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女惊华(157)
谢璟袭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竟是当场昏死了过去。
姬梓昭冷眼看着不省人事的谢璟袭,心中冷嗤,判得还真是轻啊。
想想也在情理之中,皇上只要还有一丝的理智在,便不会亲手杀子。
不过不要紧,皇上下不去手,她却是下得去的。
谢璟袭的狗命,她姬梓昭要定了!
“洛邑战败,谢璟袭固然可恨,但若没有他人从中辅佐,想要陷害姬家男儿也并非轻而易举,臣女恳请皇上细查。”姬梓昭弯下腰身,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据她现在所知道的,跟此番洛邑有关联的就有孙家和赵家。
以二皇子的脑袋,断想不到如此缜密的计划,只怕五皇子才是隐藏最深的那个人。
而想要让五皇子露出倪端,唯一的途径就是让皇上追查。
哪怕!
暂时拉不下五皇子,她也绝不能放过所有啃食姬家血馒头的贼人!
孝昌帝看着那跪在最前面的清瘦身影,那冷冷清清的样子,像极了年轻时的姬正雍,不为强权所弯腰,不畏皇权所压制,白的就是白的,哪怕是铡刀顶在脖子上,也绝不可能变成黑的。
孝昌帝并非不是不悔恨的。
正因他的一时之气,才让他失去了数十万的将士,更是让禹临失去了最强的将军。
“洛邑战败,朕自会彻查到底,姬家男儿死于无辜,朕倍感痛心,亲日之事朕便不做计较,更会追封姬家那些为了禹临丧命的男儿,只是朕若没记错,姬家大姑娘应早已嫁入五皇子府邸才是,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姬家大姑娘应当明白朕在说什么。”
若没有人煽风点火,百姓的民愤怎会燃烧到沸腾。
若没有有心之人指明前路,洛邑的难民又怎么会好端端的来到皇城。
孝昌帝是真的没想到,这位一直被皇城百姓叫做窝囊废的姬家大姑娘,竟是如此的不显山不露水,甚至是连他都小看了她。
女子无才便是德,如此危险的人,自当还是早早收入到皇家当儿媳才最为稳妥。
一家人,总是生不出两个心眼。
况且老五天性懦弱胆小,无论姬家大姑娘怎么搅都是一滩死水。
本来,姬家的女眷是希望姬梓昭嫁去五皇子府邸的。
可是如今出了这种事情,姬家还是一团乱麻,若是大姑娘走了,姬家该如何?
林婉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见了什么,姬家的男儿还未曾入土为安,皇上便是要开始逼婚了么?
第130章 药到病除
姬梓昭对于孝昌帝的逼迫乃意料之中。
皇家子嗣本就天性多疑,站在最高处的人更是多疑之最。
高处不胜寒便就是如此的。
可悲更可笑!
煽动民心,私自调查,无论哪一样被追查起来,都难逃牢狱之灾。
皇上不予追究,只是以婚娶的名义对她施压,说明在皇上的心里,仍旧是对姬家男儿的死心怀愧疚的。
再疾的杂症,只需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
姬梓昭循声缓缓抬头,望着那高高坐在祥龙御辇上的皇上目光泛红,就是连说话的声音都夹杂了些许的颤抖之意,“臣女不敢违抗皇上旨意,奈何姬家男儿的衣冠冢还摆在姬家之中尚未入土为安,姬梓昭身为姬家掌权,若便如此放手离去,又是如何对得起姬家卫国尽忠的男儿英灵?”
一滴无声地泪珠滚落白皙的面颊,楚楚可怜之中又透着外柔内刚的坚韧。
“祖父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祖父更说,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便誓要为皇上,要为百姓守住这禹临的每一寸江山!言而有信!修辞立诚!乃是祖父对皇上对百姓们的承诺,我姬家女儿虽无祖父的宏图大志,却谨遵祖父教诲,恳请皇上先行准许臣女安顿好姬家英灵!”
话音落下的同时,姬梓昭趴伏在了地上,重重将头抵在了地上。
拒婚一事,已在皇城闹得沸沸扬扬,皇帝却只字未提,只让她赶紧嫁入五皇子府邸,很明显皇上是打算装傻充愣到底了。
装睡的人是永远都不会被叫醒,但却会被惊醒。
孝昌帝看着哪怕将腰身弯到最低,却从头到尾都不见一丝卑微的清瘦身影,眼前忽然就是开始恍惚了起来。
一个阔别已久的身影,便是悄无声息地重合在了面前人的身上。
她,倒是很像她啊。
孝昌帝心里清楚,姬梓昭这番话根本就是在拖延而已。
但他却还是被这番话所深深触动。
想当初他初登皇位,朝中动荡,他国虎视眈眈,那个时候所有人都对他这个皇帝不信任更不加以重视,却唯独姬正雍一直带着姬家男儿力挺他到至今。
而当初,姬正雍所说的,便就是刚刚姬梓昭说的那番话。
一幕幕的往事涌上心头,浮上脑海,孝昌帝如何不动容!
剑秋姑姑忽然从宫门的一角疾步而来,跪在皇上的面前道,“启禀皇上,上次初见,太后对姬家大姑娘很是投缘,听闻姬家大姑娘来了,特请姬家大姑娘进宫一叙。”
孝昌帝本就是已经想要让步,如今便是刚好顺水推舟的道,“既如此,姬家大姑娘便是先行进宫看望太后吧,只是……君无戏言,还希望姬家大姑娘在处理完姬家的事宜后,遵守承诺才是。”
“臣女谢皇上恩典。”姬梓昭缓缓起身,不经意地看向姬梓碧轻轻颔首,这才是随着剑秋姑姑先行朝着宫门的方向走了去。
姬梓碧心知长姐刚刚是让她放心的意思,趁着皇上命人开始收拾宫门前的残局,便是搀扶着林婉云起了身,“大伯母放心,大姐姐定是会速去速回的,咱们还是先行回去等大姐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