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女惊华(124)
门口的女眷听着此话,更是涕泪横流。
林婉云梗咽着道,“劳烦许嬷嬷回去禀告老夫人,一切有我,无需担心。”
许嬷嬷点着头,转身匆匆离开了府门口。
姬梓昭看着许嬷嬷的背影,目色发沉。
只怕昏过去是假,不想亲眼看见才是真吧。
从驿使回城报丧的那一刻开始,祖母的心便已是不在姬家的身上了。
如今祖母对姬家男儿的尸体避而不见,甚至是连最后一面都不愿去面对,只怕不单单是不愿更多的是不敢面对吧。
姬梓芸悄无声息地凑了过来,低低唤了一声,“大姐姐。”
姬梓昭回神,用力握了握三妹妹的手,“今晚无论如何,切记不要让二妹妹闹事。”
就算洛邑一战姬家是被诬陷的,可一旦跟二皇子发生了冲突,吃亏的还是姬家。
想要为姬家男儿伸冤,证据是其一,其二便是民心所向。
而古往今来,舆论这种东西都是同情弱者的。
“大姐姐放心就是,我一定看好二姐姐。”姬梓芸说着,又悄悄地走到了姬梓茉的身边,轻轻地挽住了其手臂。
林婉云见人时辰差不多了,示意看门的小厮开门。
随着沉重的府门缓缓被推开,漆黑的夜色瞬时将所有人笼罩在了其中。
“大家仔细跟好,切莫不要分散了才是。”林婉云说着,先行带着拎着灯笼的嬷嬷走出了姬家的大门。
其他女眷在各院丫鬟的搀扶下,紧紧地跟在了后面。
昨日晚上才刚回来的姬梓碧特意放慢脚步走在了最后面,姬梓昭心照不宣地也是同样放慢了脚步。
趁着众人只顾着走脚下的路的时候,姬梓昭压低声音道,“你现在便是去一趟四大医馆,让几个掌柜的把四大医馆的大门打开,连窗子也一并全部开开。”
“好。”
姬梓碧转身欲走,却被姬梓昭拉住了手腕,“无需理会洛邑的那些百姓说了什么,只要让他们看见和听见,咱们想要让他们看见和听见的即可。”
姬梓碧点了点头,这才是快步朝着四大医馆的方向走了去。
夜是静的更是沉的。
姬家众人一步一稳地踩着夜色,一路朝着城门的方向缓慢前行。
城中的百姓们虽并未曾露面,却都是躲在家宅里面,透过窗子悄悄地观望着。
似是发现了百姓们的窥视,原本还在低泣的众人渐渐都是擦干了眼泪,哪怕是心中悲痛仍旧沉重窒息,却仍旧咬牙前行着。
这便是姬家的风骨,行得正站的直,亦不会被任何事压弯了脊梁。
躲在窗子后的百姓们看着那一个个昂首挺胸的姬家遗孀,均是红了眼睛,甚至是有些已是不忍侧目,根本不敢再继续看下去。
城门口,空荡荡一片。
除了看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再是不见其他人影。
曾经姬家辉煌的时候,那些整日来姬家登门做客的朝廷官员,不知将姬家的门槛踏平了几个,可是现在姬家男儿战死沙场,姬家又有戴罪之门的征兆,那些曾经对姬家百般讨好的官员,却是连个人影都看不见了。
人走茶凉,世态炎凉。
姬家的众人残酷的现实面前,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城门附近的一家茶楼的二楼围栏后,谢璟澜正沉默而站。
习惯了穿着一身白袍的他,现在倒是跟姬家穿着孝服的人相得益彰了。
第101章 不开门便烧
夜风习习,卷起那暗绣竹纹的袍摆,吹佛着谢璟澜墨色的发尾随风摆动着。
霍年恭悄无声息地走到了谢璟澜的身后,摊开手中的大氅盖在了其肩膀上,“殿下,夜寒风凉,还是早些回去的好。”
“不急,姬家护禹临百年,满门虎将,忠心耿耿,值得让人送最后一程。”谢璟澜不动声色地凝视着城门的方向,幽深的眸终是看见了那走在最后的清瘦身影。
仍旧如往日一般的清风傲骨,仍旧是印象之中的腰身笔直。
仿佛无论多大的事,都难以压弯那清瘦却暗藏着力量的脊梁。
唐棣一个跃起跳上二楼,“殿下,二皇子已带着大军往皇城的方向而来。”
谢璟澜‘嗯’了一声,“二皇兄可是察觉到了什么?”
“被困在大火之中的二皇子都是要吓死了,又哪里还有空思量其他,若是说恨,现在的二皇子恨的应当是宣平侯府才是。”
毕竟在二皇子的眼中,此番放火的正是宣平侯府。
引诱宣平侯府出城堵截,放火围困当今二皇子,姬家这位大姑娘每每出手,便是足以震惊所有人的眼球。
当然,谢璟澜并不认为,姬梓昭如此费尽心思,只是为了吓一吓二皇子那么简单。
如今二皇子归城进宫,手中的行军简定足以让姬家满门抄斩。
谢璟澜掂了掂手中的扇子,再次将寻着那抹清瘦的身影望去。
姬梓昭,接下来你又是想要如何做,才能逆转这尘埃落定的死局?
“踏踏踏……踏踏踏……”
杂乱的脚步声,忽然响起在了城门外。
姬家的女眷们忽绷紧了神经。
随着厚重的城门缓缓被打开,可见有影影绰绰的火光透出门缝。
林婉云忽朝着周围放眼望去,似是想到了什么,整个人都是狠狠一颤。
姬梓昭发现娘亲的异常,不动声色地扶住娘亲的手臂,轻声询问,“娘亲怎么了?”
林婉云又是恨又是急,“坟籍……没有坟籍!”
在禹临,凡是想要下葬入祖坟的棺椁,必须要有记录在自家的坟籍上,再是教由户部主事记录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