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121)
彪子:“这家伙就是故意撞咱们网里找事的!”
二蛋:“要不,咱们把它捉回去喂猪吧,猪不怕腥。”
彪子:“这主意不错!”
海边的猪也是掺杂着喂鱼虾一类的海货的,每次卖不出去的鱼虾,渔民都会拿去喂猪。
李鱼儿最是喜欢小动物了,能不伤害的尽量不伤害,猪没必要非得吃江豚。
人类吃牲畜和动物,是为了生存,但没必要的杀害就是破坏生态环境了。
李鱼儿找了大家都能接受的借口说:“这小江豚少说有三四十斤,咱们还要翻过东山坡,再说了,水桶还留着装鱼,哪有地方装喂猪的东西。”
彪子:“是啊,挣钱要紧,花花(彪子家的猪)吃什么不行。”
李鱼儿在心里松了一口气,说:“我们用围网的方法抓鱼吧!”
“什么是围网?”
李鱼儿:“就是不把鱼抓上岸,我们这样,把网向一起围拢,然后直接从往里往外抓。
你们没有水鞋,就负责抓着网,围起来,我和我哥负责抓,闹闹你在岸边负责捡。”
于是,二蛋和彪子在李鱼儿的指导下,将渔网交错围成一个宝围圈,江豚也被围在里其中,但他们只抓其他的海货,不管那只小江豚。
李二郎和李鱼儿开始下水抓鱼。
腊月天的水太冷了,在水里站十分八分钟,加了棉的鞋也有些发凉了。
李鱼儿催促李二郎:“咱们快点!”
水冰凉冰凉的,根本不能长时间下手,只能用抄网抄。
冬日的暖阳在水面上洒下金色的波光,给冰冷的水面镀上一层温暖。李鱼儿和李二郎穿着厚厚的棉衣,手里握着抄网,他们聚精会神的观察着水下的动静,目光敏锐。
待锁定目标后,猛地出击,如苍鹰猎食,一条条肥美的鱼儿便被套进了抄网。
李鱼儿抓紧时机,迅速收网,随着一道美丽的弧线,大鱼被李鱼儿甩到了岸上。
早已经守候在那儿的闹闹,一个猛扑,将鱼按在地上。
“是真鲷!不错!不错!”
所有人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真鲷好吃,这时节,卖个三五文一斤不成问题!”
天冷,水凉,不适合长时间在水里驻足,两人只能速战速决,管它什么鱼,只要是鱼,被抓住了,两人就往岸边甩。
遇到大的,甩不动的,就亲自拖上岸,然后再下水继续抓。
大海是巨大的宝库,只要你能潜心去聆听大海的细微声音,就能从其中发现无穷的瑰宝。
赶海的乐趣不仅仅是丰收,还有发现和创造。
发现更多能吃的海鲜,创造更多用海鲜制作的美食。
李鱼儿前世是海边长大的孩子,有着丰富的赶海经验,她知道海货都喜欢藏在什么地方。
比如现在,她就发现了一只藏在石头缝隙,将自己伪装起来的花鳗。
李鱼儿动作放轻,甚至连呼吸都要融入海风中了,生怕惊动了它,海鳗身体十分光滑,在水下的行动速度却一点也不慢,它们善于逃跑和隐藏,是天生的潜伏者。
依靠光滑细长的身体,鳗鱼很难捕捉,如果这次被它逃了,再把它重新找出来都很困难,更别说抓住了。
抄网不适合抓鳝鱼,李鱼儿换了烧火钳,目标是鳗鱼的头部。
李鱼儿慢慢将火钳靠近鳗鱼,瞅准时机,直接上去夹,鳗鱼被夹住头部,身体瞬间缠绕在火钳杆上,力道还不小。
“大哥,快用抄网帮我!”
李二郎看到像蛇一样扭动的东西,先是一愣,接着喊道:“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是海蛇呢!”
显然,他已经认出这是一条体型很大的花丽鳗,少说有三四斤。
鳗鱼滋补,味道好,刺少,却很难抓,因此在一众海鲜里能卖的上价。
这算的上是今天最大的收获了。
第89章 瓢舀青鱼,灯照蟹
在收获了一条五斤多重的大黄花鱼后,就再没有其他大货了,普通鱼少说也有个三十多斤。
年前,有多少鱼都是不够卖的。
李鱼儿他们将鱼类按照品级分好水桶后,就准备下饵打窝了。
一副鸡内脏,当饵料其实并不够,但水坑不算大,将就用吧。
“去去去!”彪子用随手捡的腐木驱赶着。
“沙沙沙”一群海蟑螂从鸡内脏上边分散逃跑,躲进礁石缝隙中,瞬间不见了。
虽然知道海蟑螂不脏,它们是食腐节肢动物,最主要的食物是海藻,并不像真正的蟑螂喜欢在肮脏的下水道里栖息,会携带大量细菌和病毒。
但它们的长相和肚子下面密密麻麻的腿,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彪子挑起鸡内脏,上边连着鸡肠,被海蟑螂祸祸了一会,味儿更冲,腥呼呼的。
人不喜欢这味儿,但海里的东西喜欢啊,味儿越大越好,招来的东西越多。
“鱼宝儿,这东西放哪儿?”彪子捏着鼻子问。
李鱼儿用从岸边割来的茭草茎条,粗略给鸡内脏和肠子绑了一下,尽量做到不碰到它们。
然后再将另一端系在一块中间有孔的小石板上。
这样就能防止海水将不大的鸡内脏给冲走了,或者被一些海洋生物叼走。
“扔进水坑里就行了,等明天咱们再来起货就成了。”
这里海货多了去了,不用等上几天,估计就能钓上不少东西。
抓完大货,闹闹他们就想回家了,李鱼儿不想走,她还没吃够螃蟹和海螺呢,就提再议抓一些别的海货回去。
昨日抓的鱼虽然比较多,但因为这个时候的鱼卖的贵,一斤普通的鱼卖的钱就能换一斤黑面,大货更是跟猪板油差不多,他们一条都没舍得自家吃,用他们阿爹的话说,等开海了吃不完的吃,吃到吐,没必要非这个时候吃,因此全部都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