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孽徒,放开为师后颈!(84)

作者: 良于眸子 阅读记录

“甜吗?”

一柄小勺不知何时抵开了唇缝,封璘甚至来不及思考被喂进嘴里的是什么,一股百倍于甜的腻登时在舌根炸开。他倒抽口气,那滋味瞬间又冲向颅顶,吞吐两难间,殿下原谅了副将的悭吝。

“先生往后……做个远庖厨的君子便好。”

这么句似是而非的回答,给正在兴头上的沧浪兜了盆冷水。他屈指搔了搔眼尾痣,纳闷道:“糖罐都快见底了,怎地还是不甜?”

封璘接下他手里的碗,连同碍事的小案一并移去床头,伸臂往回一勾,就将人勾了个满怀。

“三伏天里贴这么近,仔细压着伤口,”沧浪起初微怔,很快反应过来,袖中抖搂出折扇,抵在两人唇间,“殿下忘了医嘱不成?”

随行军医要封璘安心养伤,一点剧烈的动作都严令禁止。封璘稍稍偏了头,未梳的小辫散在脑后,方才的冷峻烟消云散,此时的他,分明像个要糖吃的无赖小儿。

“这世上有什么能甜过先生,先生欲抚我心,岂可舍本逐末?”

过去沧浪不懂封璘为何总是在亲吻时偏爱睁着眼,直到现在才突然明白这种感受。他们之间的羁绊不再止于唇舌勾连,而是目光与视线的胶着,几未迸溅出激烈的火花。他们的身影烙刻在彼此眼底,相互注视着对方一举一动,每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能衍生出无边春情和漫天星光。

这滋味好到让人难以置信。

“做吗?”封璘贴紧沧浪侧脸,喘息着低声问。

沧浪轻啄他鬓角,略烫的鼻息扫过耳廓,把点子煽动的劲头都吹进去,口中却有板有眼地道:“谨遵医嘱啊,我的小殿下。”

封璘说不清是被哪个字冲破了防线,脑海里的弦“啪”一下崩断,带着沧浪倒回榻上。

他很想先生,迫切地,就像狼崽揣着失而复得的星子,恨不能在每一刻都向世界宣告他的占有。

然而现下,他只需要向先生确认。

沧浪要坏了,噙着泪,眼尾一抹旖旎跃跃欲飞,很快又变得汗泪交织。

“阿……璘……”

就在封璘以为先生终于忍不住要讨饶时,却见他垂下眼皮,在绯红里润湿了唇,半开半合的眸光泄着诱惑,一字一字,牙牙学语般地念道:“我、爱、你。”

封璘低头衔住沧浪耳垂,说:“我为先生解蛊……”

沧浪里外都被濡湿,闻言靠着封璘胸膛,轻声道:“双生情蛊,命结一处,生则同生,死则同死。”

封璘转过头来看他。

沧浪手绕到后面,揽住了封璘。他们紧密相贴,在纱帐投下的影多了一丝相濡以沫的意味。“既然如此,这蛊解与不解,又有何分别?”

封璘彻彻底底陷落了。因为这句话,沧浪化身为他的醉,把他从艰难颠沛的此生卷走,推向一段食髓知味的旖梦。

但再好的梦,终究也是要醒的。

夜雨初歇,残更便作清晓。

封璘抽出手腕,沧浪的指尖追着他而来,被轻轻握住,按下温柔一吻,又塞了回去。

封璘来到地阙门时,天光未破,晨间诸景笼罩在沉沉雾霭之中。水洼成为朦胧中唯一的清亮,倒映着绣春刀凛如三山雪的锋刃,不知为何,那锋芒就不再受刀鞘的约束。

白刃旁还跪着一个人。

第50章

飞鱼服的袍裾长长曳地,浸在水里化作一地殷红,仿佛淌不尽的血泪,蜿蜒进深浓的夜色。

封璘踩着水坑走去,几星泥点溅上杨大智的前襟。他不为所动,俯身一顿首,砸出沉闷声响:“卑职深孚殿下所望,罪该万死,愿凭殿下惩罚。”

“你的确该死,”封璘嗓音淡淡,“但本王还是找到理由让你活下来了。说说吧,高无咎是怎么死的?”

杨大智脊柱微绷,没有抬起身,仍旧匍在地上说:“高无咎道尽途穷,被逼跳进炼铜的铁水,熔断一身筋骨而死。”

三言两语,极尽简短之能。唯有杨大智心里清楚,那日高无咎自知遁逃无望,他是故意留在凫明山矿区静候锦衣卫到来,准确地说,是等自己来。

不得不说,高无咎沉浮宦海多年,经纬人心的本事连宿敌见了也要感佩。他毫不留情地揭开尘封七年的真相,然后端袖走向滚滚沸腾的铁汁,就仿佛闲庭信步一样悠然。

然而他在死无葬身之地前说的每个字,却往杨大智心中注入一汩浊流,汹汹而过后沉淀下仇恨的块垒。

“还有一事,卑职以为应当禀明殿下。”杨大智顿了顿,说:“高贼在临死之际,告诉了卑职一个秘密。”

“哦?”封璘剔高一眉,似笑非笑:“他下场惨烈,按说该恨咱们入骨才是,焉有以德报怨的道理?”

“事关钦安惨案,吾兄与太傅大人毕生清白皆系于此,卑职不敢妄言。”

月隐星沉,不知何处飘来一大片乌云,倒覆在京城上空。封璘神色尽掩,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起伏,“抬起头回话。”

杨大智依言直起腰身。

他告诉封璘,当年秋千顷奉命押送粮草到闵州前线,入库清点时却发现那批军粮里掺杂了不少霉物。身为县令的杨大勇之所以守城不出,除了兵疲马弱无力应战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粮草不继。这对于军备弛懈的钦安县城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杨大勇率百人队冒死奔赴最近的军屯,不是为搬救兵,而是为了调派救命的口粮。

杨大智坦然无惧地迎上封璘的逼视:“军粮调度事宜经由内阁、户部层层统筹,怎就轻易叫人动了手脚。太傅大人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