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等你分手很久了(8)

就这么真实又直接地面对镜头,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松弛感拉满。其他人不自觉转头看向人的经纪人,经纪人转头安静抹了把脸。

男团出身,夏阳秉持着一贯的职业习惯,在镜头面前还算能保持住状态,转头问他要不要先补会儿觉。

“不用,”宋叙低头伸手点开伴奏,说,“可以直接开始。”

伴奏开了。管弦乐前奏响起,房间里安静下来。

第一部分是夏阳负责,需要一直唱到第一个小高潮。

他能顺利转型为歌手不是没有原因,唱功很扎实,嗓子条件也挺好,爆发力强,第一个小高潮的末尾顺利在段时间内完成了音调从低到高的转变。

其他人不说话,只站在镜头后无声对视,从彼此的眼里看到了些微的惊讶。

圈子里鱼龙混杂,各种修音垫音成了常态,没想到夏阳居然属于是不靠科技真有实力的那一类。

其他人互相对视,只有宋叙略微转头看了眼坐旁边的夏阳,视线着重在收音后迅速上下一滑的喉咙上点了下。

十几秒的伴奏后是他的部分。趁着这段时间浅浅喝了口稍微放凉的金桔茶,他终于舍得放下手里抱枕。

满打满算,在场所有人除了经纪人海哥,其余人都是第一次这么现场面对面听他唱歌。

和经过压制处理的电子音频不同,有的声音现场听完全是另一个感觉。

很干净又舒服的声音。天生偏冷的音色特殊,偏偏语调很温和,听得耳朵不自觉发软,酥酥麻麻。

像处在深秋暖阳里,凉爽长风迎面,四周梧桐树林泛起层叠的浪。

慢歌很考验对节奏的把握和气息,但人气息却稳得离谱,还有余力转音,在歌里加入点自己的理解,咬字清晰。

和眼睛半睁不睁,像是随时都会断气倒桌上大睡特睡的本人形象差别巨大。

消失的几年时间对他来说像是不存在一样,在身上没有任何体现,高低音转换轻松,还能边唱边翻后面的谱子以及预备好等会儿唱完后要喝的水。

他显然还很有余力,在下意识收敛着。

究其原因,只能是考虑到曲子的和谐度,避免双方合作者差别过大造成不和谐感。旁边的夏阳背脊慢慢坐直,转过头,从昨天第一次见面后终于头一次仔细看了眼坐在身边的人。

手里还端着茶杯,宋叙自己的部分过完的时候还想低头再喝口,结果注意到旁边投来的视线,动作稍稍一顿。

还挺认真的样子。没想明白这是在看什么,大脑转动,在伴奏的间隙,他最终试探着递出手里唯一有价值的水杯,问:“是想喝这个吗?”

他介绍说:“胖大海金桔茶,确实对喉咙挺好。”

第5章 直播

搭档不喝胖大海,宋叙于是把手收回了,自己喝了口。

第一次合作还挺顺利,从头到尾没有大问题,夏阳最后的单独收尾部分也很好地稳住了。

一对很新奇的组合,配合的效果意外的不错,比意料中要好不少,站在镜头后的人小小鼓掌。

习惯于应对这些礼节性的夸奖,宋叙礼貌性地略微点头,之后转回头把自己手里谱子一翻转,递到搭档面前。

眼皮依旧还没怎么抬起,他还是很困,但喝了两口茶后清醒了不少,终于没再惦记抱着他那抱枕再度入睡。伸手拿过桌上自带的笔,他在谱子上的一个地方点了下,说:“这里你刚才是不是差点没稳住?”

疑问句,但基本是陈述的语气。

他指出的是第一段小高潮的结尾部分,刚好是刚才其他人很欣赏的那一部分。其他人不懂,只管好不好听,他耳朵更灵敏些,能够抓住里面的异常。

在接近尾音的时候,夏阳的音调差点没能上得去,用了一种费喉咙的方式硬生生撑上去了。

被发现了。碰了下喉咙,被察觉到异常的本人说是。

“你的音域平时主要在中低音,最后那个高音有点超出你的范围,低高音的瞬时转变目前也不是你的拿手项。”

宋叙收起笔,把手重新揣兜里,迎着人投来的视线,说:“要是今天晚上嗓子状态不好,你可以试着转一下音,把握好时机的话把调抬上去还挺轻松。”

歌是专门写给这位临时搭档和老牌歌手唱的,编曲老师在写的时候通常会考虑歌手音域的问题,这首歌对夏阳来说应该把得住。

正常情况下应该把得住,但现在不一定。长时间连轴转,高强度工作加上睡眠时间少,对嗓子的影响很直接,不一定能有平时的水准。

觉得语言形容有些干巴,他随口哼了一小段,之后抬头笑说:“差不多就像这样。”

他哼得和说的一样轻松,调子一下子就上去了,但其他人总觉得实操起来应该没这么简单。

经纪人海哥站在镜头后面,总算知道这个人昨天去听夏阳的歌是听什么了。这人居然用一个晚上给人优劣势给看了个干干净净。

上午和下午还有拍摄任务,留给练习的时间不多,只一起练了一个小时不到,他们又得开始其他工作。

宋叙只是一轮游的临时工,只需要在人群里偶尔吱声,工作压力主要在其他嘉宾,尤其是负责扛流量的夏阳身上,人一下午在不断说话,不停地喝水,在最后的二轮彩排前声音已经有些哑。

二轮彩排的时候,舞台已经基本完全成型。距离节目直播开始还有一个半小时,通过官方渠道抽中现场观看资格的观众开始陆续入场,场馆内逐渐热闹。

直播晚八点开始,七点四十分节目组开放了直播链接,众多观众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