爷是皇帝,朝中之事要处理,又有绵延子嗣等任务,这孝期以日代月,守满二十七日即可。

但大清真的能等得了二十七日吗?

第二天,几位大臣再次请四爷登基,如此反复了几天,四爷终于同意了。

在一旁旁观的恒亲王和诚亲王:“......”

这戏有点过了。

“我觉得四哥肯定很想...只是碍于时间又不能同意。”恒亲王凑到诚亲王旁边小声吐槽道。

诚亲王点头,“是啊,大臣们多请几次也能证明他的能力。”

“一举夺得的事情。”

他感慨了一声,“这还没举行大典就开始了...以前的四弟可不是这样的,果然,这个位置太神奇了。”

诚亲王和恒亲王的嘀嘀咕咕没人知道,四爷也没兴趣去了解,他朝着养心殿走去。

乾清宫是康熙住了六十年的地方,四爷不想住在那里,况且乾清宫太大了,前边还有宽阔的大广场,四爷总觉得过于空旷,也不喜欢这样的排场,于是让人将旁边的养心殿收拾出来。

养心殿位于内廷和慈宁宫之间,虽然不像乾清宫那样位于紫禁城的中轴线,但地理位置很方便,东面是乾清宫,南边是御膳房和库房,距离乾清门、军机处的距离都不远,同时也能紧密联通内廷。

总之,养心殿方便又安静,是四爷理想中的居住位置。

“王府里怎么样了?”

这几天四爷忙着处理康熙的遗体,又要处理遗留下的朝政,还真没时间注意王府的动向。

“禁卫军还没撤。”苏培盛上前禀报,“二阿哥那边也来了折子,想要从圆明园回府。”

“还有几位...太妃和太后...那边也不好处理,她们是要挪宫还是?”

康熙的驾崩,留给四爷的不仅仅是朝政问题,还有那充盈的后宫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四爷本人的后院人不多,占据的地方不多,但架不住康熙他老人家的后宫人数众多,能住人的宫殿都住的差不多了,一时挪都不好挪。

但她们不挪位置,四爷后院的人也不好进宫,总不能让未来的主子进宫了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吧?

四爷一阵头疼,他拿出紫禁城的堪舆图,以养心殿为圆心扩散范围,最终指向了永寿宫,“先让人将永寿宫收拾出来,简单打扫即可,之后再进行修缮。”

永寿宫是距离养心殿最近的后宫宫殿,之前是温僖贵妃和敏妃的住处,两人离世后便没人再住了,倒是方便了。

只是此时距离两人离世已多年,不能直接住人。

“这永寿宫是给...”苏培盛不确定地问道。

四爷犹豫片刻,很快有了定论,“给李...贵妃。”

第167章 贵妃

苏培盛咂舌,李主子这还没进宫,皇上也没和任何人商量,这一个贵妃就出来了。

“是,奴才这就去。”

苏培盛刚准备走,又停住脚步,回身问道:“要派人去和李主子说一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