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女惊华(690)

作者: 一夜暴富 阅读记录

“续弦大夫人这话说的,等荏苒妹妹嫁去五皇子府后,就算是有想要孝顺祖母的心,怕都是鞭长莫及,我可还是没听说过,哪家的妾侍能够在嫁了人之后,还能随意回娘家走动的。”姬梓昭笑着进了门,不轻不重的道。

刚刚在院子里的时候,她就是听见了顾佩兰的话。

姬梓昭三叔母因为跟三妹妹置气,不愿意开口争辩也是有情可原。

可既是她听见了,断没有让旁人踩着自己妹妹当垫脚石的道理。

顾佩兰脸上的笑容顺势僵住,想要再是跟老夫人解释,奈何老夫人却也是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根本不再看向她。

顾佩兰,“……”

该死的姬梓昭,还是那么的让人恨得牙痒痒!

姬梓昭如同没有看见顾佩兰那窝火的目光,恭恭敬敬地给祖母请了安,又是说了几句话,才是转身出了正院。

水灵瞧着小姐出来了,连忙走过来压低声音道,“小姐,刚刚剑秋姑姑派人过来传话,说是张护院求见。”

“人现在在哪里?”

“就在昭院候着呢。”

姬梓昭点了点头,连忙带着水灵往自己的院子走了去。

早就是等候在院子里的张继,知道这昭院都是大姑娘的人,一看见大姑娘回来了,便是将自己这几日打探的消息详细的说了一遍。

张继虽然是姬家的护院,但这些年在皇城还是有些人脉的,姬梓芸出事的巷子虽然有些偏,但到底还是有人瞧见了的,“我生怕查错了哪里,特意又是让人花银子买了不少的消息,确定就是姜家人动的手,不过姜家夫人倒是聪明的,并没有从自己的府里调派小厮,找的都是庙街那群见钱眼开的赌徒。”

姬梓昭听着张继把话说完,只觉得一股怒火涌上心头。

姜家?

倒是好样的!

第589章 狠狠地打回去

当初在宫门口,姜广晟确实说过一些混账话,不过当时姬梓昭并没有放在心里,再加上时间有些长,若不是姜家二字再次出现耳边,她怕早就是将当初的事情给彻底忘记了。

只是没想到,姬梓昭连放都是没放在心里的事情,反倒是被姜家耿耿于怀了。

其实,姜家如何踩着她都无所谓,但姜家动了三妹妹就不行!

张继也没想到动手打三姑娘的人竟会跟姜家扯上关系,瞧着大姑娘阴沉的脸色,他便知道此时怕是不能善了了,“这口气大姑娘想要讨回来倒也容易,姜家结交的朋友是杂了一些,但手下并没有厉害的,此事只要让大姑娘身边的墨痕或者雪影其中一人出面均可。”

张继是没见过墨痕和雪影出手,但他可是知道这两个人都是追随过老太爷的,老太爷的眼光一向毒得很,亲自带出来的人又怎么可能差了。

姬梓昭知道张继是好心,她也想心平气和一些,但是缓了好几口气却发现她根本做不到,“继叔可还知道哪些具体的事情?”

张继看着大姑娘的脸色,斟酌地道,“听说那日姜家夫人正给姜广晟说亲,三姑娘听见传闻就是杀了过去,在茶楼里三姑娘倒是没吃亏,若非如此,也不会在事后被姜家夫人的人给套了麻袋……”

姬梓昭冷冷一笑,“那就劳烦继叔,也让姜家夫人尝尝这被套麻袋的滋味好了。”

张继心头一跳,“大姑娘确定无需墨痕和雪影出手?”

他倒不是怕惹事上身,以前他在没跟老太爷从良之前,什么狠事没做过,他就是怕如今大姑娘在宫里面当差,若因此影响了名声就不好了。

姬梓昭却道,“我就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张继,“……”

得,他算是看出来了,大姑娘这次真的是动怒了。

有了大姑娘的命令,张继办起事情来自然毫不含糊,当天打听了姜家夫人的动向之后,第二天趁着姜家夫人在酒楼给自己儿子说亲时,便是带着府里的护院找上了门。

当然,张继不可能直接冲进酒楼,掀桌子就打……

若当真是那样的话,估计还没等碰到姜家夫人呢,就得被衙门的人当做土匪给押进大牢。

张继既是得了大姑娘的吩咐,自是要把事情办的妥妥帖帖,趁着在酒楼下等着姜家夫人的空档,又是仔细的回想了一下打探到的各种细节,等姜家夫人一经出了酒楼进了巷子,他带着人就是把马车给围了起来。

马车上的姜家夫人看着忽然出现的一群人,差点没给当场吓昏过去。

张继当然不可能让人就这么昏了,踹开车门就是把里面的姜家夫人给拉了出来。

“你,你们想要干什么?你,你们要是要银子的话我有的是,只求你们千万不要伤害我,我姜家有的是银子,只要你们开个数……”此时的姜家夫人蜷缩在地上,吓得姿态全无,哪里还有那日派人打姬梓芸的半分阴狠?

面对如此胆小如鼠的姜家夫人,姬家的一群护院都是给恶心坏了。

明明自己都是如此贪生怕死的人,却想着暗中给他们家三姑娘使绊子,这就跟癞蛤蟆啪啪往脚面上趴是一个道理。

不咬人,但膈应人!

张继看着如此模样的姜家夫人,连话都是懒得说了,完全按照流程办事,“只要姜家夫人愿意给我们磕个头,我们或许还会考虑放姜家夫人一马。”

原本还在哆嗦乱颤的姜家夫人,“……”

就觉得这话怎么有些耳熟呢?

再是仔细一想,姜家夫人一下子就是瞪大了眼睛,“你,你们是姬家找来的!”

姜家夫人说的如此肯定,是因为那日找的几个人为难了姬梓芸后,便是将其中的来龙去脉给说了一遍,当时姜家夫人听得津津有味,只可惜自己不能亲眼所见,自是记忆犹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