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伴侣[快穿](28)
失信于人,金朋举很愧疚,倒是叶淮从中发现端倪,反过来劝金导。
导演在投资人和平台面前也是弱势的,叶淮不至于怨金导。
但是谁在针对他呢?
叶淮脑海中浮现一个人名。
“你可以查一下凌绪。”
叶淮跟经纪人说的时候,顺便提醒了一句。
*
不过剧还没播,综艺播了第一期。
《我是制作人》与其他音综将视角对准歌手不同,制片人梅逖敏锐地发现了歌曲制作人的作用。
一首神曲的诞生,歌手的阐释是锦上添花,其词曲的制作是基础。
节目邀请了六位词曲制作人和六位歌手,每一期词曲制作人与歌手搭档完成一首新歌,新歌发布与节目播出同时,最后根据一星期后歌曲排行榜的位次决定胜负。
娱乐圈中,幕前的工作人员往往红过幕后。
受限于资金,梅逖邀请的六位歌手都是实力派,但名气一般,端阳是里面名气最大的。
而对于节目中心的词曲制作人的选择,梅逖无疑更慎重。
在一众资深的制作人中,叶淮更像是走后门的。
幸而他确实有实力。
*
《我是制作人》的评级并不高。
制片人是新人,节目又没有大牌加盟,选的赛道还是很卷的音综,平台怎么也看不出爆相。
于是,节目就这样默默无闻地上线了。
档期是很冷的周二晚上。
平台连宣传都没有。
第一期节目播出,收视率平平,热搜上连个毛都没有。
叶淮认真看了节目,梅逖节奏把控很到位,日常片段剪辑保留了精华片段,音响设备更是花了大价钱,视听感受不逊于某大热音综,现场效果观众都很满意。
可就是没有大火。
梅逖还在群里冒泡安慰大家,“我的错,我没留下宣传的钱。”
随后给大家发了红包。
梅逖骨子里有点执拗,总觉得砸钱搞营销不如踏实搞内容。
她的资金不充裕,便都用在了节目制作上,以至于开播连个热搜都没买。
众人在娱乐圈都不是不温不火的,脾气很佛系,也都习惯了。
录节目,大家都成了朋友,平时聊聊音乐,不期待爆火,拿个工资也不错。
“没亏钱吧?”
“热搜太贵了,别买了。”
“就是就是,一点不值。”
梅逖看到一群人都在担心她亏钱,赶紧声明:“没亏钱,节目制作成本不高。”
“大家性价比很高,感谢大家的付出。”
梅逖开了个玩笑,鼓舞道:“我再想想办法,节目会越来越好的。”
“没亏钱就是胜利!”
“我这么物美价廉,梅制片以后别忘了我。”
“还有我。”
群内人不少,一条条信息划过。
*
“我看节目评分挺高的哈哈哈。”
端阳随后发过来一张截图,《我是制作人》的评分是9.2。
尽管评分的人数只有寥寥千来人。
“这么高。”
“鼓掌!”
“没准以后能混个宝藏小众综艺。”
叶淮没这么悲观,他翻了《我是制作人》的官微,评论不多,但真人感很浓。
有些观众甚至求加更,想要看日常相处。
叶淮自己的微博下,也有人提到了是从节目哪里过来的。
*
节目火了。
先是节目里的一首歌因为洗脑在短视频平台火了。
歌曲被各大博主二创,一路登上了热榜。
各路粉丝顺藤摸瓜发现了节目。
梅逖正等这个机会,推了一把,让节目热度上去了。
《我是制作人》节目制作优良,只是缺一个契机。
不过众人没想到,除了歌曲,最先火的居然是几个人的CP。
*
互联网“磕学家”众多。
尤其《我是制作人》还是偏群像的综艺。
一旦火了,那就是筷子筒,随便抽出来两个组成的CP都很好磕。
梅逖选择节目嘉宾一看实力,二看性格,三看价格。
嘉宾佛系,综艺展现出来的就是气氛就很温和。
粉丝佛系,观众不至于误入粉圈大战。
这在一众撕逼吵架的综艺中成了清流。
大家没有矛盾,最多在音乐处理的时候争一争。
争完还在一起吃饭。
和谐的氛围,让粉丝磕疯了。
叶淮由于外貌优势过于明显,成为拥有CP最多的人。
*
一群不温不火的人哪见过这架势,一个个围观冲浪在一线。
叶淮是被“骚扰”最多的人。
谁让他和端阳的“艳阳”CP最火。
端阳就是那个骚扰他的人。
纪溪也是春风得意,节目大火,大赚一笔不说,最火的两个艺人还都是她的。
至于别人说的什么“炒CP早晚会糊”的酸言酸语,纪溪只当没听过。
叶淮又不是走的偶像路线,上节目婚戒都带着,早公开已婚了。
为此粉丝还上了个“英年早婚”的热搜。
纪溪当天就接到了几个热门的夫妻综艺邀约,出价丰厚。
她看着这热度眼馋死,奈何叶淮要保护温欣的隐私。
*
随着节目的火热,音综的定位也发挥作用。
观众磕CP都带着显微镜,自然能注意到节目制作的歌曲质量。
《我是制作人》对创作的要求极高,而且排名都是根据排行榜,无黑幕,突出一个“真”字,平时大家被创作折磨的样子都如实记录下来。
网友中最不缺能耐人。
近些年快餐式歌曲泛滥,排行榜上的歌一听,都有种熟悉感,再被音乐博主一扒,“融合借鉴”痕迹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