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546)

作者: 南星落 阅读记录

弘昐也是这时才知道的,“难怪二姐姐的信这么厚。”

李知婉分了一封信给弘昐以及弘时,至于弘昀,她现在不想理会。

弘昀也不在意,凑到李知婉身边,伸着脖子去看。

尼楚格的信很简单,依旧是问候(善意的问候)宫中的人,接着说了一下她在蒙古的进展以及阿尔善适应蒙古的过程。

总的来说阿尔善过去的路程不算平静,他身子不算弱,但也经不起长途跋涉,路上也病了不少次,好不容易到了蒙古,他又开始水土不服了。

对此,尼楚格的这个额娘吐槽道:“本就是蒙古出生的,现在倒好,回家还水土不服起来了。”

阿尔善的身子在京城养的不错,又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小孩,水土不服了几天之后就好了,现在是一个正宗的蒙古小孩。

李知婉看到这里一囧,这是个什么形容?

至于尼楚格这封信里夹的两封信,是阿尔善以及娜仁珠格写的,一人一封,分享属于他们的事情。

这时弘昐弘时也看的差不多了,笑得能看到后槽牙。

“我家永玘怎么没这么可爱?”他疑惑地说。

李知婉将两人手中的信拿了过来,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其实两人没说太多的事情,总共就那么两三件,但因为是从小孩的视角来看的,再搭配上他们的各种疑问,一切都变得可爱起来。

“那肯定是二哥你陪永玘的时间太少了。”弘昀在旁边反驳道:“永玘也很可爱。”

李知婉收起信件,很赞同弘昀的话,“你确实陪永玘的时间很少,永玘可是都说了的,你总是一连几天不见人,他每次和你亲近起来,接着你就不见了,每次都这样,他不想和你亲近了,浪费感情。”

昐:“?”

弘昀和弘时:“噗嗤!”

“二哥你不行啊,永玘都嫌浪费感情了。”两人的笑声可谓是惊天动地。

弘昐:“......以后我会多腾出一些时间的。”

他没办法反驳,永玘说的是实话,这就是他种下的苦果。

看完了信,李知婉也想起来了刚刚弘昀的事情。

“弘昀要说什么来着?”她问道:“不会是和瑞琢有关的吧?”

弘昀欲言又止,不知道该怎么说。

“可能有关?”他迟疑地说。

“什么意思?”李知婉再次问道。

弘昀忐忑地看向李知婉,“我们要再次出海。”

李知婉一时有些沉默,出海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耗时长,危险多,但不可否认,利益巨大。

“这次时间能短一些,毕竟已经熟悉了,我们留在当地的人也敲定了不少订单。”弘昀见李知婉不说话,以为她在难受,赶紧解释,“这是最后一次了,我们也是带人,以后这些人就会专门负责出海海运的事情。”

“想去就去吧。”李知婉没有阻拦,她拍了拍弘昀的肩膀,“注意安全,还有,照顾好瑞琢。”

弘昀点头,“嗯嗯。”

没过几天,弘昀带着人离京,这一去便是三年,他带人去的时候还处于孝期,回来的时候已经出了孝期。

雍正八年,四爷登基的第八年,国库在海运之下丰盈了不少,对比康熙的时候不仅填补了空虚,还多出了不少。

四爷对国库这里放心了,大刀阔斧地朝向朝堂,做出了不少改革措施,效果相当不错,成功扭转了他在民间那些夺位的传言。

四爷现在每天走路都带风,看奏折仿佛有用不完的劲。

而就在这时,弘昀回来了,这次他给四爷带回来的是一笔巨大的银子,哪怕四爷是皇帝都忍不住咂舌的程度。

如果让四爷这个知道国库具体数字的人来形容,那大概就是弘昀又带了两个国库回来。

“以后儿臣就不用去了,那边都安排好了。”弘昀道:“不过咱们还是要定时派人去检查,就怕那些洋人阳奉阴违。”

四爷点头,“海运这边确实要看紧了,朕会让信得过的人去办,你不用担心这些。”

“那我回去看看额娘?”弘昀期待地看向四爷,“我这三年都没见过额娘了。”

四爷点头又摇头,“还有件事情要和你说。”

弘昀挠了挠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一屁股坐在板凳上,“汗阿玛你说吧,我都能接受。”

四爷被弘昀这架势逗笑了,“放心,是好事,你...”

-

“主子,主子!”余善财带着一名徒弟快速跑进屋里,好几次没跑稳,还是他徒弟在他身后托着他。

李知婉见余善财这么慌张,一时也有点慌,怕出了什么大事,起身走到堂屋里,问道:“怎么了?”

余善财笑了起来,跪拜道:“恭喜主子,贺喜主子,李家抬旗了!”

李知婉一愣,“抬旗?”

李知婉对抬旗不陌生,三年前就说过要给李家抬旗,后来不了了之,怎么现在突然就抬旗了?

最近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李知婉一顿,“是弘昀?”

最近只有弘昀回来了,他的身上算是有海运的功劳。

“是的,三阿哥亲自带圣旨出宫,李家以后便是镶黄旗。”

八旗中镶黄旗、正黄旗以及正白旗为上三旗,这三旗是由皇帝统领,李家直接抬旗进入镶黄旗,家世可以说一跃而上。

而从这一天起,李家不再是李家,而成为了李佳家,不过李知婉觉得都差不多,还是李家好听一些。

“朝中有什么反应吗?”李知婉更担心的是这一点。

余善财摇头,“没有反应。”

上一篇: 替嫁小郎君 下一篇: 说好的我是女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