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146)

作者: 喵吉 阅读记录

李鱼儿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李家以后要做生意,衙门里就算没人做靠山,有个能传递消息的人也是好的。

就好比他三叔的事,再比如他表哥的事,若是衙门里有人传消息,多少能提前避开一些不能惹的人。

买缎子的时候,闹闹使劲拦着,但最终也没能扭过李鱼儿他们。

这份礼比较重,光买的东西加起来就有一两银子,加上鱼,就能有一两二三百文,而鲜鱼在年前可是紧俏东西,可以说是有价无市,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特别是补身子的鳝鱼和代表吉祥如意的大黄鱼。

十个人太多,但都是好朋友,落下谁都不合适,最后他们在三十文的基础上又多花了五文钱,包了一辆大马车。

李鱼儿还在车上眯了一觉。

快到县城的时候,二蛋兴奋的掀开帘子,四处瞧,“哇,这就是县城啊!我还是第一次来。”

石头憨厚的说:“县城的门可真大,还有官兵守着,怪吓人的。”

车夫接过话说:“不怕,咱们又不是作奸犯科的恶人,怕官差干什么。

不过马车进城要收费,你们要是愿意出,咱就坐马车进去,要是不愿意,我就给你们放城门口。”

闹闹心疼之前花了那么多银子,想想他哥住的地方也不远,就说:“不远,咱们自己走着就成。”

于是,几人在城门口下了车,随着人流入了城。

不愧是县城,街道明显比鑫浦镇更宽更平整,街上的人流也多很多,周围的建筑更是又高又大,基本都是砖瓦的。

一进城,他们一行人穿的就显得有些寒酸了,他们今日都穿着赶海的旧衣服,谁干活会穿好衣服呢。

就比较烧包的李二郎和李鱼儿穿的还凑合,总算是细布衣服。

闹闹的大哥叫文淮章,和妻子租住在东城区的一座一进院子里。

县城的物价比鑫浦镇高不少,尤其是房子,即使是普通百姓聚居的东城区,一进的宅子就要几十两。

村长家也只是靠种地出海赚钱,还有文淮章一个月八百文的月俸,还要供养二儿子读书,并没有能力在县城买一栋房子。

第108章 拜访闹闹大哥文书吏

文淮章住在城东一栋临街的房子,周围住家比较多,房子挨着房子,门户狭窄,又极其相似,幸亏闹闹记性比较好,基本没用多少时间辨别,就找准了房子。

闹闹上前敲门,开门的是闹闹的大嫂林氏。

“小叔怎么来了,天冷,快进来。”她一眼就认出了闹闹,朝他身后看了看,不见公爹等人,倒是没把站在不远处的李鱼儿他们当做是一起的。

“大嫂,我跟我朋友们一起来看看你和大哥。”

他朝李鱼儿他们招手,“过来吧,这就是我哥家。”

林氏这才看到闹闹是跟着八九个半大孩子一起来的,其中不少孩子手上还拎着东西。

林氏心里纳闷,却将人请进了堂屋。

这一进的院子看着比一般的农家房子还小上许多,房屋也少,三间正房和一间东厢房。

堂屋并不宽敞,十几个人一拥而入,显得有些局促,凳子不够用,林氏有些不好意思的给放了马扎,又给几人冲了糖水。

李鱼儿示意他们将带来的东西搁到桌子上。

看着满桌子的好东西,地上还放了一桶鱼,林氏心里疑惑不解。

“小叔你们这是进城买年货?阿爹他们不曾跟着来吗?”

林氏问完,又觉得不太可能,文家住在福水村里,又不是高门大户,哪里需要来县城买年货。

但她又想不出来,若不是买年货,闹闹又是为了什么才单独来县城?难道是家里出事了?

文淮章和林氏的女儿囡囡一直留在福水村,是村长媳妇儿帮着带的。

林氏心里咯噔一下,担忧不已。

他们在县城没有自己的房子,家里又没有其他孩子,林氏偶尔还要绣花贴补家用,没时间陪囡囡玩耍。

囡囡正是贪玩的年纪,到了农村奶奶家,跟村里的小伙伴们玩上了,就不肯再回城了,嫌弃城里无聊。

林氏有些想念女儿,但因为车马不便,路费又不便宜,文淮章还要回家吃饭等原因,林氏并不能常常回村看望女儿。

闹闹灌了小半碗糖水,才感觉身体暖和了一些,说:“大嫂,我们不是进城买年货的,我们就是纯粹来城里看望你和大哥的。”

见家里没事,林氏放下心来,笑着说:“我们能有什么事,不过你能来,待会你大哥回来了,肯定高兴。

今个儿就别走了吧,留下来,嫂子给你包饺子吃。”

林氏嫁到文家的时候,闹闹还小,可以说闹闹是文氏看着长大的,林氏对他格外亲厚。

闹闹摇头,在林氏面前他也向来不拘谨,说:“不用了,我和我朋友们还要赶在天黑前回村呢。”

林氏看向李鱼儿等人,语气温和的说:“你们都是闹闹的好朋友吧,到这来,别客气,就跟闹闹一样就成。”

几人笑着应承,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林氏倒是认得彪子和二蛋,在福水村见过很多次,和闹闹囡囡玩的好,对李鱼儿几人倒是陌生,头一次见。

她一抬头就看见一群半大小子里竟然有个小姑娘,大眼睛黑漆漆的,活灵活现,长得也白白净净,跟囡囡差不多大,看着就喜人。

林氏朝李鱼儿笑了笑,李鱼儿也甜甜回了一笑。

因为时间比较紧,闹闹就开始将送的东西指给他大嫂:“大嫂,这些东西是给你跟大哥的,是我跟我朋友们一起送的。”